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941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包括:底座、支撑杆及卡子;其中,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杆的长度能够改变;所述卡子置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卡子抱住馈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可方便对馈管进行支撑、加固,有效避免馈管的变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机房馈管的支撑,并便于多处支撑横向安装的长度较大的馈管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
技术介绍
发射机或放大器输出到天线或负载都是采用馈管,随着现在安装发射机的机房的面积较原来安装发射机的机房的面积增大,在使用馈管时,横向安装的馈管会由于跨度过大并且无足够数量的支撑以及铜制馈管自身重量的原因,而导致馈管变形,从而严重影响馈管的使用性能以及机房的整体美观程度。有鉴于此,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使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方便对馈管进行支撑、加固,可以有效避免馈管的变形,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包括:底座、支撑杆及卡子;其中,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杆的长度能够改变;所述卡子置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卡子抱住馈管。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中所述底座及所述卡子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前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子连接。前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中所述支撑杆还包括第三支撑杆组;所述第三支撑杆组包括至少一根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所述第三支撑杆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组内,所述第三支撑杆顺次连接。前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三支撑杆组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支撑杆组是通过其外螺纹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螺纹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作轴向运动;所述第二支撑杆是通过其外螺纹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组的内螺纹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支撑杆组作轴向运动;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组内,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相邻的所述第三支撑杆是以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相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作轴向运动。前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是通过其外螺纹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螺纹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作轴向运动。前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中每根支撑杆的长度为0.5m-0.Sm。前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中支撑杆之间相对轴向运动的距离为0-60mmo前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500-3000mm范围内的任一值。前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中所述卡子为适合抱住直径为20mm、40mm、80mm、IOOmm或120mm的所述馈管的卡子,或者为适合抱住EIA标准15/8〃或31/8〃系列的所述馈管的卡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方便对馈管进行支撑、加固,特别是对较长的馈管,可以简单方便的进行足够数量的固定支撑,有效避免馈管的变形。本技术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通过支撑杆的叠加组合和支撑杆之间可调节的螺纹连接可以满足多种不同使用条件的需要,解决了不同条件需要采用多种规格的支撑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本技术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包括:底座1、支撑杆2和卡子3。其中,支撑杆2设置于底座I上,且支撑杆2的长度能够改变。卡子3置于支撑杆2上,且卡子3抱住馈管。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底座I与卡子3分别位于支撑杆2的两端。支撑杆2包括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其中,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2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杆21的另一端与底座I连接,第二支撑杆22的另一端与卡子3连接。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可设有内螺纹212,第二支撑杆22的一端可设有外螺纹221,第二支撑杆22可以通过外螺纹221与第一支撑杆21的内螺纹212连接,并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杆21作轴向运动。本技术的支撑杆2还可包括第三支撑杆组23,第三支撑杆23组可包括至少一根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组23设置于第一支撑杆21与第二支撑杆22之间,且第三支撑杆组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及第二支撑杆22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支撑杆组23内,各第三支撑杆顺次连接。在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设有内螺纹212,第二支撑杆22的一端设有外螺纹221时,第三支撑杆组23的一端可设有外螺纹231,另一端可设有内螺纹232。第三支撑杆组23可通过外螺纹231与第一支撑杆21的内螺纹212连接,并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杆21作轴向运动。第二支撑杆22可通过外螺纹221与第三支撑杆组23的内螺纹232连接,并能够相对于第三支撑杆组23作轴向运动。在第三支撑杆组23内,各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可分别设有外螺纹231和内螺纹232,相邻的第三支撑杆可以外螺纹231与内螺纹232配合相连接,并且能够相对作轴向运动。本技术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在使用时,可将底座I平放至地面,通过调节支撑杆2的高度使其达到馈管使用的高度,再用卡子3将馈管抱住固定。对于长度大于或等于I米的铜制馈管,可以每间隔I米的长度使用一个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对馈管进行支撑,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铜制馈管由于自身量重的原因而导致的馈管变形。对于高度不一致的铜制馈管,可以利用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可调节的螺纹连接进行支撑杆2的高度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支撑杆及卡子;其中,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杆的长度能够改变;所述卡子置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卡子抱住馈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支撑杆及卡子;其中,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撑杆的长度能够改变;所述卡子置于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卡子抱住馈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底座及所述卡子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撑杆还包括第三支撑杆组;所述第三支撑杆组包括至少一根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且所述第三支撑杆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组内,所述第三支撑杆顺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馈管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三支撑杆组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内螺纹; 所述第三支撑杆组是通过其外螺纹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螺纹连接,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立邢如贵张惠儒吴峥王毅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