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71896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7 0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的控制方法,主要为社区内亚健康人群、老年人、重症康复患者和残障者四类人群,提供体检数据报告分析、自助式紧急救助、医疗康复方案等智能医疗服务。该系统包括智能医护终端设备和智能医护平台,通过无线网络将用于监测数据的智能医护终端设备与智能医护平台的终端接口相连。通过专家系统,利用数据分析与挖掘、知识库、智能决策等方法,对采集的实时医护信息进行管理与分析,模拟医疗专家实时提供智能决策;通过呼叫中心,利用无线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报警;通过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发现个人可能存在的隐形疾病,以及人群中潜在的发病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无专业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能够为亚健康人群、老年人、重症康复患者、残障者以及其他需要医护服务的社区人群提供自助式的常规身体检查及康复医疗服务。
技术介绍
人口老龄化、亚健康人群、残障者及空巢家庭等的大量出现带来的医护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亚健康人群需要科学地自我调适和自我保护,老年人需要进行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残障者需要进行肢体训练,重症康复患者需要进行实时监控,然而当前有限的医院医护资源已经无法满足这些不断增长的医护服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医院医护资源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方法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智能医护设备,采集用户各项数据,监控用户健康状态;通过智能平台,分析体检数据,并为用户提供诊治方案和远程治疗指导。它主要针对社区内亚健康人群、老年人、重症康复患者和残障者四类人群,提供自助式智能体检、体验数据分析、自助式紧急救助、医疗康复方案等智能医护服务,同时所述智能医护平台也面向社区内其他需要医护服务的人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医护系统包括血糖仪、血氧仪、心率计、血压计、跑步机等智能医护终端设备和带有功能模块的智能医护平台,所述功能模块由用户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专家系统模块、呼叫中心模块、数据仓库系统模块组成,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无线网络将用于监测数据的智能医护终端设备与智能医护平台的终端接口相连,采用数据采集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体征数据的感知、人体位置的感知、体验式和自助式系统状态的感知。通过专家系统,利用数据分析与挖掘、知识库、智能决策等方法,对采集的实时医护信息进行管理与分析,模拟医疗专家实时提供智能决策;通过呼叫中心,利用无线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报警;通过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分析个人长期的生理特征,通过对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发现人群中潜在的发病趋势,为医疗管理部门及早做出应对措施提供依据。进一步地,所述的专家系统模块包含智能诊断系统、知识库管理和在线会诊系统三个部分;通过智能诊断系统分析采集到的用户病理数据,对可能的病因做出判断,并提供诊断方案和诊断报告;通过知识库管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及挖掘得出可能的潜在发病趋势;在线会诊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患者与医生的在线诊断治疗。进一步地,对智能诊断系统的诊断方案或诊断报告有疑问时,通过在线会诊系统进行医患虚拟面对面治疗;当智能诊断系统监测到异常数据,呼叫中心发出报警信号并且同时向两个方向传输信息:向医院或救援力量传输患者地理位置信息、实时身体特征信息以及过往病史信息;向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传输应急救援方案。此外,当用户发现自己不适的时候,则利用系统进行手动报警。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仓库存储了该平台的所有用户的历史数据,并将该数据长期保留,通过分析用户长期积累的数据,得出个人长期的生理健康趋势报告,发现个人可能存在的隐形疾病及时做出应对;通过对大量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预测潜在的大规模的发病趋势,为医疗管理部门及早做出应对措施提供一些依据。进一步地,该智能医护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流动数据采集系统(Mobil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MDAS)对接,标准化数据在三个系统之间传输共享,从而实现系统间的业务协同,为双向转诊、流动监护等业务提供数据支持。具体来说,在双向转诊过程中,无法确诊及危重病人在转移到另一家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的同时,其体检记录等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会传输到就诊医院信息系统,避免重复检查,实现救治过程的无缝连接;经过治疗病情稳定转入恢复期的病人在返回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机构进行继续治疗和康复的同时,其治疗方案、病情发展等信息会传输到相应社区的智能医护系统中,为后续康复治疗提供指导。同时,家庭中康复病人的实时监护数据将通过无线网络直接传输到社区智能医护中心系统,实现对康复病人的实时监护。移动人群和突发事件人群则通过社区流动车采集相关的体征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流动数据采集系统无线传输到社区智能医护中心。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医护平台还包括终端接口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包括终端接口和信息感知系统,系统终端接口通过无线网络将医疗设备终端连起来,以便及时准确地将用户测量的各体征数据采集起来,同时也方便用户使用医疗设备和健身器材。信息感知系统主要实现数据的采集与过滤。用户到社区体验中心进行体验所产生的生命体征数据以及患者的自我描述信息将会在信息感知系统中进行过滤等处理,然后传送到健康档案库中进行存储,用于查询与智能诊断等功能的数据调用。家庭智能终端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直接传回社区体验中心数据库,其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流动车信息采集系统(MDAS)通过流动采集车的形式,利用GSM无线网络通信技术,采集处于无网络覆盖区域内的所述智能医护系统用户的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智能医护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同时流动采集系统可作为数据处理中转站,可以作为智能医护系统的补充,对用户数据做预处理和存储。另外,通过信息感知系统可以设置智能终端的信息读取模式。例如,当患者处于重症监护状态时,智能终端的数据读取模式要体现实时性,间隔时间短(比如几秒钟传输一次)。当患者处于恢复阶段时,可以将智能终端的数据读取模式调整为十分钟一次,从而减少系统的负担。智能医护平台含有健康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其中,健康数据库包含健康知识库和健康档案库两部分内容。健康知识库存储大量的疾病信息,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特征数据,为实现疾病的智能诊断提供数据资料。健康档案库存放用户每次测量的生命体征数据和每次的诊断结果,这个数据库支撑了整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仓库用来存放用户每次测量的生命体征数据,这与健康档案库类似,但由于考虑到数据库的维护成本,健康档案库只存放用户最近的测量诊断数据,例如最近100次的结果;而数据仓库则用来永久存储用户的健康档案,这样多年以后,利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对该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了解用户个人长期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社区人群整体的健康程度。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管理模块面对对象为系统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注册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添加或删除用户名单及注册信息目录。通过权限设置功能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角色,并对不同角色定义不同的权限。角色定义完成后可为用户分配不同的角色,从而达到控制用户可使用模块及功能的目的。数据查询模块主要功能是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一个数据查询平台:患者可以通过手机、PC登陆WEB页面或者直接通过查询终端查看自己的生理数据,并根据系统提供的诊断方案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地诊断;医生可以通过查询系统了解患者的病理数据,对其身体状况做出进一步判断,并决定是否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查。该系统主要的子功能模块包括:病患信息查询、实时生命体征数据查询、诊断方案查询、康复计划查询以及健康贴士查询。用户觉得身体不适,可以通过医护平台,手动进行报警,数据仓库系统模块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不可修改)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医护系统包括智能医护终端设备和带有功能模块的智能医护平台,所述功能模块由用户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专家系统模块、呼叫中心模块、数据仓库系统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无线网络将用于监测数据的智能医护终端设备与智能医护平台的终端接口相连,采用数据采集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体征数据的感知、人体位置的感知、系统状态的感知;通过专家系统,利用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知识库、智能决策,对采集的实时医护信息进行管理与分析,模拟医疗专家实时提供智能决策;通过呼叫中心,利用无线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报警;通过数据仓库系统,利用大数据及数据分析技术,发现个人的隐形疾病以及人群中潜在的发病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智能医护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医护系统包括智能医护终端设备和带有功能模块的智能医护平台,所述功能模块由用户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专家系统模块、呼叫中心模块、数据仓库系统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无线网络将用于监测数据的智能医护终端设备与智能医护平台的终端接口相连,采用数据采集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体征数据的感知、人体位置的感知、系统状态的感知; 通过专家系统,利用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知识库、智能决策,对采集的实时医护信息进行管理与分析,模拟医疗专家实时提供智能决策;通过呼叫中心,利用无线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实现报警;通过数据仓库系统,利用大数据及数据分析技术,发现个人的隐形疾病以及人群中潜在的发病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家系统模块包含智能诊断系统、知识库管理和在线会诊系统三个部分;智能诊断系统分析采集到的用户病理数据,对可能的病因做出判断,并提供诊断方案和诊断报告;知识库管理对采集数据进一步进行分析及挖掘,得出潜在发病趋势;在线会诊系统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实现医生对患者的在线诊断治疗。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智能诊断系统的诊断方案或诊断报告有疑问时,用户自主选择通过在线会诊系统提供的远程视频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度刘飞李春阳倪燕沈杰李晓妮朱澄澄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