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1233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6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当归10~30份、赤芍5~20份、白芍5~15份、首乌10~20份、麻黄5~15份、防风5~15份、刺蒺藜10~20份、浮萍5~15份、五味子3~10份、黄柏10~20份、黄芪10~30份、桂枝5~15份、金银花5~10份、荆芥5~20份、女贞子10~20份和紫金皮10~2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临床疗效确切,治愈率和有效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纯中药制剂,长期服用副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药材来源广,价格低廉,经济实惠。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对荨麻疹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
技术介绍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从西药的角度讲是一种过敏性疾病,从中医方面讲患者是以脾湿为主,可因过食生冷,饮食失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多生痰,痰湿过盛,克阻肌肤,腠理失调,复受内外因素刺激所致。本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本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引起荨麻疹的常见原因有动物性蛋白、某些食物添加剂、药物、细菌、真菌、病毒、冷热光及寄生虫的感染等多种因素,动植物、精神紧张、内脏和全身性疾病与其他因素等也可引起该病。荨麻疹常见的病因有:①食物:如鱼、虾、蟹、鸡蛋或牛奶等。②药物:青霉素、痢特灵、血清、疫苗等。③感染:扁桃体炎、病毒性肝炎、肠道寄生虫等。④动物及植物因素:如吸入动物的皮屑、羽毛或花粉等。⑤物理及化学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⑥内脏和全身疾病及情绪紧张均可诱发本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荨麻疹常用抗组胺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赛庚啶等;第二代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尽管抗组胺药疗效显著,应用方便而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停药易复发且有一定毒副作用而限制了临床应用,尤其是儿童患此病后,不利于长期服用抗组织胺药物。而中医药治疗荨麻疹强调整体观念,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的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当归10~30份、赤芍5~20份、白芍5~15份、首乌10~20份、麻黄5~15份、防风5~15份、刺蔡藜10~20份、浮萍5~15份、五味子3~10份、黄柏10~20份、黄芪10~30份、桂枝5~15份、金银花5~10份、荆芥5~20份、女贞子10~20份和紫金皮1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当归20份、赤芍10份、白芍10份、首乌15份、麻黄10份、防风10份、刺蒺藜15份、浮萍10份、五味子5份、黄柏15份、黄苗20份、桂枝10份、金银花8份、荆芥10份、女贞子15份和紫金皮1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治疗荨麻疹中药组合物的配方合理,按照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针对荨麻疹患者的脾湿,而选用多种中药进行配方。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组分中,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经闭通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调节免疫等功效,通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郁脾虚、血虚或阴虚血热等症。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降血月旨,抗衰老的功效。防风味辛甘,微温,归肺、膀胱、肝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痉。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多用于风寒表证,风水浮肿,风湿痹痛等。刺蒺藜可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浮萍主治表邪发热、麻疹、水肿等症。本专利技术的临床疗效确切,治愈率和有效率高;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药制剂,长期服用副作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药材来源广,价格低廉,经济实惠。本专利技术还对荨麻疹的预防也有很好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当归20份、赤芍10份、白芍10份、首乌15份、麻黄10份、防风10份、刺蒺藜15份、浮萍10份、五味子5份、黄柏15份、黄苗20份、桂枝10份、金银花8份、荆芥10份、女贞子15份和紫金皮15。本实施例的中药 组合物蜜丸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上述重量份的中药组分,粉碎至120目细粉,将过筛后的粉剂于100°C灭菌处理30分钟,按每100g粉剂加中蜜20g,加热至60°C与适量开水混匀,精炼3次后,制成每粒重约0.3g的蜜丸,蜜丸50°C干燥。用法用量为:口服,一天三次,一次10粒,15天为一疗程。实施例2配方为:当归30份、赤芍20份、白芍15份、首乌20份、麻黄15份、防风15份、刺蔡藜20份、浮萍15份、五味子10份、黄柏20份、黄苗30份、桂枝15份、金银花10份、荆芥20份、女贞子20份和紫金皮20。实施例3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当归10份、赤芍5份、白芍5份、首乌10份、麻黄5份、防风5份、刺蒺藜10份、浮萍5份、五味子3份、黄柏10份、黄苗10份、桂枝5份、金银花5份、荆芥5份、女贞子10份和紫金皮10。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物浓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上述重量份的中药组分,加3~5倍体积量水浸泡后,温火煎煮,得到时浓缩液约1000ml,服用方法为:一天两次口服,一次50ml,饭后服用,15天为一疗程。临床试验结果如下:(I)、一般资料根据《临床皮肤病学》拟订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订的中医诊断标准,60例(18~65岁)入选者均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或中医诊断标准。(2)、研究方法60例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服用荨麻疹丸,一次10g,每日2次。治疗组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蜜丸(按实施例1所述配比),一天三次,一次10粒。 (3)、疗效判定标准参考欧洲MILOR的研究,按0~3级标准对荨麻疹患者的临床主、客观症状评分,疗效观察指标评分表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当归10~30份、赤芍5~20份、白芍5~15份、首乌10~20份、麻黄5~15份、防风5~15份、刺蒺藜10~20份、浮萍5~15份、五味子3~10份、黄柏10~20份、黄芪10~30份、桂枝5~15份、金银花5~10份、荆芥5~20份、女贞子10~20份、紫金皮10~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荨麻疹皮肤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 当归10~30份、赤芍5~20份、白芍5~15份、首乌10~20份、麻黄5~15份、防风5~15份、刺蔡藜10~20份、浮萍5~15份、五味子3~10份、黄柏10~20份、黄苗10~30份、桂枝5~15份、金银花5~10份、荆芥5~20份、女贞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