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及其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833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隔板,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用于封闭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液管的流道,该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包括:端部转动相连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均设置有用于与集液管内壁相抵以限制该隔板与集液管分离的凸台,该凸台设置在第一平板远离第二平板的一侧和第二平板远离第一平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通过凸台与集液管内壁的卡接,实现了该隔板与集液管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采用铆接方式固定隔板相比,无需铆接,直接将隔板插入集液管即可,方便了隔板的安装,提高了隔板的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个微通道换热器的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隔板
本技术涉及微通道换热器分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隔板。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由于具有节能、换热性能突出等优点,逐渐被广泛应用。目前,微通道换热器主要采用圆管作为集流管,在集流管内设置隔板,将微通道换热器的流道分隔成数个流程,实现截流,进而实现分流。通常采用平板式的隔板(隔板为一块平板),将隔板设置在集流管内的安装槽上,通过铆接方式将隔板固定在集流管上。但是,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隔板,使得隔板的安装效率较低,导致整个微通道换热器的生产效率较低。另外,在固定隔板的铆接过程中,需要对集液管施加外力,对集流管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形,较易使隔板与集流管的内壁产生间隙,安装可靠性较差,无法达到设计的截流效果O综上所述,如何安装隔板,以提高其安装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微通道换热器的生产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以提高其安装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微通道换热器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用于封闭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液管的流道,该隔板包括:端部转动相连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二平板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集液管内壁相抵以限制所述隔板与所述集液管分离的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远离所述第二平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平板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一侧。优选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平板包括相连的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所述第二平板包括相连的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其中,所述第一外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平板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外板向远离所述第一平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外板和所述第二外板上。优选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内板、所述第一外板、所述第二内板和所述第二外板均为半圆形板。优选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内板的直径与所述集液管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外板的直径与所述集液管的外径相同。优选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内板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内板的直径均与所述集液管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外板的直径和所述第二外板的直径均与所述集液管的外径相同。优选的,上述隔板中,沿所述隔板的插入方向,所述凸台的厚度逐渐减小。优选的,上述隔板中,所述凸台的顶面呈三角形、方形或者扇形。优选的,上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为一体式板,且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通过折痕转动相连。基于上述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液管,设置于所述集液管内且封闭所述集液管的流道的隔板;其中,所述隔板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本技术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的安装方法为:转动第一平板或者/和第二平板,使得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对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施加作用力,将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插入集液管的安装槽内并与集液管的内壁相抵;然后撤离对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作用力,使得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回复,直至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与集液管的安装槽相抵,凸台与集液管的内壁相抵,限制隔板与集液管分离,使得隔板不能从而集液管中拔出来,实现了隔板与集液管的固定。本技术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通过凸台与集液管内壁的卡接,实现了该隔板与集液管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采用铆接方式固定隔板相比,无需铆接,直接将隔板插入集液管即可,很显然,方便了隔板的安装,提高了隔板的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个微通道换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本技术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通过凸台与集液管内壁的卡接,实现了该隔板与集液管的固定连接,无需对集液管施加外力,不会对集液管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形,能够有效保证隔板与集液管的密封连接,可靠性较高,能够有效保证截流;同时,通过凸台与集液管内壁卡接,使得隔板安装的一致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的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与集液管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与集液管的装配示意图。上图1-5 中:I为第一平板、11为第一内板、12为第一外板、2为第二平板、21为第二内板、22为第二外板、3为凸台、4为集液管、41为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提高了其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个微通道换热器的生产效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用于封闭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液管4的流道,该隔板包括:端部转动相连的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 ;第一平板I与第二平板2均设置有用于与集液管4内壁相抵以限制该隔板与集液管4分离的凸台3,该凸台3设置在第一平板I远离第二平板2的一侧和第二平板2远离第一平板I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隔板封闭集液管4的流道,是指隔板位于集液管4的中部(除去集液管4的两端的位置)并与集液管4密封连接。端部转动相连的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是指第一平板I的一端与第二平板2的一端转动相连。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的安装方法为:转动第一平板I或者/和第二平板2,使得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对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施加作用力,将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插入集液管4的安装槽41内并与集液管4的内壁相抵;然后撤离对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的作用力,使得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回复,直至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与集液管4的安装槽41相抵,凸台3与集液管4的内壁相抵,限制隔板与集液管4分离,使得隔板不能从而集液管4中拔出来,实现了隔板与集液管4的固定。隔板插入集液管4,可选择尖嘴钳夹住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将隔板插入集液管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通过凸台3与集液管4内壁的卡接,实现了该隔板与集液管4的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采用铆接方式固定隔板相比,无需铆接,直接将隔板插入集液管4的安装槽41内即可,很显然,方便了隔板的安装,提高了隔板的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整个微通道换热器的生产效率。同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通过凸台3与集液管4内壁的卡接,实现了该隔板与集液管4的固定连接,无需对集液管4施加外力,不会对集液管4以及隔板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形,能够有效保证隔板与集液管4的密封连接,可靠性较高,能够有效保证截流;同时,通过凸台3与集液管4的内壁卡接,使得隔板安装的一致性较高。上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用于封闭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液管(4)的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转动相连的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2);所述第一平板(1)与所述第二平板(2)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集液管(4)内壁相抵以限制所述隔板与所述集液管(4)分离的凸台(3),所述凸台(3)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1)远离所述第二平板(2)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平板(2)远离所述第一平板(1)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用于封闭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液管(4)的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部转动相连的第一平板(I)和第二平板(2);所述第一平板(I)与所述第二平板(2)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集液管(4)内壁相抵以限制所述隔板与所述集液管(4)分离的凸台(3),所述凸台(3)设置在所述第一平板(I)远离所述第二平板(2)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平板(2 )远离所述第一平板(I)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I)包括相连的第一内板(11)和第一外板(12),所述第二平板(2)包括相连的第二内板(21)和第二外板(22); 其中,所述第一外板(12)向远离所述第二平板(2)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外板(22)向远离所述第一平板(I)的方向倾斜;所述凸台(3)位于所述第一外板(12)和所述第二外板(22)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板(U)、所述第一外板(12)、所述第二内板(21)和所述第二外板(22)均为半圆形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辉钟明生倪雪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