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821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其特征在于:风室内腔用隔板分开成前、中、后风室,前室、中室和后室各有一个进风管,并在前室、中室和后室各设有一个测压点,前室、中室和后室的进风管上分别设有调节阀,以调节前、中、后风室的进风量,进而调节前室、中室和后室内的风压。前室和后室进风管的出口切口朝下或设置向下弯管,前室、中室与后室内均设置格栅板,使焙烧风的动压转化为静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风室内腔用隔板分开成前、中、后风室,可以有效地调节前室、中室与后室的风压,从而对于处理量大、床面积大的焙烧炉能够使流态化均匀与稳定,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
技术介绍
早期的流态化焙烧炉由于处理量小,炉床面积小,风室只有一个进风口,风室内腔不分隔,炉料在一端大量堆集而烧结,影响沸腾焙烧效果。这种结构能满足早期单台处理量小的小型焙烧炉的要求,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于处理量大,炉床面积大的流态化焙烧炉,这种结构不利于流态化的均匀与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克服早期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不能适应处理量大的缺点。一种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其特征在于:风室内腔用隔板分开成前、中、后风室,前室、中室和后室各有一个进风管,并在前室、中室和后室各设有一个测压点,前室、中室和后室的进风管上分别设有调节阀,以调节前、中、后风室的进风量,进而调节前室、中室和后室内的风压。一种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室进风管和后室进风管的出口切口朝下或设置向下弯管,前室、中室和后室内均设置格栅板,使焙烧风的动压转化为静压,在如室、后室与中室的隔板上分别设有人孔,在中室下部设有人孔和梯子,在如室、中室和后室最下部均设有排污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风室内腔用隔板分开成前、中、后风室,可以有效地调节前室、中室与后室的风压,从而对于处理量大、床面积大的焙烧炉能够使流态化均匀与稳定,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结构的实施方式:一种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其特征在于:风室内腔被垂直的前隔板24与后隔板4隔开,分成独立的前室1、中室2及后室3,在前室I设有前室进风管23,前室测压点20和在其最下部设有前室排污管19,在前室进风管23上装有前室调节阀22,在中室2上设有中室进风管7、中室测压点14和在其最下部设有中室排污管16,在中室进风管7上装有中室调节阀8,在后室3上设有后室进风管5,后室测压点10和在其最下部设有后室排污管11,在后室进风管5上装有后室调节阀6,前室进风管23及后室进风管5的出口切口朝下或设置向下弯管。调节阀可以调节前、中、后风室的进风量,进而调节前室1、中室2和后室3内的风压。如室1、中室2和后室3内分别设直了如室格棚板21、中室格棚板13和后室格栅板9,使焙烧风的动压转化为静压,在前室I与中室2的前隔板24上设有前室人孔18,后室3与中室2的后隔板4上设有后室人孔12,中室2下部设有人孔17,在中室2下部设有梯子1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技术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其特征在于:风室内腔用隔板分开成前、中、后风室,前室(1)、中室(2)和后室(3)各有一个进风管,并在前室、中室和后室各设有一个测压点,前室(1)、中室(2)和后室(3)的进风管上分别设有调节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其特征在于:风室内腔用隔板分开成前、中、后风室,前室(I)、中室(2)和后室(3)各有一个进风管,并在前室、中室和后室各设有一个测压点,前室(I)、中室(2 )和后室(3 )的进风管上分别设有调节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流态化焙烧炉风室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精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