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醇基燃料的气化式灶芯,属一种可燃液体的灶芯,包括外壳体以及置于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内壳体的内部设有燃烧室,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还设有气化室,气化室还通过油气出口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灶芯中还包括进风管,进风管通过出风口与燃烧室相连通;灶芯上还设有出火口,出火口同时贯穿外壳体与内壳体。通过将灶芯的气化室设为开放式,气化后的燃料非强压力作用下自然进入燃烧室中,使得其使用中产生的噪音大大减小并且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同时也避免灶芯的内部及油气出口发生积碳和堵塞,便于维护及提高安全性能,且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使进入燃烧室的气化燃料能充分与氧气接触,最大限度的发挥燃料燃烧的能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醇基燃料的气化式灶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燃液体的灶芯,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采用醇基燃料的气化式灶芯。
技术介绍
醇基燃料就是以醇类(如甲醇、乙醇、丁醇等)物质为主体配置的燃料。它是以液体或者固体形式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生物质能,和核能、太阳能、风力能、水力能一样,是各国政府目前大力推广的环保洁净能源;目前市面上陆续出现了使用醇基燃料的炉灶,但在结构上普遍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由于炉灶的气化室为密封结构,出气孔易发生堵塞,难以清理,使得炉灶的报废率较高,从而增加了使用成本;二是由于燃料在气化室气化后注入燃烧室通常以喷射的形式,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噪音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影响;三是由于气化后的燃料呈喷射状的进入燃烧室,因此气化室需有很大的压力才能形式前述的喷射,从而只能加大油量,产生较大的气化量,即炉灶仅可实现一种形式的火焰,且火焰不可控,实际使用中猛火与软火要分为两个不同的炉灶使用,四是气化后的燃料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在密闭的气化室喷射进燃烧室,即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五是气化室、燃烧室、预热室分体独立设计,即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及浪费材料。基于现有醇基燃料炉灶所存在的前述问题,有必要对其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液体燃料的气化式灶芯,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醇基燃料炉灶的气化室为密封状造成其积碳堵塞、清洗困难、报废率高,以及使用噪音大,且炉灶火焰不可控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采用醇基燃料的气化式灶芯,包括外壳体以及置于外壳体内部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设有燃烧室,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还设有气化室,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气化室相连通,所述气化室还通过油气出口与燃烧室开放式相连通;所述灶芯中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通过出风口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灶芯上还设有出火口,所述出火口同时贯穿外壳体与内壳体。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风管置于燃烧室的下部,且其上设置的与燃烧室相连通的出风口为多个,且均呈斜向设置,用于在燃烧室的内部形成螺旋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风管还与风机相连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体的下方还设有废油出口。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环形槽的横截面一端向下倾斜,且槽底为水平面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油口置于外壳体的上部,所述气化室与燃烧室相连通的油气出口置于内壳体的下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灶芯的气化室设为开放式,气化后的燃料自然进入燃烧室中,使得其使用中产生的噪音大大减小,压力更小,避免灶芯的内部发生堵塞,便于维护及清洗,且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控制向气化室内加入的油量以及燃烧室的进风量即可对灶芯的火焰大小进行控制,在同一灶芯中同时满足猛火及软火的使用需求,另外由出风口进入燃烧室的螺旋风也能使进入燃烧室的气化燃料能充分与氧气接触并使火焰更加聚集,最大限度的发挥燃料燃烧的能效,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采用醇基燃料的气化式灶芯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外壳体、11为出火口、12为进油口、2为内壳体、21为油气出口、22为环形槽、3为燃烧室、4为气化室、5为进风管、51为出风口、6为废油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采用液体燃料的气化式灶芯,包括外壳体I以及置于外壳体I内部的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设有燃烧室3,且内壳体2与外壳体I之间还设有气化室4,所述外壳体I上设有进油口 12,所述进油口 12与气化室4相连通,所述气化室4还通过油气出口 21与燃烧室3开放式相连通;所述灶芯中还包括进风管5,所述进风管5通过出风口 51与燃烧室3相连通;所述灶芯上还设有出火口11,所述出火口 11同时贯穿外壳体I与内壳体2。在本实施例中,由进油口 12进入气化室4内气化后的醇基燃料自然的进入燃烧室3内燃烧,在进风管5中风力的作用下,火焰由出火口 11喷出,气化室4内液体燃料的气化方式为由燃烧室3加热内壳体2,进而使气化室4内的液体燃料受热后气化。再参考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正如上述提到液体燃料气化的方式,为使液体燃料更易被高温的内壳体加热气化,最好再在上述内壳体2的外壁上增设一个或多个环形槽22,使得当液体燃料进入气化室4后,在该环形槽22的作用下,即均匀分布于内壳体2的四周。而环形槽22最好设置为横截面一端向下倾斜,且槽底为水平面,以方便液体燃料储存。同时为方便气化室4中的废油能及时排除,最好再在外壳体I的下方增设废油出口 6。仍然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最好将上述进风管5置于燃烧室3的下部,且其上设置多个与燃烧室3相连通的出风口 51,并均呈斜向设置,用于在燃烧室3的内部形成螺旋风,通过螺旋风使在燃烧室内燃烧的气体燃料更充分的与氧气接触并且使火焰更加聚集在一起,从而燃烧产生最大化的热量,以方便使用,且避免未充分燃烧的燃料及衍生物在灶芯的内部发生堵塞。同时进风管5要实现前述的功能,需与风机(图中未示出)相连通。更进一步的,正如图1所示出的,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更加优选的结构细节为将进油口 12设置在外壳体I的上部,将气化室4与燃烧室3相连通的油气出口 21设置在内壳体2的下部。本技术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构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进油口 12将液体燃料注入到气化室4内,并使其置于灶芯内壳体2的外壁上,液体醇基燃料由环形槽22均布于内壳体2的外壁,并继续向下流淌,通过内壳体2下部的油气出口 21进入燃烧室3,此时在燃烧室3内点燃液体燃料,液体燃料燃烧加热使内壳体2升温,升温后的内壳体2使其外壁上均布的液体燃料受热并气化,气化后的燃料仍然由油气出口 21进入燃烧室3并继续燃烧,同时风机将气流输入进风管5,在进风管5上出风口 51的作用下,在燃烧室3内形成螺旋风,进而使气化后的燃料加速燃烧,最终火焰由出火口 11喷出。通过调整进油口 12的油量,以及风机向进风管5输入的进风量,即可控制由出火口 11喷出的火焰大小。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醇基燃料的气化式灶芯,包括外壳体(1)以及置于外壳体(1)内部的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设有燃烧室(3),且内壳体(2)与外壳体(1)之间还设有气化室(4),所述外壳体(1)上设有进油口(12),所述进油口(12)与气化室(4)相连通,所述气化室(4)还通过油气出口(21)与燃烧室(3)相连通;所述灶芯中还包括进风管(5),所述进风管(5)通过出风口(51)与燃烧室(3)相连通;所述灶芯上还设有出火口(11),所述出火口(11)同时贯穿外壳体(1)与内壳体(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用醇基燃料的气化式灶芯,包括外壳体(I)以及置于外壳体(I)内部的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设有燃烧室(3),且内壳体(2)与外壳体(I)之间还设有气化室(4),所述外壳体(I)上设有进油口( 12),所述进油口( 12)与气化室(4)相连通,所述气化室(4)还通过油气出口(21)与燃烧室(3)相连通;所述灶芯中还包括进风管(5),所述进风管(5)通过出风口(51)与燃烧室(3)相连通;所述灶芯上还设有出火口(11),所述出火口(11)同时贯穿外壳体(I)与内壳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醇基燃料的气化式灶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外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醇基燃料的气化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刚,
申请(专利权)人:陈树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