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振利专利>正文

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588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一第一洩水顶,可为复层之上屋顶,所述第一洩水顶上设有散热孔及洩水孔,所述洩水孔位於第一洩水顶末端,所述散热孔位於洩水孔上方;一内阻隔,为一屋顶之顶端向上支撑向上形成之内阻隔,所述内阻隔与第一洩水顶之间有一内透风口;所述内透风口高于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略低于内阻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
本技术系与建筑物有关,用于自然通风挡雨,当遇强风时,不会有雨水倒灌入屋内的情况发生,并达到自然冷热对流,将屋内热空气由内往外排出,并引进冷空气的一种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物受日晒,容易吸热,而不易散热,尤其混凝土建材的建筑物,一旦白天受长期阳光照射,很容易吸热、不易散热,进而影响室内温度,提升室内温度,又热流系由下往上升,不断地提升室内温度,因此在夏天即使到了夜晚,屋内仍然是热烘烘;虽有几项目前常使用的方式,然效果都不佳,有的业者在屋顶上面加装固定洒水器,必需额外加装水管及水路,扭转开关或自动感应开关,不但浪费水源,喷洒面积未完全、不均匀,散热有限;有的业者,在屋顶加装散热风扇,靠热对流自然旋转排出热空气,然装置该散热风扇成本高,施工需切割原屋顶,散热效果仍然有限;或有更改建材的材质,但是防热建材或隔热建材售价高。以往的建筑物可以见到在屋脊的最顶尖处上有一小屋顶,该小屋顶两侧为透风,可装置窗户或百页窗或网子,可将屋内热气流经小屋顶两侧排出,但是遇下雨或强台风时,强风伴着雨水也透过窗户渗透进入屋内,并不方便;或在斜屋顶之一面上,装置一小屋檐(即阁楼),小屋檐也有窗户或百页窗或网子,可将屋内热流经窗户排出,也是產生上述缺失,遇下雨或强台风时,强风伴著雨水也透过窗户渗透进入屋内,并不方便。上述两种屋顶散热方式皆是应用空气冷热对流通风原理,用来散热屋内的热空气,也就是当室内的热空气上升后,可以利用小屋顶(小屋檐)的窗户将热气散出去,虽是可以免电力,有效散热,但强风伴着雨水也透过窗户渗透进入屋内,造成屋内逆流风及滴雨水。因此本案专利技术人曾针对上述问题,向中国专利局申报并批准了免动力通风挡雨装置(CN 200910306979.4),包含至少一基板、至少一侧挡板及至少一顶挡板;该侧挡板具有一顶端部及一底通部,该底通部高于该低板体部,并相间隔于该基板,且与该基板共合配合界定出一排水道;该顶挡板具有一侧通部及一高于该侧通部的安装部,该安装部与该高板体部皆位在该侧挡板的同一侧,该侧通部相间隔于该侧挡板,并低于该顶端部,且高于该底通部,该侧通部与该侧挡板共同配合界定出一第一通风道。该侧挡板与该基础单元皆能挡掉雨水,且该顶挡单元连接该基础单元,提高了防雨效果、排风效果和结构强度,且无积水问题、建造成本低。而后又申报了免动力通风挡雨装置(二 ),即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CN201110223707.5),其系包含有第一洩水顶、第二洩水顶及内阻隔,第一洩水顶为屋顶及其延伸而下,下方有一中透风口,第二洩水顶位于第一洩水顶外侧,与第一洩水顶之间有外透风口,内阻隔为延伸而下之屋顶向上形成,内阻隔与第一洩水顶之间有内透风口,第二洩水顶之顶端高于第一洩水顶末端,第一洩水顶末端介于第二洩水顶之顶端与内阻隔之间;据此,屋内之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通至内透风口,至中透风口,再由外透风口排出热空气,并由内阻隔也是针对于热空气对流作更加精进之改良,由下往上流通至内透风口,至中透风口,由外透风口排出热空气,并由内阻隔阻挡外入的雨水,作自然通风挡雨的作用。前两案,如图1所不,系于建筑物之屋顶10所设置,其系包含有一第一拽水顶11、一第二洩水顶12及一内阻隔13,第一洩水顶11为复层之上屋顶,第二洩水顶12设有二个,位于第一洩水顶11之左右两侧,第一洩水顶11为锥形之屋顶延伸而下至一段距离后有一中透风口 14,以该中透风口 14至锥形屋顶即为第一洩水顶11,第一洩水顶11有一末端BI与中透风口 14相邻,第二洩水顶12系搭接于第一洩水顶11之末端B I上方,并第二洩水顶12位于第一拽水顶11外侧,本实施例第二拽水顶12为垂直状,使第二拽水顶12顶端A I与第一洩水顶11保持有一外透风口 15,一内阻隔13为屋顶10向上延伸所形成,内阻隔13搭接于第一洩水顶11末端B I下方,内阻隔13与第一洩水顶11之间有一内透风口16,本技术之第一洩水顶U、第二洩水顶12及内阻隔13之间关系为第二洩水顶12的顶端A I高于第一拽水顶11末端B I ,并第一拽水顶11末端B I介于第二拽水顶12顶端A I与内阻隔13之间。本案专利技术人上述之结构自推出后颇受佳评,然也存在某些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将屋内热空气由内往外排出,并引进冷空气,自然凉爽,无需动力而又结构简单。本技术的另一目的系提供强风大雨时,无雨水灌入屋顶之虞。本技术的再一目的系提供可适用于农工商业搭建用大棚、温室、烟囱、排热管、工作仓库、动物住屋及流动式建筑物之屋顶皆可安装;自然通风挡雨,适用沿海地带或强风地区,当遇强风时,无有雨水倒灌入屋内情事发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洩水顶,可为复层之上屋顶,所述第一洩水顶上设有散热孔及洩水孔,所述洩水孔位于第一洩水顶末端,所述散热孔位于洩水孔上方;一内阻隔,为一屋顶之顶端向上支撑向上形成之内阻隔,所述内阻隔与第一洩水顶之间有一内透风口;所述内透风口高于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略低于内阻隔;屋内之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通至内透风口,再由散热孔排出热空气;以自由落体方式由洩水孔排出雨水,并由内阻隔阻挡外入的雨水;达到自然通风、挡雨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优选,所述屋顶之内阻隔与第一洩水顶之间系相搭接,所述内透风口设于内阻隔的顶端,所述内阻隔与第一洩水顶为双边对称。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洩水顶及内阻隔设有一个,位于屋顶单边;第一洩水顶为锥形延伸而下一段距离至屋顶。本技术有益效果是:屋内之热空气由下往上流通至内透风口,再由散热孔排出热空气;以自由落体方式由洩水孔排出雨水,并由内阻隔阻挡外入的雨水,达到自然通风、挡雨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结构剖面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剖面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剖面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结构剖面图;附图5是图4的第一洩水顶平面示意图。图2-图4附图标记说明:20、屋顶,21、第一洩水顶,22、内阻隔,211、散热孔,212、洩水孔,221、内透风口,201、墙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为建筑物之屋顶20上所设置,包含有一第一洩水顶21及一内阻隔22,第一洩水顶21可为复层之上屋顶,有散热孔211及洩水孔212,洩水孔212位于第一洩水顶21末端,散热孔211位于洩水孔212上方,内阻隔22为一屋顶20之顶端向上支撑向上形成,内阻隔22分佈在屋顶20中央两侧,屋顶20之内阻隔22与第一洩水顶21之间系相搭接,内阻隔22的顶端设有内透风口 221,内透风口 221位于内阻隔22与第一洩水顶21之间,且高于散热孔211,第一洩水顶21及内阻隔22各设有二个,位于屋顶20顶端之左右两侧,第一洩水顶21为锥形延伸而下至一段距离至屋顶20。本实施例,当太阳光照射屋顶200、墙壁面时,屋顶20、墙壁面之温度渐升,久久无法降温,屋内温度随即升高,此时屋内之热空气由下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洩水顶,可为复层之上屋顶,所述第一洩水顶上设有散热孔及洩水孔,所述洩水孔位於第一洩水顶末端,所述散热孔位於洩水孔上方;  一内阻隔,为一屋顶之顶端向上支撑向上形成之内阻隔,所述内阻隔与第一洩水顶之间有一内透风口;所述内透风口高于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略低于内阻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第一洩水顶,可为复层之上屋顶,所述第一洩水顶上设有散热孔及洩水孔,所述洩水孔位於第一洩水顶末端,所述散热孔位於洩水孔上方; 一内阻隔,为一屋顶之顶端向上支撑向上形成之内阻隔,所述内阻隔与第一洩水顶之间有一内透风口; 所述内透风口高于散热孔; 所述散热孔略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利
申请(专利权)人:黄振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