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箱和缝纫机,能抑制灰尘等进入控制箱内部,且能使操作者不接触收容于控制箱内部的电路板地容易将与缝纫机主体电连接的电气配线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相连接。在缝纫机主体的工作台下表面具有控制箱。控制箱具有覆盖工作台下表面的主体部、覆盖主体部下表面的盖体以及设于盖体背面侧的保持构件。保持构件所保持的连接器与控制箱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保持构件暴露于盖体的外侧。因此,与缝纫机主体电连接的电气配线部能自盖体的外侧安装于连接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箱和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容纳电路板的控制箱和缝纫机。
技术介绍
日本特许公开2000年00388号公报记载的缝纫机在工作台的下侧隔着下盖(油盘)具有控制箱。控制箱对该缝纫机进行驱动控制。下盖安装于工作台下表面。控制箱安装于下盖下表面。控制箱具有用于覆盖其内部的罩。控制箱在罩内部容纳有用于对缝纫机主体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板。形成罩的前表面的前罩能以支轴为中心转动。前罩通过转动而开闭控制箱的内部空间。缝纫机具有对缝纫机主体和电路板进行电连接的电气配线。通过使前罩转动到开放内部空间的开放位置,能将缝纫机的电气配线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相连接,从而组装缝纫机。在上述控制箱中,在将电气配线连接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时,需要开放前罩而耗费时间。当前罩位于开放位置时,灰尘等有可能会进入控制箱内部而附着于电路板的表面,而导致发生电路板短路等。此外,在将电气配线向连接器上连接时,操作者有可能会误接触控制箱内部的电路板,而导致电路板因静电等发生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箱和缝纫机,能抑制灰尘等进入控制箱内部,且能使操作者不接触收容于控制箱内部的电路板地容易将电连接于缝纫机主体的电气配线与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相连接。技术方案I的控制箱配置于缝纫机主体的下部,且容纳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箱具有:主体部,其覆盖上述缝纫机主体的下部,在该主体部的下表面安装有上述电路板;盖体,其安装于上述主体部的下表面,自下方覆盖上述电路板;连接器,其与上述电路板电连接,且能够装卸与上述缝纫机主体电连接的连接构件;以及保持构件,其保持上述连接器的用于装卸上述连接构件的部位;上述盖体具有去除侧面的局部而成的开口部,上述保持构件堵住上述开口部,且以使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暴露于上述盖体外侧的方式保持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连接构件可在不开闭盖体的情况下连接到保持构件所保持的连接器。因此,控制箱能抑制灰尘等进入内部,且能使操作者不接触容纳于控制箱内部的电路板地容易将连接构件与电路板相连接。在技术方案2的控制箱中,可以使上述保持构件的保持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的保持部与上述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隔。连接构件连接于连接器时产生的载荷仅作用于保持构件。因此,连接构件能不对电路板施加负荷地与电路板相连接。在技术方案3、4的控制箱中,可以使上述保持构件以使相对于上述连接器装卸上述连接构件的方向与上述电路板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式保持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连接连接构件和连接器时所产生的载荷的方向与电路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伴随连接产生的载荷不易在使电路板接曲的方向广生。因此,控制箱能提闻电路板的耐久性。在技术方案5的控制箱中,可以使上述主体部在一侧面具有用于切换上述缝纫机主体所具有的压脚的位置的柄;上述保持构件在上述主体部的上述一侧面的相反面侧保持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由于保持构件在与主体部的设有柄的一侧面相反的那一面侧保持连接器,因此,连接构件能不与柄等其他构件发生干扰地与连接器相连接。因此,操作者能更迅速地将连接构件和电路板连接起来。在技术方案6、7的控制箱中,可以使上述主体部在外侧下表面具有朝上方凹陷的凹部;该控制箱具有自下方装入于上述凹部的变压器。变压器自下方装入于凹部,因此,能减少变压器朝主体部的下方突出的突出量。因此,控制箱能确保下方的空间,能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性。技术方案8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记载的控制箱。保持构件使连接器的用于装卸连接构件的装卸部位暴露于盖体外侧地保持连接器。连接构件可在不开闭盖体的情况下与保持构件所保持的连接器相连接。因此,缝纫机能抑制灰尘等进入控制箱内部,且能使操作者不接触容纳于控制箱内部的电路板地容易将连接构件与电路板相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缝纫机I的主视图。图2是缝纫机I的后视图。图3是从右前斜上方看控制箱500时的立体图。图4是从右前斜下方看工作台20、主体部200及电路板300时的立体图。图5是主体部200、电路板300、连接器350、保持构件600及连杆机构40的仰视图。图6是从右前斜下方看主体部200、电路板300、连接器350、保持构件600及电气配线部104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图1的纸面侧、背面侧、上侧、下侧、右侧、左侧分别为缝纫机I的前侧、后侧、上侧、下侧、右侧、左侧。参照图1、图2说明缝纫机I。缝纫机I具有工作台20、设置于工作台20的上表面的缝纫机主体100以及设置于工作台20下表面的控制箱500。工作台20在大致中央具有矩形状的开口部10。开口部10与缝纫机主体100的底座101相对。工作台20在缝纫机主体100的右后侧具有通孔25 (参照图4)。在工作台20下表面的缝纫机主体100左右两侧分别具有朝下方延伸的腿部(省略图示)。在图1中,省略了后述的电气配线部104。缝纫机主体100具有底座101、支柱102以及机臂103。底座101以左右方向为长边方向地设置于工作台20上,并堵住开口部10。底座101在内部具有切线装置(省略图示)和作为切线装置的驱动源的切线电磁元件(省略图示),该切线装置具有一对用于切断面线和底线的切刀。支柱102自底座101的右端部朝上方竖立设置。支柱102在内部具有缝纫机电动机(省略图示)。针杆105以缝纫机电动机为驱动源而进行上下往复移动。缝纫机电动机具有用于检测缝纫机电动机的旋转轴的旋转角度的旋转变压器(省略图示)。支柱102在右侧面具有用于覆盖缝纫机电动机的盖108。支柱102在前表面的右上部具有操作面板(省略图示)。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面板可执行缝纫机I的缝制参数的数值设定等。机臂103自支柱102的上端部朝左方延伸,且与底座101的上表面相对。机臂103在左端部的内部保持针杆105。针杆105在下端具有机针106。机臂103在左端部下方具有将缝制结束后被切线装置切断后的面线扫向布的上方的扫线装置(日文:7 4 〃一装置)(省略图示)。机臂103在后部具有作为扫线装置的驱动源的扫线电磁元件(省略图示)。如图2所示,盖108在背面的左下部具有通孔1020。电源线(省略图示)穿过通孔1020与缝纫机主体100内部的电源部(省略图示)相连接。电气配线部104的一端部与缝纫机主体100内部的驱动部(省略图示)及电源部相连接,另一端部穿过通孔1020和通孔25而位于工作台20的下侧。电气配线部104具有电源电气配线1041、电动机电气配线1042、电磁元件电气配线1043、面板电气配线1044以及旋转变压器电气配线1045。各电气配线1041?1045在位于工作台20的下侧的顶端部具有连接器。电气配线部104相当于本技术的连接构件。在缝纫机主体100内部,电源电气配线1041与电源部相连接,电动机电气配线1042与缝纫机电动机相连接,电磁元件电气配线1043与切线电磁元件及扫线电磁元件相连接,面板电气配线1044与操作面板相连接,旋转变压器电气配线1045与旋转变压器相连接(省略图示)。控制箱500的外观呈长方体形状。控制箱500具有主体部200、电路板300 (参照图4)、盖体400、保持构件600、连接器350、开关柄50 (参照图1)以及连杆机构40。主体部200呈上侧开口的箱状,将其上端部固定于工作台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箱(500),其配置于缝纫机主体(100)的下部,且容纳有电路板(300),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箱具有:主体部(200),其覆盖上述缝纫机主体的下部,在该主体部的下表面安装有上述电路板;盖体(400),其安装于上述主体部的下表面,自下方覆盖上述电路板;连接器(350),其与上述电路板电连接,且能够装卸与上述缝纫机主体电连接的连接构件(104);以及保持构件(600),其保持上述连接器的用于装卸上述连接构件的部位;上述盖体具有去除侧面的局部而成的开口部(410);上述保持构件堵住上述开口部,且以使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暴露于上述盖体外侧的方式保持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25 JP 2012-1648501.一种控制箱(500),其配置于缝纫机主体(100)的下部,且容纳有电路板(300),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箱具有: 主体部(200),其覆盖上述缝纫机主体的下部,在该主体部的下表面安装有上述电路板; 盖体(400),其安装于上述主体部的下表面,自下方覆盖上述电路板; 连接器(350 ),其与上述电路板电连接,且能够装卸与上述缝纫机主体电连接的连接构件(104);以及 保持构件(600),其保持上述连接器的用于装卸上述连接构件的部位; 上述盖体具有去除侧面的局部而成的开口部(410); 上述保持构件堵住上述开口部,且以使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暴露于上述盖体外侧的方式保持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构件的保持上述连接器的上述部位的保持部(P)与上述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岛义人,森诚,山浦宏贵,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