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其利专利>正文

可调式果树拉枝开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02427 阅读:5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2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调式果树拉枝开角器,包括支撑杆A、支撑杆B、滑动杆、支撑杆C、支撑杆D、滑动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支撑杆A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D,支撑杆A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B,支撑杆A与支撑杆B平行设置,支撑杆B的一端与支撑杆A平齐,支撑杆B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C,支撑杆A、支撑杆B、支撑杆C、支撑杆D为一体结构,在支撑杆A与支撑杆B上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支撑杆C二者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滑动杆上设置有滑动固定孔,滑动杆通过滑动固定孔连接到支撑杆A与支撑杆B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可以任意调节枝条和主干之间所需的角度,适用于各种需要开张角度的枝条,并且本开角器工具为钢制结构,可以连续多年使用,一次投入多年受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果树拉枝开角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式果树拉枝开角器,应用于调整果树三年以下枝条与主干之间的角度。
技术介绍
目前果树拉枝开角是一项很费时的工作,果树拉枝开角的工具多为木棍、树枝或绳子,此工具虽然廉价,但在使用中,长度无法调节;随着技术的提高,目前也出现了专门的开角工具,但是其为塑料结构,抗老化性差,强度低,可调性差。只能适用于某一类树型或某一类小枝,适应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式果树拉枝开角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包括支撑杆A、支撑杆B、滑动杆、支撑杆C、支撑杆D、滑动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支撑杆A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D,支撑杆A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B,支撑杆A与支撑杆B平行设置,支撑杆B的一端与支撑杆A平齐,支撑杆B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C,支撑杆A、支撑杆B、支撑杆C、支撑杆D为一体结构,在支撑杆A与支撑杆B上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支撑杆C 二者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滑动杆上设置有滑动固定孔,滑动杆通过滑动固定孔连接到支撑杆A与支撑杆B上,滑动杆可在支撑杆A与支撑杆B上前后移动,通过调节滑动杆和支撑杆C之间的距离,达到调节树枝开张角度的大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可以任意调节枝条和主干之间所需的角度,适用于各种需要开张角度的枝条,并且本开角器工具为钢制结构,可以连续多年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一次投入多年受益。【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滑动杆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实施例滑动杆前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杆Al、支撑杆B2、滑动杆3、支撑杆C4、支撑杆D5、滑动固定孔6。【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支撑杆Al、支撑杆B2、滑动杆3、支撑杆C4、支撑杆D5、滑动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支撑杆Al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D5,支撑杆Al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B2,支撑杆Al与支撑杆B2平行设置,支撑杆B2的一端与支撑杆Al平齐,支撑杆B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C4,支撑杆Al、支撑杆B2、支撑杆C4、支撑杆D5为一体结构,在支撑杆Al与支撑杆B2上设置有滑动杆3,滑动杆3、支撑杆C4 二者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滑动杆3上设置有滑动固定孔6,滑动杆3通过滑动固定孔6连接到支撑杆Al与支撑杆B2上,滑动杆3可在支撑杆Al与支撑杆B2上前后移动。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调式果树拉枝开角器,包括支撑杆A(1)、支撑杆B(2)、滑动杆(3)、支撑杆C(4)、支撑杆D(5)、滑动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支撑杆A(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D(5),支撑杆A(1)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B(2),支撑杆A(1)与支撑杆B(2)平行设置,支撑杆B(2)的一端与支撑杆A(1)平齐,支撑杆B(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C(4),支撑杆A(1)、支撑杆B(2)、支撑杆C(4)、支撑杆D(5)为一体结构,在支撑杆A(1)与支撑杆B(2)上设置有滑动杆(3),滑动杆(3)、支撑杆C(4)二者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滑动杆(3)上设置有滑动固定孔(6),滑动杆(3)通过滑动固定孔(6)连接到支撑杆A(1)与支撑杆B(2)上,滑动杆(3)可在支撑杆A(1)与支撑杆B(2)上前后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式果树拉枝开角器,包括支撑杆A(l)、支撑杆B(2)、滑动杆(3)、支撑杆C(4)、支撑杆D(5)、滑动固定孔(6),其特征在于支撑杆A(I)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D(5),支撑杆A(I)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B(2),支撑杆A(I)与支撑杆B(2)平行设置,支撑杆B(2)的一端与支撑杆A(I)平齐,支撑杆B(2)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杆C(4),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其利
申请(专利权)人:刘其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