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佳祎专利>正文

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7006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是塑料瓶管加热组,塑料瓶管加热组有安装在机架上一个带动塑料瓶管运行的圆形转动机构,圆形转动机构是圆形拨动盘,圆形拨动盘的边缘制有拨动齿,拨动齿与塑料瓶管的管口凸环下面相配合,转动机构安装在主轴上,主轴由电机经变速机构变速后带动,带动塑料瓶管产生旋转的瓶管自转机构是与瓶管管口相接触的内旋转环和外压紧环,对塑料瓶管的管身进行加热的塑料瓶管加热件是安装在机架上的加热管组和加热反射板,其所述的塑料瓶管加热组至少是两组并呈上下重叠安装在同一机架上,前一加热组加热后的塑料瓶管输入后一加热组继续加热,各塑料瓶管加热组由一台电机驱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瓶管加热装置,属于塑料机械领域。主要用于加工矿泉水瓶、油瓶、药瓶等中空塑料容器。                    
技术介绍
采用注拉吹两步法生产中空塑料容器时,首先由注塑机把塑料原料注制成瓶管,而后将瓶管放入加热装置中加热,再由拉吹机拉吹成型,在加工时,可将加热装置与拉吹机构组合在一起,也可以各自独立,但工序总是分为一前一后,先加热,后拉吹。通常情况下一台拉吹机配一组(或称一台)加热装置,但当拉吹机的加工能力强,例如一出二(一次拉吹两只瓶子)以上,或者多工位拉吹机,如果由一组加热装置配套,势必将加热装置的加热道设计得很长,体积很大,造价很高,特别是运输十分困难,从而有人采用多组加热装置串联,可克服运输上的困难,但多组加热装置分布在一个平面上,占用厂区面积大,并且每一组需要配一台电机,能耗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占用厂区面积小,能耗省的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本技术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塑料瓶管加热组,塑料瓶管加热组有安装在机架上一个带动塑料瓶管运行的圆形转动机构,圆形转动机构是圆形拨动盘,圆形拨动盘的边缘制有拨动齿,拨动齿与塑料瓶管的管口凸环下面相配合,转动机构安装在主轴上,主轴由电机经变速机构变速后带动,带动塑料瓶管产生旋转的瓶管自转机构是与瓶管管口相接触的内旋转环和外压紧环,对塑料瓶管的管身进行加热的塑料瓶管加热件是安装在机架上的加热管组和加热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瓶管加热组至少是两组并呈上下重叠安装在同一机架上,前一加热组加热后的塑料瓶管输入后一加热组继续加热,各塑料瓶管加热组由同一台电机驱动。本技术方案把两组或者两组以上的塑料-->瓶管加热组(每一组相当于单台加热装置)上下重叠安装,占用加工车间的场地小,机架也减少;各塑料瓶管加热组可由一台动力驱动(例如一台电机驱动),能耗省,节约费用。本技术的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其所述的塑料瓶管加热组是3组或者4组或者5组或者更多组不限。其塑料瓶管加热组的前、后次序在上或者在下可任意设置,例如可以是:最上的一组为第一组,待加热的塑料瓶管首先输入最上的一组。也可以是最下的一组为第一组,待加热的塑料瓶管首先输入最下的一组。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驱动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瓶管输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第2、3组输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与一种多工位拉吹机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是塑料瓶管加热组,塑料瓶管加热组有安装在机架上一个带动塑料瓶管运行的圆形转动机构,圆形转动机构是圆形拨动盘9,圆形拨动盘的边缘制有拨动齿16,拨动齿与塑料瓶管13的管口凸环下面相配合,转动机构安装在主轴4上,主轴由电机2经变速机构3变速后带动,带动塑料瓶管产生旋转的瓶管自转机构是与瓶管管口相接触的内旋转环10和外压紧环12,对塑料瓶管的管身进行加热的塑料瓶管加热件是安装在机架1上的加热管组14和加热反射板15,如图1所示,其主要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瓶管加热组至少是两组并呈上下重叠安装在同一机架1上,如第一组7、第二组6、第三组5,前一加热组加热后的塑料瓶管输入后一加热组继续加热,各塑料瓶管加热组由一台电机驱动。本技术方案虽然有多组加热组,相当于多台塑料瓶管加热装置,但只需一组的占地面-->积,占地小。各塑料瓶管加热组可由同一动力——电机驱动,能耗省。其塑料瓶管加热组的组数不受附图限制,可以是3组或者4组或者5组或者更多组。所述的塑料瓶管加热组的前、后次序可以是最上的一组为第一组,待加热的塑料瓶管首先输入最上的一组。也可以是最下的一组为第一组,待加热的塑料瓶管首先输入最下的一组。在实际产品中选择最上的一组为第一组较好,因为当第一组(上面)加热后向下输送塑料瓶管进入第二组(下面)比较容易,输入机构简单。如图1所示,第一组7经输送道8到第二组6,第二组经输送道到第三组5。其前一加热组加热后的塑料瓶管输入后一加热组的输送道8可以是经过螺旋形滑道输送或者直线输送或者机械手输送等各种型式的输送道或者方式输送。如图3所示,塑料瓶管13经上料机构17进入第一组,加热后从第一组的出口18通过输送道8到第二组入口19继续加热。如图4所示,可以看成是第二组出口20通过输送道8到第三组入口21。各塑料瓶管加热组的驱动动力是电机2,电机经变速机构3变速后带动主轴4,各转动机构都安装在主轴4上。如图1、图2所示,仅由一台电机带动,能耗省,节约费用。关于圆形转动机构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案,如图1所示,其圆形转动机构是圆形拨动盘9,圆形拨动盘的边缘制有拨动齿16,拨动齿与塑料瓶管13的管口凸环下面直接相配合。由拨动盘9的拨动齿16带动塑料瓶管13。其所述的圆形转动机构也可以是圆形转动盘,圆形转动盘中安装瓶管插头,瓶管插头插入塑料瓶管管口中。采用有插头的转动机构,其具体构造包括各种已有技术。其所述的塑料瓶管加热件如图1所示,可以是安装在机架上的加热管组14和加热反射板15。加热管组例如各种加热灯管。其所述的瓶管自转机构如图1所示,可以是与瓶管管口相接触的内旋转环10和外压紧环12与塑料瓶管管口11接触产生自转,或者与瓶管插头上自转齿轮相配合的齿圈,插头是运载塑料瓶管的中间主件都安有自转齿轮,内旋转环和外压紧环以及齿圈安装在机架上。在塑料瓶管加热组上加热后的塑料瓶管13可由拉吹机23的机械手22取出,进入拉吹机23拉吹成型,如图5所示是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是塑料瓶管加热组,塑料瓶管加热组有安装在机架上一个带动塑料瓶管运行的圆形转动机构,圆形转动机构是圆形拨动盘(9),圆形拨动盘的边缘制有拨动齿(16),拨动齿与塑料瓶管(13)的管口凸环下面相配合,转动机构安装在主轴(4)上,主轴(4)由电机(2)经变速机构(3)变速后带动,带动塑料瓶管产生旋转的瓶管自转机构是与瓶管管口相接触的内旋转环(10)和外压紧环(12),对塑料瓶管的管身进行加热的塑料瓶管加热件是安装在机架(1)上的加热管组(14)和加热反射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瓶管加热组至少是两组并呈上下重叠安装在同一机架上,前一加热组加热后的塑料瓶管输入后一加热组继续加热,各塑料瓶管加热组由一台电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上下组叠式塑料瓶管加热装置,是塑料瓶管加热组,塑料瓶管加热组有安装在机架上一个带动塑料瓶管运行的圆形转动机构,圆形转动机构是圆形拨动盘(9),圆形拨动盘的边缘制有拨动齿(16),拨动齿与塑料瓶管(13)的管口凸环下面相配合,转动机构安装在主轴(4)上,主轴(4)由电机(2)经变速机构(3)变速后带动,带动塑料瓶管产生旋转的瓶管自转机构是与瓶管管口相接触的内旋转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佳祎
申请(专利权)人:蔡佳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