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东艳专利>正文

泪道置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9969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泪道置管,包括泪囊部和鼻泪管,该泪囊部位于该鼻泪管的上端,泪囊部包括至少三根弹性丝,该弹性丝的下端与鼻泪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弹性丝的上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弹性丝与相邻的弹性丝之间形成引流间隙;弹性丝为弧形,该弹性丝为金属丝,该弹性丝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层。采用了该结构的泪道置管,泪囊部采用了记忆金属的材质,在植入时,弹性丝收到泪道挤压变直,从而使得植入较容易,患者痛苦小,当泪囊部已到达人体泪囊后,弹性丝恢复原有的膨大的状态,有效撑开泪囊部,且不会对粘膜产生刺激;该泪道置管具有十分良好的引流效果,通过弹性丝之间的引流间隙将泪液引入至鼻泪管,引流彻底,无残余泪液置留于泪囊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泪道置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泪道置管。
技术介绍
泪道置管用于治疗泪道疾病,比如泪囊炎等,泪道置管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早期使用的金属管,金属管的材质较硬,当金属管的长度较长时,置于鼻腔内不适感很强,而且由于对于鼻粘膜造成刺激,从而产生肉芽增生,目前开始流行使用硅胶材质的泪道置管,但是纯硅胶材质的泪道置管定型效果差,传统的泪道置管如图1所示,其中泪囊部I中空的腔体,其侧面或上端具有开口,泪囊部I于人体的泪囊中,泪囊部I于使泪囊撑开,泪囊表面的开口用于收集泪液,该种泪管置植入时较困难,患者痛苦较大,且由于泪液由一定的粘性,单一的开口不利于收集泪液,且由于收集泪液的效果较差,鼻泪管2还需设置引流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植入时患者痛苦少,与泪囊贴合良好、患者不适感较弱、对于鼻粘膜无刺激、无需设置引流孔的泪道置管。该泪道置管,其主要特点是,包括泪囊部和鼻泪管,该泪囊部位于该鼻泪管的上端,所述的泪囊部包括至少三根弹性丝,该弹性丝的下端与所述的鼻泪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弹性丝的上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弹性丝沿该固定环的周向分布,所述的弹性丝和所述的固定环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所述的泪囊部,所述的弹性丝与相邻的弹性丝之间形成引流间隙;所述的弹性丝为弧形,该弹性丝为金属丝,该弹性丝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层。该泪道置管中的鼻泪管为中空管,所述的鼻泪管包括连接管和鼻腔管,该连接管位于所述的鼻泪管的上部,该鼻腔管位于所述的鼻泪管的下部,所述的连接管与所述的鼻腔管为一体设置。该泪道置管中的弹性丝与所述的固定环形成椭球体的泪囊部,所述的泪囊部近所述的固定环处的横截面直径和所述的泪囊部近鼻泪管处的横截面直径均小于该泪囊部中间部分的横截面直径。该泪道置管中的弹性丝与所述的固定环形成锥形的泪囊部,且所述的泪囊部近所述的固定环处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的泪囊部近鼻泪管处的横截面直径;或者,所述的泪囊部近所述的固定环处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的泪囊部近鼻泪管处的横截面直径。该泪道置管中的金属丝为记忆金属丝。该泪道置管中的鼻泪管为金属管,且该鼻泪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设置有硅胶层。该泪道置管中的固定环为金属环,该固定环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层。采用了该结构的泪道置管,泪囊部采用了记忆金属的材质,在植入时,弹性丝收到泪道挤压变直,从而使得植入较容易,患者痛苦小,当泪囊部已到达人体泪囊后,弹性丝恢复原有的膨大的状态,有效撑开泪囊部,且不会对粘膜产生刺激;该泪道置管具有十分良好的引流效果,通过弹性丝之间的引流间隙将泪液引入至鼻泪管,引流彻底,无残余泪液置留于泪囊中。【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中的泪道置管。图2为本技术的泪道置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3为本技术的泪道置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4为图2中的A-A处的截面图。图5为图2中的B-B处的截面图。图中标号说明如下:I 泪囊部2鼻泪管3 泪囊部31 固定环32 弹性丝 33 引流间隙4 鼻泪管41 连接管42 鼻腔管5金属丝6 硅胶层7金属管8硅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该泪道置管,包括泪囊部3鼻泪管4该泪囊部3于该鼻泪管4的上端,泪囊部3包括至少三根弹性丝32,该弹性丝32的下端与鼻泪管2的上端固定连接,弹性丝32的上端与固定环31固定连接,且弹性丝32沿该固定环31的周向分布,弹性丝32和固定环31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泪囊部3,弹性丝32与相邻的弹性丝32之间形成引流间隙33 ;弹性丝32为弧形,该弹性丝32为金属丝5,该弹性丝32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层6,具体请参阅图4。鼻泪管4为中空管,鼻泪管4包括连接管41和鼻腔管42,该连接管41位于鼻泪管4的上部,该鼻腔管42位于鼻泪管2的下部,连接管41与鼻腔管42为一体设置。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丝32与固定环31形成椭球体的泪囊部1,泪囊部I近固定环31处的横截面直径和泪囊部3近鼻泪管4处的横截面直径均小于该泪囊部3中间部分的横截面直径。请参阅图3,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弹性丝32与固定环31形成锥形的泪囊部3,且泪囊部3近固定环31处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泪囊部3近鼻泪管4处的横截面直径;或者,泪囊部3近固定环31处的横截面直径小于泪囊部3近鼻泪管4处的横截面直径。金属丝5为记忆金属丝,记忆金属丝为镍钛合金、铜锌合金、铜铝镍合金、铜钥镍合金或铜金锌合金;鼻泪管为金属管7,且该鼻泪管4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设置有硅胶层8,具体请参阅图5,固定环31为金属环,该固定环31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层。静置未实用的泪道置管如图2和图3所示,泪囊部3具有膨大的形状,泪囊部3放置于人体的泪囊中,泪囊部3可以使得泪囊撑开,且由于本技术的泪囊部3由多根弹性丝32构成,泪囊部3与人体的泪囊贴合十分良好,在植入时,由于弹性丝32具有弹性,泪囊部3经过人体的泪道时,受到泪道挤压的力,弹性丝32由弧形变直,从而使得患者植入时痛苦较小,人体泪囊的直径大于泪道的直径,当泪囊部3到达人体的泪囊处,由于弹性丝32为记忆金属,弹性丝32恢复到原来的膨大的状态,从而与人体泪囊贴合,且起到撑开泪囊的作用,由于弹性丝32的表面为硅胶层6,因此不会对粘膜产生刺激,使用较为舒适,引流间隙33将泪液引入至鼻泪管4中,由于该泪道置管通过引流间隙33引入泪液,引流效果明显由于传统的单一开口,且泪液引流彻底,泪囊部I的植入方式无方向性,医生植入较为便捷,且鼻泪管2无需设置引流孔。弹性丝32和鼻泪管4均为金属材质,外包硅胶,从而既有良好的支撑效果,又不会伤害人体的粘膜。采用了该结构的泪道置管,泪囊部采用了记忆金属的材质,在植入时,弹性丝收到泪道挤压变直,从而使得植入较容易,患者痛苦小,当泪囊部已到达人体泪囊后,弹性丝恢复原有的膨大的状态,有效撑开泪囊部,且不会对粘膜产生刺激;该泪道置管具有十分良好的弓I流效果,通过弹性丝之间的引流间隙将泪液引入至鼻泪管,引流彻底,无残余泪液置留于泪囊中。在此说明书中,本技术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泪道置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泪囊部和鼻泪管,该泪囊部位于该鼻泪管的上端,所述的泪囊部包括至少三根弹性丝,该弹性丝的下端与所述的鼻泪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弹性丝的上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弹性丝沿该固定环的周向分布,所述的弹性丝和所述的固定环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所述的泪囊部,所述的弹性丝与相邻的弹性丝之间形成引流间隙;所述的弹性丝为弧形,该弹性丝为金属丝,该弹性丝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泪道置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泪囊部和鼻泪管,该泪囊部位于该鼻泪管的上端,所述的泪囊部包括至少三根弹性丝,该弹性丝的下端与所述的鼻泪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弹性丝的上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且所述的弹性丝沿该固定环的周向分布,所述的弹性丝和所述的固定环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所述的泪囊部,所述的弹性丝与相邻的弹性丝之间形成引流间隙;所述的弹性丝为弧形,该弹性丝为金属丝,该弹性丝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道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泪管为中空管,所述的鼻泪管包括连接管和鼻腔管,该连接管位于所述的鼻泪管的上部,该鼻腔管位于所述的鼻泪管的下部,所述的连接管与所述的鼻腔管为一体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道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丝与所述的固定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艳
申请(专利权)人:潘东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