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主要由车架、自锁机构、仿生后保险杠三部分组成,车架作为该装置的固定端,自锁机构作为该装置的执行机构,仿生后保险杠作为该装置的主要承力构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工程领域,更确切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关于重型车辆后防护装置的研究,主要基于纯机械式后防护装置,纯机械式后防护装置与重型车后车架为刚性连接,不仅影响重型车的通过性,又会因为车辆在恶劣地面上行驶造成后防护装置的损坏,无法保证其良好的防护功能。此外,由于重型车辆的后防护距离地面较高,在轿车或SUV等类型的车辆与重型车发生追尾时,容易造成轿车或SUV等车辆“钻入”重型车后悬部分,造成极大的伤亡。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既可以在保证碰撞时后方车辆的安全,又能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保护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其后防护装置不易损坏。目前的部分车辆后防护装置,还不能通过车辆后防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此外,目前已研制出的基于机电一体化的可调车辆后防护,其成本较高,重量较大,还不易普及和推广。上述现象对于车辆安全、后防护装置的寿命及车辆的通过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装置的质量较大,强度较低,推广前景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主要由车架、自锁机构、仿生后保险杠三部分组成,车架作为该装置的固定端,自锁机构作为该装置的执行机构,仿生后保险杠作为该装置的主要承力构件。其中,车架由车架右纵梁、后盖板、车架左纵梁、前盖板、车架下盖板组成。其中车架右纵梁的槽口与车架左纵梁的槽口相对平行放置,后盖板与前盖板的槽口相对平行放置,后盖板与前盖板的右端装入车架右纵梁后部的槽内,后盖板与前盖板的左端装入车架左纵梁后部的槽内,车架右纵梁与车架左纵梁和后盖板与前盖板两端的搭接处采用铆接方式连接成矩形框架式结构件。车架下盖板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底部。自锁机构,包括步进电机、T型滑块、磁力阀座和滑道,其中滑道通过四周的螺栓连接座与车架纵梁固定连接,T型滑块通过固定座与后保支架固定连接,后保支架上安装有后保险扛。上述滑道上开有T型槽口且T型槽口内设有台阶,T型滑块位于T型槽口内台阶的下方,磁力阀座落在T型槽口内台阶的上方,磁力阀座的一端设有旋钮开关,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插入在旋钮开关中,步进电机与步进电机驱动器电气连接。重型车仿生后保险杠由内层与外层两部分组成。外层断面结构为三角形,其三边夹角α 1,α2,α3与圆弧半径R1,R2,R3为主要设计参数。根据仿生学相似原理,将仿生后保险杠设计为直角等腰三角形,取羊角半径的平均值120mm作为设计半径。仿生后保险杠内层结构设计模拟了羊角内层结构特点,设计了加强筋结构,以提高系统刚度;同时,为模拟羊角多孔结构,在仿生后保险杠内层结构中也设计了多孔结构,来提高系统的吸能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坚固耐用,寿命长。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强度更高,机构更合理,具有更好的碰撞吸能效果,因而能更大限度的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将汽车领域的相关问题与仿生技术相结合,利用仿生技术解决了现存的汽车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的轴测投影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的车架的轴测投影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的自锁机构的轴测投影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的仿生后保险杠的轴测投影图。图中:1.车架,2.自锁机构,3.仿生后保险杠4.右纵梁,5.左纵梁,6.前盖板,7.后盖板,8.下盖板,9.步进电机,10.后保支架,11.T型阀座,12.磁力阀座,13.滑道,14.车架纵梁,15.连接法兰,16.台阶,17.仿生后保险杠内层,18.仿生后保险杠外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主要由车架1、自锁机构2、仿生后保险杠3三部分组成。车架I作为该装置的固定端,自锁机构2作为该装置的执行机构,仿生后保险杠3作为该装置的主要承力构件。参考图2,车架右纵梁4、后盖板5、车架左纵梁6与前盖板7皆为采用钢板冲压制成的槽式结构件。车架右纵梁4的槽口与车架左纵梁5的槽口相对平行放置,后盖板7与前盖板6的槽口相对平行放置,后盖板7与前盖板6的右端装入车架右纵梁4后部的槽内,后盖板7与前盖板6的左端装入车架左纵梁5后部的槽内,车架右纵梁4与车架左纵梁5和后盖板7与前盖板6两端的搭接处采用铆接方式连接成矩形框架式结构件。车架下盖板8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底部。参考图3,自锁机构,包括步进电机9、T型滑块11、磁力阀座12和滑道13,其中滑道13通过四周的螺栓连接座与车架纵梁14固定连接,T型滑块11通过固定座与后保支架10固定连接,后保支架17上安装有后保险扛。上述滑道13上开有T型槽口且T型槽口内设有台阶16,T型滑块11位于T型槽口内台阶16的下方,磁力阀座13落在T型槽口内台阶16的上方,磁力阀座12的一端设有旋钮开关,步进电机9的输出轴插入在旋钮开关中,步进电机9与步进电机驱动器电气连接。参考图4,重型车仿生后保险杠由内层17与外层18两部分组成。外层18断面结构为直角等腰三角形。仿生后保险杠内层17断面结构也为直角等腰三角形,结构设计模拟了羊角内层结构特点,设计了加强筋结构,以提高系统刚度;同时,为模拟羊角多孔结构,在仿生后保险杠内层结构中也设计了多孔结构,来提高系统的吸能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车架(1)、自锁机构(2)、仿生后保险杠(3)三部分组成,车架(1)作为该装置的固定端,自锁机构(2)作为该装置的执行机构,仿生后保险杠(3)作为该装置的主要承力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仿生后保险杠的重型车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车架(I)、自锁机构(2)、仿生后保险杠(3)三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博华,朱冰,赵东炎,韩嘉懿,张峻恺,郭俐彤,
申请(专利权)人:孙博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