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6701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盒,包括处理盒壳体、安装在处理盒壳体内部的感光元件、与感光元件连接并为感光元件提供动力的旋转驱动力接收头、使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可沿感光元件轴线方向伸缩的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控制机构包括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包括推杆和挺杆,推杆在接受外力作用后通过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将外力传递并放大作用到挺杆,挺杆将放大的作用力作用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并使其伸出。解决了现有处理盒在安装到电子成像装置后因推门的力太小时致使旋转驱动力接收头无法伸出或门盖关不上,或使用较大的力推门,按压杆反作用于门盖的作用力会导致门盖关不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一种电子成像装置中。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内设置有旋转力驱动头。所述处理盒包括用于承载图像载体的感光元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一端的感光元件齿轮,同时感光元件齿轮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内的旋转力驱动头相啮合将旋转动力传递给所述感光元件的旋转驱动力接收头。中国专利CN201010585490.8中公开一种使所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可沿感光元件的轴线方向伸缩的伸缩机构,以及利用外部作用力施加于按压杆后使伸缩机构伸缩的控制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设置在感光元件齿轮内并与旋转驱动力接收头相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控制伸缩机构伸缩以达到控制设置在感光元件一端的旋转驱动力接收头沿感光元件轴线方向伸缩的目的。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施加于按压杆使旋转驱动力接收头伸出所需的推力较大。在安装处理盒之后,在控制旋转驱动力接收头伸出所需的作用力较大的情况下,自然会引起作用于按压杆所需要的作用力较大;此时,若借助电子成像装置的门抵触推杆从而借助关门的力将旋转驱动力接收头推出,当推门的力太小时致使旋转驱动力接收头无法伸出或门盖关不上,或使用较大的力推门,按压杆反作用于门盖的作用力会导致门盖关不牢,影响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以解决现有处理盒在安装到电子成像装置后因关门的力度即推门的力太小时致使旋转驱动力接收头无法伸出或门盖关不上,或使用较大的力推门,按压杆反作用于门盖的作用力会导致门盖关不牢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处理盒,包括处理盒壳体、安装在处理盒壳体内部的感光元件、与感光元件连接并为感光元件提供动力的旋转驱动力接收头、使所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可沿感光元件轴线方向伸缩的伸缩机构和控制所述伸缩机构伸缩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包括推杆和挺杆,所述推杆在接受外力作用后通过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将所述外力传递并放大作用到所述挺杆,所述挺杆将放大的作用力作用到所述伸缩机构使所述伸缩机构伸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包括推杆和挺杆,所述推杆在接受外力作用后通过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将所述外部作用力传递并放大作用到所述挺杆,所述挺杆将放大的作用力传递到所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使其伸出。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为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为齿轮作用力放大组件。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为杠杆作用力放大组件。所述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还包括动滑轮、支撑所述动滑轮并与所述处理盒相对活动的动轴、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处理盒相对固定的柔性牵拉元件,所述挺杆与所述动轴相对固定并随动轴的滑动而伸出。所述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还包括第一动滑轮、支撑所述第一动滑轮并与处理盒相对活动的第一动轴、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处理盒相对固定的第一柔性牵拉元件、第二动滑轮,支撑所述第二动滑轮并与处理盒相对活动的第二动轴、一端与第一动轴相对固定且另一端与处理盒相对固定的第二柔性牵拉元件,所述挺杆与所述第二动轴相对固定并随第二动轴的滑动而伸出。所述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还包括动滑轮、支撑所述动滑轮并与所述处理盒相对滑动的动轴、定滑轮、支撑所述定滑轮并与所述处理盒相对固定的定轴,以及一端与所述动轴相对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相对固定的柔性牵拉元件,所述挺杆与所述动轴相对固定并随所述动轴的滑动而伸出。所述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包括还第一动滑轮、支撑所述第一动滑轮并可与处理盒相对滑动的第一动轴、第二动滑轮、支撑第二动滑轮并可与处理盒相对滑动的第二动轴、第一定滑轮、支撑第一定滑轮并与处理盒相对固定的第一定轴、第二定滑轮、支撑第二定滑轮并与处理盒相对固定的第二定轴,还包括一端与第二动轴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推杆固定连接的柔性牵拉元件,所述挺杆与所述第一动轴以及第二动轴相对固定并随所述第一动轴和第二动轴的滑动而伸出。所述齿轮作用力放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推杆上的第一齿条、设置有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双联齿轮、中间传递齿轮、和设置于所述挺杆上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双联齿轮上的大齿轮啮合,所述双联齿轮上的小齿轮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杠杆作用力放大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处理盒固定连接的推杆转轴,所述推杆以所述推杆转轴为转动轴,所述挺杆与所述推杆抵接,所述推杆接收外力的作用点到推杆转轴的距离大于所述挺杆与所述推杆抵接处到推杆转轴的距离。所述作用力放大组件还包括连接轴、与所述处理盒固定连接的推杆转轴,所述推杆上设置有长孔,所述挺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推杆以所述推杆转轴为转动轴,所述推杆与所述挺杆通过连接轴穿过所述长孔和通孔绞接,所述推杆接收外力的作用点到推杆转轴的距离大于所述挺杆与所述推杆绞接处到推杆转轴的距离。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定位圈,所述挺杆将放大的作用力通过所述定位圈传递到所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使其沿感光元件轴线的方向伸出。所述挺杆与所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连接的一端呈拨叉状。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外力撤销时使所述推杆、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和挺杆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所述处理盒还包括支撑端盖,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端盖上。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控制机构包括推杆、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和挺杆,推杆在接受外力作用后通过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将外力传递并放大作用到挺杆,挺杆将放大的作用力作用到伸缩机构使伸缩机构伸出。由于对外力进行了放大后再作用到伸缩机构,使得作用到伸缩机构的力大大增加,解决了现有处理盒在安装到电子成像装置后因推门的力太小时致使旋转驱动力接收头无法伸出或门盖关不上,或使用较大的力推门,按压杆反作用于门盖的作用力会导致门盖关不牢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案在处理盒上的安装位置的立体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采用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的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的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的底部视图图7为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支撑端盖的结构视图图8为实施例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一采用拨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二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二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二的基本原理不意图图13为实施例三的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支撑端盖的立体图图14为实施例三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5为实施例五的实施原理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五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7为实施例六的实施原理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六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图19为图18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介绍
所述的技术方案,其所需要的使设置在感光元件齿轮上的旋转驱动力接收头沿感光元件轴向方向伸出的外作用力较大,不利于用户使用。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降低所需外部作用力的具有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的控制机构及处理盒。本专利技术中,轴向方向为与感光元件的轴线同轴或平行的方向。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处理盒1,本实施例采用的控制机构设置在处理盒上与旋转驱动力接收头的同一侧,并设置在与感光元件轴线垂直的平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盒,包括处理盒壳体、安装在处理盒壳体内部的感光元件、与感光元件连接并为感光元件提供动力的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控制所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沿感光元件轴线方向伸缩的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包括推杆和挺杆,所述推杆在接受外力作用后通过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将所述外部作用力传递并放大作用到所述挺杆,所述挺杆将放大的作用力传递到所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使其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盒,包括处理盒壳体、安装在处理盒壳体内部的感光元件、与感光元件连接并为感光元件提供动力的旋转驱动力接收头和控制所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沿感光元件轴线方向伸缩的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包括推杆和挺杆,所述推杆在接受外力作用后通过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将所述外部作用力传递并放大作用到所述挺杆,所述挺杆将放大的作用力传递到所述旋转驱动力接收头使其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为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为齿轮作用力放大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作用力放大传递机构为杠杆作用力放大组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还包括动滑轮、支撑所述动滑轮并与所述处理盒相对活动的动轴、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处理盒相对固定的柔性牵拉元件,所述挺杆与所述动轴相对固定并随动轴的滑动而伸出。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还包括第一动滑轮、支撑所述第一动滑轮并与处理盒相对活动的第一动轴、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处理盒相对固定的第一柔性牵拉元件、第二动滑轮,支撑所述第二动滑轮并与处理盒相对活动的第二动轴、一端与第一动轴相对固定且另一端与处理盒相对固定的第二柔性牵拉元件,所述挺杆与所述第二动轴相对固定并随第二动轴的滑动而伸出。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还包括动滑轮、支撑所述动滑轮并与所述处理盒相对滑动的动轴、定滑轮、支撑所述定滑轮并与所述处理盒相对固定的定轴,以及一端与所述动轴相对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推杆相对固定的柔性牵拉元件,所述挺杆与所述动轴相对固定并随所述动轴的滑动而伸出。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是:所述动滑轮作用力放大组件包括还第一动滑轮、支撑所述第一动滑轮并可与处理盒相对滑动的第一动轴、第二动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红杨妙玲刘金莲曹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