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679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该装置呈侧立的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前半部分上侧,设有斜向上的斜面;圆柱体的下半部分内部,设有与转向棱镜形状相适应的转向棱镜腔,该腔上侧面与所述斜面相平行;斜面与转向棱镜腔上侧面之间设有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腔;圆柱体的后部设有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转向棱镜和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定位精度低,调整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使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转向棱镜和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三者位置相对固定,可以进行精密装校,定位精度高,易于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窥镜
,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硬管内窥镜使用时根据被观察物的位置,需要使用棱镜改变视向角。65°?75° 视向角棱镜通常采用半五角结构,图1所示为大视向角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示意图:其包 括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1,转向棱镜2和后续正透镜;所述后续正透镜包括物镜第三组平 凸透镜3和内窥镜物镜其他光学兀件6、7、8。图2所示为传统内窥镜转向结构示意图,该结构中,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1、转 向棱镜2和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3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定位精度低,调整难度大。转向棱镜 2的调整是在狭小的内窥镜镜管内进行的,因内窥镜镜管狭小,无法进行检测,很难保证转 向棱镜2的位置精度,导致硬管内窥镜图像质量下降;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I既要进行密 封防水,又要调整其位置精度,装调耗时,装配精度很低,容易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的转向棱镜固定装置,使物镜第一负组 平凹透镜1、转向棱镜2和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3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定位精度低,调整难度 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呈侧立的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前半部分上侧,设 有斜向上的斜面;圆柱体的下半部分内部,设有与转向棱镜形状相适应的转向棱镜腔,以转 向棱镜上侧面能够沿该腔上侧面进行滑动调节位置为准,该腔上侧面与所述斜面相平行; 斜面与转向棱镜腔上侧面之间设有与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形状相适应的物镜第一负组 平凹透镜腔;圆柱体的后部设有与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形状相适应的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 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向棱镜腔上侧面和斜面与所述圆柱体中轴线呈15?25°角; 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腔为圆柱体腔;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腔为圆柱体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使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转向棱镜和物镜第 三组平凸透镜三者位置相对固定,定位精度高,易于调整。物镜第一负组与棱镜座粘接在一起,利用机械加工精度确保其位置定位精度,同 时可以检测其粘接时的气密性,提高密封防水效果;在转向棱镜的反射面镀反射率较高的 银膜,系统光能透过率高,并在该面粘接反射膜保护棱镜对反射膜予以保护;转向棱镜可以 沿棱镜座的斜面移动,进行位置精密调整,转向角度可以精密检测,解决了传统固定方法无 法检测棱镜安装角度精度的难题;物镜第三组与物镜第一负组、转向棱镜与棱镜座装粘接 成一个整体,三者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可以检测,解决了传统装配方法无法检测三者间位置精度和转向角度精度的难题;物镜第三组与物镜第一负组、转向棱镜与棱镜座装粘接成的 部件安装进内窥镜镜管时,棱镜座与内窥镜镜管之间的空腔用耐高温硅胶填充;物镜第三 组与物镜第一负组、转向棱镜与棱镜座装粘接成的部件可以用激光焊接机与内窥镜镜管进 行密封焊接,达到耐高温灭菌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大视向角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示意图;图2为现有转向棱镜固定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示意图;图4为安装有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转向棱镜和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的内窥镜 转向棱镜固定装置示意图;图5为与内窥镜镜管相连接的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示意图。图中,1-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2-转向棱镜,3-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11-物镜 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腔,22-转向棱镜腔,33-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腔,6?8-其他光学元件, 9-内窥镜镜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转向棱镜2固定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转向棱镜2固定装置总体呈侧立的实心圆柱体;圆柱 体的前半部分上侧,设有斜向上的斜面;圆柱体的下半部分内部,设有与转向棱镜2形状相 适应的转向棱镜腔22,以转向棱镜2上侧面能够沿该腔上侧面进行滑动调节位置为准,该 腔上侧面与所述斜面相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棱镜腔22上侧面和斜面与所述圆柱体 中轴线呈15?25°角;斜面与转向棱镜腔22上侧面之间设有与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I形 状相适应的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腔11,以能够放置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I为准,本实 施例中,该腔呈圆柱形;圆柱体的后部设有与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3形状相适应的物镜第 三组平凸透镜腔33,以能够放置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3为准,本实施例中,该腔呈圆柱形。如图4所示,本装置使用过程中,将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I置于物镜第一负组平 凹透镜腔11,将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3置于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腔33,将转向棱镜2置于 转向棱镜腔22,使三者相对位置不再相互独立。如图5所示,将安装好上述物镜第一负组平 凹透镜1、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3和转向棱镜2的内窥镜转向棱镜2固定装置与安装有其他 光学元件6、7、8的内窥镜镜管9进行密封连接,即可投入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呈侧立的实心圆柱体;其特征在于:圆柱体的前半部分上侧,设有斜向上的斜面;圆柱体的下半部分内部,设有与转向棱镜(2)形状相适应的转向棱镜腔(22),以转向棱镜(2)上侧面能够沿该腔上侧面进行滑动调节位置为准,该腔上侧面与所述斜面相平行;斜面与转向棱镜腔(22)上侧面之间设有与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1)形状相适应的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腔(11);圆柱体的后部设有与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3)形状相适应的物镜第三组平凸透镜腔(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转向棱镜固定装置,呈侧立的实心圆柱体;其特征在于:圆柱体的前半 部分上侧,设有斜向上的斜面;圆柱体的下半部分内部,设有与转向棱镜(2)形状相适应的 转向棱镜腔(22),以转向棱镜(2)上侧面能够沿该腔上侧面进行滑动调节位置为准,该腔 上侧面与所述斜面相平行;斜面与转向棱镜腔(22)上侧面之间设有与物镜第一负组平凹 透镜(I)形状相适应的物镜第一负组平凹透镜腔(11);圆柱体的后部设有与物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军合杜吉于双双索继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