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6603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14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无专门用于对手扶箱进行连续的可靠性试验的装置的问题。本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包括一能够安装手扶箱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还安装有能够对手扶箱进行解锁的解锁机构以及能够控制解锁机构动作的控制器,工作台上还设有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启闭手扶箱的控制气缸,控制气缸与手扶箱之间设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手扶箱箱盖的外侧且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本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连续不断地对手扶箱进行可靠性试验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扶箱的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手扶箱可靠性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仅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和外形要求越来越高,对车身的内饰也朝着更加舒适、更加美观、更加便利的方向发展。汽车的手扶箱即为重要的汽车内饰。汽车手扶箱是一种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其是为了使汽车驾驶员开车时,由于手握方向盘,在长时间驾驶时便于悬空的胳膊有放置休息的地方,从而能够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僵硬。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良,手扶箱又多出了储物的功能。现在市场上的手扶箱基本由手扶箱箱体和箱盖组成,手扶箱的箱体与箱盖相铰接且两者通过锁扣相紧固,在需要使用时通过设置于手扶箱箱盖内侧的开关将锁扣打开,使手扶箱处于打开状态。由于手扶箱越来越重要,因此手扶箱开启时的柔顺性和可靠性也就会直接关系到驾驶员对车辆的评价,因此都会对手扶箱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如手扶箱连续可靠的耐久性试验。但是目前无专门用于进行手扶箱可靠性试验的装置。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中央扶手耐久试验装置[申请号:201220445949.9;公告号:CN202869789U],它包括底板、支撑架、气缸、连接件、第一摆臂、第二摆臂、拨杆和紧固带,通过气缸带动第二摆臂以及第一摆臂从动来模拟操作者放下或抬起中央扶手的动作,测试中央扶手的耐久性,从而确保中央扶手的质量。但是,该装置无法对手扶箱进行可靠性的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对手扶箱进行连续不断的可靠性试验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包括一能够安装手扶箱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上还安装有能够对手扶箱进行解锁的解锁机构以及能够控制解锁机构动作的控制器,所述的工作台上还设有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启闭手扶箱的控制气缸,所述的控制气缸与手扶箱之间设有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手扶箱箱盖的外侧且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控制器内安装有控制软件,在利用本试验装置对手扶箱进行可靠性试验时,先向控制器内输入控制程序,控制器首先控制解锁机构对手扶箱进行解锁,然后再利用控制气缸将手扶箱打开后再关闭,然后再重复上述动作,这样便能够对手扶箱进行连续不断的可靠性试验了。在上述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中,所述的控制气缸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的工作台上固定有定位座以及位于手扶箱与定位座之间的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气缸相对于工作台垂直设置于定位座上,所述的支撑杆的顶端高度高于第一气缸活塞杆的高度以及手扶箱的安装高度,所述的钢丝绳搭接于支撑杆的顶端且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相联。解锁机构将手扶箱解锁后,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由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钢丝绳的一端相联,且支撑杆的顶端高度高于第一气缸活塞杆的高度以及手扶箱的安装高度,因此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下移动时会拉动钢丝绳将手扶箱的箱盖打开。在上述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中,所述的控制气缸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相对于工作台平行设置于支撑杆上且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顶靠在靠近于手扶箱的钢丝绳上。手扶箱被打开后,控制器再控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复位,手扶箱恢复至初始位置,之后控制器再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动作,由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顶靠在靠近于手扶箱的钢丝绳上,因此当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外顶钢丝绳时会对手扶箱的箱盖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并能够将手扶箱关闭。在上述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中,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导向轮,所述的钢丝绳绕接于导向轮上。钢丝绳绕接在导向轮上,钢丝绳在被拉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较小,能够方便地拉动钢丝绳且保证钢丝绳不易磨损。在上述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中,所述的工作台还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固定有固定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的下端固定在固定板上且固定支架的上端用于固定手扶箱,所述的支撑杆及定位座均固定于固定板上。在上述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中,所述的解锁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上的安装支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解锁支臂,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联的伺服电机,所述的解锁支臂的内端与伺服电机的转轴相联且解锁支臂的外端抵靠在手扶箱箱盖的内侧。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轴转动,由于解锁支臂与电机转轴相联,因此电机转轴转动能够带动解锁支臂产生摆动,解锁支臂的外端抵靠在手扶箱箱盖内侧,当解锁支臂随着电机转轴向上摆动时便会对手扶箱进行解锁。在上述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中,所述的解锁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上的安装支架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解锁气缸,所述的解锁气缸与控制器相联且解锁气缸的活塞杆顶靠在手扶箱箱盖的内侧。控制器控制解锁气缸的活塞杆动作,由于解锁气缸的活塞杆顶靠在手扶箱箱盖的内侧,因此当控制器控制解锁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时,解锁气缸的活塞杆会向将手扶箱的箱盖向上顶从而对手扶箱进行解锁。在上述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中,所述的控制器内集成有计时器。利用控制器内的计时器来进行计时,当试验次数达到计时器设定的数值时,控制器便停止控制,即试验结束。在上述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中,所述的试验装置还包括一显示器。显示器能够显示控制器内控制软件的操作界面,通过所显示的操作界面来设定试验参数及启动试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利用解锁机构以及控制气缸对手扶箱进行解锁以及启闭,不仅结构简单,且操作快速、方便,而且通过控制器的控制能够连续不断地对手扶箱进行可靠性试验,能够较好地验证手扶箱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手扶箱的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手扶箱的试验装置中解锁机构的放大图。图中,1、工作台;2、钢丝绳;3、第一气缸;4、定位座;5、支撑杆;6、第二气缸;7、导向轮;8、固定板;9、固定支架;10、安装支架;11、解锁支臂;12、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包括一能够安装手扶箱的工作台1,工作台1上还安装有能够对手扶箱进行解锁的解锁机构以及能够控制解锁机构动作的控制器,工作台1上设置有固定板8,固定板8上固定有固定支架9,固定板8上开设有纵截面为T形的插槽,固定支架9的下端固定在插槽内,固定支架9的上端用于固定手扶箱。在本实施例中,试验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控制器内集成有计时器且控制器内安装有控制软件。解锁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板8上的安装支架10以及设置于安装支架10上的解锁支臂11,安装支架10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相联的伺服电机12,解锁支臂11的内端与伺服电机12的转轴相联且解锁支臂11的外端抵靠在手扶箱箱盖的内侧。工作台1上还设有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启闭手扶箱的控制气缸,控制气缸与手扶箱之间设有钢丝绳2,钢丝绳2的一端连接于手扶箱箱盖的外侧且钢丝绳2的另一端与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固定板8上还固定有定位座4以及设置于定位座4与固定支架9之间的支撑杆5,控制气缸包括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6,第一气缸3相对于固定板8垂直设置于定位座4上,第二气缸6相对于固定板8平行设置于支撑杆5上且支撑杆5的高度高于第一气缸3活塞杆的高度以及手扶箱的安装高度。支撑杆5的顶部设有导向轮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扶箱的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包括一能够安装手扶箱的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上还安装有能够对手扶箱进行解锁的解锁机构以及能够控制解锁机构动作的控制器,所述的工作台(1)上还设有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启闭手扶箱的控制气缸,所述的控制气缸与手扶箱之间设有钢丝绳(2),所述的钢丝绳(2)的一端连接于手扶箱箱盖的外侧且钢丝绳(2)的另一端与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包括一能够安装手扶箱的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上还安装有能够对手扶箱进行解锁的解锁机构以及能够控制解锁机构动作的控制器,所述的工作台(1)上还设有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启闭手扶箱的控制气缸,所述的控制气缸与手扶箱之间设有钢丝绳(2),所述的钢丝绳(2)的一端连接于手扶箱箱盖的外侧且钢丝绳(2)的另一端与控制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的控制气缸包括第一气缸(3),所述的工作台(1)上固定有定位座(4)以及位于手扶箱与定位座(4)之间的支撑杆(5),所述的第一气缸(3)相对于工作台(1)垂直设置于定位座(4)上,所述的支撑杆(5)的顶端高度高于第一气缸(3)活塞杆的高度以及手扶箱的安装高度,所述的钢丝绳(2)搭接于支撑杆(5)的顶端且钢丝绳(2)的一端与第一气缸(3)的活塞杆相联,所述的控制气缸还包括第二气缸(6),所述的第二气缸(6)相对于工作台(1)平行设置于支撑杆(5)上且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顶靠在靠近于手扶箱的钢丝绳(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箱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5)的顶部设有导向轮(7),所述的钢丝绳(2)绕接于导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远利郭琪马芳武杨国斌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