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654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设置于射出成型机的射料系统一侧,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入料装置,    所述入料装置内部设有相互耦合的主、副螺杆,同时设有动力装置及相关传动机构,与所述主、副螺杆相连接,    所述主螺杆较长,该主螺杆的容置空间与所述射出成型机相通,在所述入料装置的机壳上于该主、副螺杆的另一端的耦合位置处设有一开口。(*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入料系统,主要是用于将硅胶原料注入射出成型机内,以进行后续的加热成型作业,运用本技术的技术能使所得的硅胶产品更加精良,且入料过程更加方便快速。
技术介绍
硅胶最初原料为一种质地柔软的材料,在送入射出成型机之前,要先经一滚料机在填加硬化剂等其它物质后,均匀混合后压平,形成扁平柔软状的硅胶原料,传统注入射出成型机的入料方式,是先将扁平的硅胶原料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层层相叠送入一挤压机构内,利用高压的方式将硅胶原料挤(注)入射出成型机内,以进行后续的加热成型作业,然而这种方式具有下列几项缺点:1.原料内易残存空气,由于在挤压过程中,空气与硅胶原料均处在一密闭的空间中,仅从挤压机构转换至射出成型机内而已,虽然部份机构有进行抽真空的作业,但残留于硅胶原料内的空气乃无法排出,这将使硅胶原料在进行加热成型的过程中,使残存空气附近的原料会有成型不良的现象,易产生不合格产品,造成原料的浪费;2.传统以挤压方式入料,须先堆栈成大块状,再置放于挤压机构内压出,较为麻烦,且一次皆须大量的挤压注入射出成型机内,进料范围受限;3.传统方式的结构复杂,构件众多,制造成本高;4.因运用传统的方式,硅胶原料易残存空气,使产品品质不良,卖相较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硅胶原料内的残留空气现-->象所设计的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利用内部特殊的双螺杆设计及输送装置的配合,除能顺利将硅胶原料带入内部受螺杆挤压外,还能在螺杆旋转挤压的过程中使硅胶原料内的空气被顺利挤出,使最后加热成型的硅胶产品品质更加精良。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设置于射出成型机的射料系统一侧,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入料装置,所述入料装置内部设有相互耦合的主、副螺杆,同时设有动力装置及相关传动机构,与所述主、副螺杆相连接,所述主螺杆较长,该主螺杆的容置空间与所述射出成型机相通,在所述入料装置的机壳上于该主、副螺杆的另一端的耦合位置处设有一开口。本技术所述的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其中,所述入料系统还包括一由输送带、动力装置及相关传动机构所构成的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入料装置机壳上的开口处的一侧。本技术所述的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其中,所述主螺杆中心轴与入料装置管壁之间的空隙由所述开口方向向接近所述射出成型机方向呈渐缩状。本技术所述的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其中,所述射出成型机为硅橡胶射出成型机。本技术所述的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其中,所述射出成型机为橡胶射出成型机。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入料系统,至少包括一入料装置,该入料装置与射出成型机的入料孔相通,另设有一输送装置结合于入料装置一侧,该入料装置上设有两相互相耦合的主、副螺杆,还设有动力装置配合相关机构带动两者转动,其中主螺杆较长,该主螺杆的容置空间与该射出成型机的入料孔相通,而于机壳上于该主、副螺杆的耦合位置还设有开口,该输送装置则设置该开口一侧,该输送装置上设有输送带,内部设有相关机构及动力装置能带动其运转,借此使硅胶原料入料时更加方便,且能减少内部残留空气的现象。运用本技术的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具有下列几项具体的功效:1.能使硅胶原料在入料的过程中,可将原料中的气泡经双螺杆的搅拌-->而顺利排出,并在注入射出成型机内的过程中,更能有效地将内部残留空气完全排出,借此使硅胶成品品质更加精良;2.本技术是利用输送装置依序将硅胶原料经入料装置送作射出成型机内,故使用量多少可自由控制,达到自动补料的功能,并不需要一次置入大量的原料,使用上较为方便;3.结构较为简单,制造容易,单价低;4.运用本技术的入料系统生产的硅胶产品品质较佳,此机台单价较低,极具市场竞争力;5.原料在换料及清料时,也因双螺杆的设计,而达到简单、快速省料的功能;6.也可运用于橡胶射出的装置中。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其副图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然而,所示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设置于射出成型机的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入料装置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入料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入料装置与输送装置局部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图1至图4中涉及如下图号:入料系统1、射出成型机2、射料系统21、入料孔211、入料装置3、主螺杆31、贯穿孔311、副螺杆32、动力装置33、开口34、输送装置4、输送带4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入料系统1主要是设置于射出成型机2顶部一侧,与射料系统21相配合,以将硅胶原料注入射料系统21一端,于机台正上方位置,再由射料系统转射于机台2中间的模具内,以进行后续的加热成型作业。本技术的入料系统1主要是由一入料装置3所构成,还设 有一输送装置4与之配合,该入料装置3主要用以将硅胶原料注入该射出成-->型机2内,而输送装置4则为了方便使用者将硅胶原料送入该入料装置3处,借此让使用者可获得品质较佳的胶硅成品。如图2、图3所示,分别为入料装置的平面图及局部剖视图,该入料装置3设置于射出成型机2顶部一侧,右侧内部空间设有两个相互耦合的主、副螺杆31、32,而左侧位置则为动力装置33的设置之处,中间区域设有相关连动机构,以带动主、副螺杆31、32产生同步的转动,该主螺杆31较长,该处的容置空间一端设有贯穿孔311,该孔与该射出成型机2的入料孔211相通,而主螺杆31中心轴与管壁之间的空隙是由末端向前端呈渐缩状,如图3左侧的空隙a较最右侧的空隙b大,此目的为方便主螺杆31在旋转挤压硅胶原料的过程中,能顺利将内部残留的空气挤出(即向空隙较大方向排出),使射出成型的硅胶成品品质较佳,而于左侧壳体上于该主、副螺杆31、32的耦合位置还设有一开口34,此处与该输送装置4相接,利用主、副螺杆31、32在运转时的耦合状态,能顺利地将硅胶原料带入内部,并利用主螺杆31的运转,顺利将硅胶原料送出。如图4所示,该输送装置4设有一输送带41,其上另设有动力装置42及其它相关机构能带动其运转,由于硅胶原料的质地柔软,轻微拉动即可能分离,故经本技术人不断研究,以输送带41的运作方式,方能将硅胶原料送至该入料装置3的开口34处,且在入料的过程中并未将开口34处完全封密,借此使入料装置3运作时,硅胶原料内残留的空气能经此开口34排出。整体机构在运作时,首先将扁平状的硅胶原料简单切成长条状,轻轻放置输送装置4的输送带41上,即可送至该入料装置3的开口34处,利用该主、副螺杆31、32的耦合顺利地将硅胶原料带入内部的容置空间,在入料的过程中,原料中的气泡经主、副螺杆31、32的搅拌可顺利排出,接着再利用主螺杆31旋转的挤压方式,由于前端的空隙较小,故挤压的过程中会愈来愈密实,而内部残留的空气则由左侧方向排出,使残存的空气愈来愈少,最后再经贯穿孔311注入射出成型机2内,由于最后硅胶原料内完全无空气残留,在加热成型时所得的成品品质较佳,相对地降低不合格品的发生,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本技术的双螺杆硅胶射出入料系统也可运用于橡胶射入的装置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设置于射出成型机的射料系统一侧,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入料装置,所述入料装置内部设有相互耦合的主、副螺杆,同时设有动力装置及相关传动机构,与所述主、副螺杆相连接,所述主螺杆较长,该主螺杆的容置空间与所述射出成型机相通,在所述入料装置的机壳上于该主、副螺杆的另一端的耦合位置处设有一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杆射出入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系统还包括一由输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霖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