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比可变装置。由向收纳有摆动齿轮机构(25)的外壳(21)的外部突出的轴部(91)、设置于轴部(91)的箭头(a1)侧的收纳部(92)、以及设置于收纳部(92)的箭头(a1)侧的筒状部(93)构成第二轴(23),并且在轴部(91)形成有将外部与收纳部(92)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94)。而且,预压力施加单元(79)具备:预压力调整插塞(101),其螺合装配于收纳部(92),且能够经由连通孔(94)从外部对其进行操作;波形垫圈(104),其根据预压力调整插塞(101)的位置而被压缩;以及防松螺母(111),其将预压力调整插塞(101)向摆动齿轮机构按压、且螺合装配于第二轴的收纳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比可变装置本申请主张于2012年8月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176001号的优先权,并在此通过引用而将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在内的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比可变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如下传动比可变装置,该传动比可变装置利用差动机构将基于马达驱动的旋转追加到基于转向操作的输入轴的旋转并将追加后所得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由此改变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旋转传动比(转向齿轮比)。在US2008/0251311A1中公开有如下传动比可变装置,该传动比可变装置采用摆动齿轮机构作为差动机构,其中,该摆动齿轮机构具备:第一齿轮,其与输入轴一体地旋转;第四齿轮,其与输出轴一体地旋转;以及摆动齿轮,其具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并且绕相对于第一齿轮以及第四齿轮的轴线倾斜的轴线旋转。在这种传动比可变装置中,利用弹簧等弹性部件将轴向上的预压力施加于摆动齿轮机构,由此将该摆动齿轮机构的啮合状态保持为良好。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却存在以下情况,即,因组装误差等而导致传动比可变装置的制造初期的弹性部件的变形量产生偏差。其结果,有可能导致施加于摆动齿轮机构的预压力产生偏差,从而无法维持上述摆动齿轮机构的良好的啮合状态。具体而言,若施加于摆动齿轮机构的预压力过小,例如当较大的载荷发挥作用时,有可能会发生所谓的棘轮效应(Ratcheting effect),S卩,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或者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的啮合会脱离。另一方面,若预压力过大,例如有可能会使得各齿轮之间的啮合摩擦增大,从而妨碍摆动齿轮机构顺畅地进行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比可变装置,能够减少因组装误差等而引起的施加于摆动齿轮机构的预压力产生偏差的情况,从而能够维持摆动齿轮机构的良好的啮合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传动比可变装置利用差动机构将基于马达驱动的旋转追加到输入轴的旋转并将追加后所得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该传动比可变装置采用摆动齿轮机构作为所述差动机构,所述摆动齿轮机构具备:第一齿轮,其与所述输入轴一体地旋转;第四齿轮,其与所述输出轴一体地旋转;以及摆动齿轮,其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并且绕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以及第四齿轮的轴线倾斜的轴线进行旋转,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输出轴中的任意一方,具有朝收纳所述摆动齿轮机构的外壳的外部突出的轴部,并且在所述轴部形成有将外部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所述传动比可变装置具备预压力施加单元,所述预压力施加单元具有预压力调整插塞,并将与该预压力调整插塞的位置对应的轴向上的预压力施加于所述摆动齿轮机构,其中,所述预压力调整插塞螺合装配于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输出轴中的任意一方,并且能够经由所述连通孔而从外部对所述预压力调整插塞进行操作。【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详细说明,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清楚,其中,例如数字用来表示结构单元。图1是具备传动比可变装置的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传动比可变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传动比可变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的剖视图,且是图2的A-A剖视图。图5是从输出轴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传动比可变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传动比可变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传动比可变装置中的预压力调整插塞附近的剖视图,且是图6的B-B剖视图。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传动比可变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传动比可变装置中的摩擦板附近的放大剖视图,且是图8的C-C剖视图。图1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传动比可变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其他实施例的传动比可变装置中的摩擦板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根据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I中,在固定有方向盘2的转向轴3所设置的未图示的小齿轮经由齿轮齿条机构4与齿条轴5啮合。由此,转向轴3的伴随于转向操作的旋转通过齿轮齿条机构4而被转换为齿条轴5的往返直线运动。此外,转向轴3构成为将柱轴8、中间轴9以及小齿轮轴10连结。而且,借助与齿条轴5的两端连结的转向横拉杆11而将齿条轴5的伴随于上述转向轴3的旋转的往返直线运动朝未图示的转向节传递,由此改变转向轮12的转向角,亦即改变车辆的行驶方向。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I构成为所谓齿条辅助型的电动转向装置,即,利用滚珠丝杠机构14传递马达13的旋转并将该马达13的旋转转换为齿条轴5的往返运动,从而将该马达扭矩作为辅助力而施加于转向操纵系统。在车辆用转向操纵装置I中,在柱轴8的中途设置有传动比可变装置15,利用该传动比可变装置15能够对转向轮12的转向角(轮胎角)相对于方向盘2的转向角(转向操纵角)的比率进行变更,亦即能够对传动比(转向齿轮比)进行变更。如图2所示,传动比可变装置15具备:大致圆筒状的外壳21,其固定于汽车的车身(省略图示);作为输入轴的第一轴22,伴随于转向操作的旋转被输入到该第一轴22 ;以及作为输出轴的第二轴23,其与中间轴9 (参照图1)连结。上述第一轴22以及第二轴23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外壳21旋转、且构成了上述柱轴8。另外,传动比可变装置15具备收纳于外壳21内的马达24以及作为差动机构的摆动齿轮机构25。而且,传动比可变装置15利用摆动齿轮机构25而将基于马达驱动的旋转追加到第一轴22的旋转并将追加后所得的旋转传递至第二轴23。进而,传动比可变装置15还具备锁定机构26,该锁定机构26根据需要而对马达24的旋转进行锁定(约束)从而能够机械式地使传动比保持恒定。外壳21具备:圆筒状的外壳主体31,其对马达24以及摆动齿轮机构25进行收纳;圆环状的上侧外罩32,其将外壳主体31的轴向一端侧(图2中的右侧:箭头al侧)覆盖;以及圆环状的下侧外罩33,其将外壳主体31的轴向另一端侧(图2中的左侧:箭头a2侧)覆盖。在外壳主体31的大致中央,形成有朝径向内侧伸出的圆环状的间隔壁部34,在间隔壁部34的箭头al侧形成有对马达24进行收纳的马达室35,在间隔壁部34的箭头a2侧形成有对摆动齿轮机构25进行收纳的齿轮室36。另外,外壳21具备有底圆筒状的锁定壳体37,该锁定壳体37固定于上侧外罩32的箭头al侧。在锁定壳体37内收纳有锁定机构26。而且,利用轴承38将第一轴22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利用轴承39将第二轴23支承为能够旋转,其中,上述轴承38设置于锁定壳体37的底部,上述轴承39设置于下侧外罩33,此外,第一轴22与第二轴23彼此配置于同轴上。马达24构成为无刷马达,并具备:定子41,其固定于马达室35内;以及转子42,其在定子41的内侧设置为能够旋转。详细而言,定子41具有:定子铁芯43,其形成为圆环状;以及线圈44,其卷绕装配于定子铁芯43的齿部43a。另一方面,转子42具有:圆环状的转子铁芯46,其固定于马达轴45的外周;以及永久磁石47,其固定于转子铁芯46的外周。马达轴45形成为中空状,在马达轴45的内部、且在同轴上嵌合插入有第一轴22。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比可变装置,其利用差动机构将基于马达驱动的旋转追加到输入轴的旋转并将追加后所得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所述传动比可变装置的特征在于,采用摆动齿轮机构作为所述差动机构,所述摆动齿轮机构具备:第一齿轮,其与所述输入轴一体地旋转;第四齿轮,其与所述输出轴一体地旋转;以及摆动齿轮,其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并且绕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以及第四齿轮的轴线倾斜的轴线进行旋转,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输出轴中的任意一方,具有朝收纳所述摆动齿轮机构的外壳的外部突出的轴部,并且在所述轴部形成有将外部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所述传动比可变装置具备预压力施加单元,所述预压力施加单元具有预压力调整插塞,并将与该预压力调整插塞的位置对应的轴向上的预压力施加于所述摆动齿轮机构,其中,所述预压力调整插塞螺合装配于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输出轴中的任意一方,并且能够经由所述连通孔而从外部对所述预压力调整插塞进行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08 JP 2012-1760011.一种传动比可变装置,其利用差动机构将基于马达驱动的旋转追加到输入轴的旋转并将追加后所得的旋转传递至输出轴, 所述传动比可变装置的特征在于, 采用摆动齿轮机构作为所述差动机构,所述摆动齿轮机构具备:第一齿轮,其与所述输入轴一体地旋转;第四齿轮,其与所述输出轴一体地旋转;以及摆动齿轮,其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哨合的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四齿轮哨合的第三齿轮,并且绕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以及第四齿轮的轴线倾斜的轴线进行旋转, 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输出轴中的任意一方,具有朝收纳所述摆动齿轮机构的外壳的外部突出的轴部,并且在所述轴部形成有将外部与所述外壳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 所述传动比可变装置具备预压力施加单元,所述预压力施加单元具有预压力调整插塞,并将与该预压力调整插塞的位置对应的轴向上的预压力施加于所述摆动齿轮机构,其中,所述预压力调整插塞螺合装配于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输出轴中的任意一方,并且能够经由所述连通孔而从外部对所述预压力调整插塞进行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比可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压力施加单元具备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预压力调整插塞与所述摆动齿轮机构之间,并通过弹性变形而对所述摆动齿轮机构施加轴向上的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比可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比可变装置具备防松单元,所述防松单元能够限制所述预压力调整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均,本山聪,山川知也,夏目正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