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可以快速确定移动储能电站的电池容量,保证移动储能电站具备削峰填谷功能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节约投入成本。【专利说明】—种移动储能电站基于经济调度的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储能电站的设计与制造,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不同的应用场合和不同的控制目标所要求的移动储能电站的电池容量和充放电倍率是不相同的。总的来说,解决电能质量问题不需要太大的储能容量,而削峰填谷及跟踪电网出力曲线则需要较大的储能容量。对于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电网,如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若容量配比合适,则可节约大量的投资成本。 储能功率由可再生能源发电实际输出与目标值差额决定,电池储能容量一般由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平滑策略和能量调度策略确定。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法来确定电池容量处于什么数值时移动储能电站的经济效益最佳。针对上述的问题,给出合理的优化方法,在保证移动储能电站具备削峰填谷功能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确定电池容量的具体数值在保证移动储能电站具备削峰填谷功能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化方法确定移动储能电站的电池存储容量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化方法确定移 动储能电站的电池存储容量为:E=—-1—-Tl.._f-.a-LA P= (P —P.) — (P f —P f.)A \丄 max mm/re±_max retain/其中P_、Pmin为峰、谷负荷功率;P(t)为电网曰负荷持续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储能电站基于经济调度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化方法确定移动储能电站的电池存储容量为:E=1ηdischarge∫0t1[P(t)-Pref_max]dt=ηcharge∫t224[Pref_min-P(t)]dtΔP=(Pmax?Pmin)?(Pref_max?Pref_min)其中Pmax、Pmin为峰、谷负荷功率;P(t)为电网日负荷持续曲线函数;Pref_max、Pref_min为经储能系统平移后的峰、谷负荷功率;E为储能系统配置容量,MWh;ηcharge、ηdischarge为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ΔP为负荷峰谷差减小值,MW。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旭,姜广宇,王海松,李睿,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启光能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