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专用光纤故障位置确定法,确定光纤故障所在的位置;其次,将故障位置光纤的外护套剥开至少1-2米的长度,确定发生故障的光纤所在的松套管;第三,将未发生故障的松套管盘置在松套管盘绕器中与松套管外径相配的固定槽中并定位;第四,利用松套管纵横向开剥刀将故障光纤所在的松套管剥开,剥开的长度应大于盘纤盒中盘绕至少一圈的长度;第五,将剥开的松套管中的未发生故障的纤芯盘绕在盘纤盒中的纤芯盘绕槽中;最后,利用熔接机将故障光纤重新熔接后卡置于盘纤盒,将盘纤盒置于接头盒中固定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实现了熔接方便,又能不中断通讯业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专用光纤故障位置确定法,确定光纤故障所在的位置;其次,将故障位置光纤的外护套剥开至少1-2米的长度,确定发生故障的光纤所在的松套管;第三,将未发生故障的松套管盘置在松套管盘绕器中与松套管外径相配的固定槽中并定位;第四,利用松套管纵横向开剥刀将故障光纤所在的松套管剥开,剥开的长度应大于盘纤盒中盘绕至少一圈的长度;第五,将剥开的松套管中的未发生故障的纤芯盘绕在盘纤盒中的纤芯盘绕槽中;最后,利用熔接机将故障光纤重新熔接后卡置于盘纤盒,将盘纤盒置于接头盒中固定即可。本专利技术既实现了熔接方便,又能不中断通讯业务。【专利说明】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方法及盘纤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维修技术,尤其是电力通信中使用的通信业务不中断进行光缆熔接的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方法及相配套的盘纤盒。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推进,电力通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光缆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物理平台,传输如继电保护、电气设备信息采集控制、用户双向互动信息、电表实时信息等重要信息。通信光网络作为电网安全、稳定、优质运行的技术支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通信光缆的施工以及抢修的快速熔接也越发重要。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地铁建设全面铺开,各项施工工程随时会造成光缆的破损与局部开断,故障多发。2012年江苏电力通信设备运行统计分析评价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全省光缆中断故障占通信设备故障高达70%以上,平均抢修时长为2.3小时,甚至有些特殊需要开断的业务则必须等待合适的时间完成熔接,高达半点甚至一天时间,例如下地工程、改接工程等等,而传统的维修方法是将故障点处的光缆全部断开,再使用熔接工具将断开的各股光纤重新熔接上,这种方法不仅需要中断其余未发生断裂光纤的通信精力,而且熔接的工作量大,耗时多,而且由于熔接点的增多会影响通信质量。因此,研究一种在不中断正常光纤通信的前提下实时进行不中断熔数的方法及盘纤盒是提高通信故障排除速度,减少通信损失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光纤中断故障熔接时需中断通信业务,且熔接时间长,严重影响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专利技术一种能在通信业务不中断的进行下光缆熔接的方法,同时提供一种相配套的盘纤盒。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根据专用光纤故障位置确定法,确定光纤故障所在的位置; 其次,将故障位置光纤的外护套剥开至少1-2米的长度,确定发生故障的光纤所在的松套管; 第三,将未发生故障的松套管盘置在松套管盘绕器中与松套管外径相配的固定槽中并定位; 第四,利用松套管纵横向开剥刀将故障光纤所在的松套管剥开,剥开的长度应大于盘纤盒中盘绕至少一圈的长度; 第五,将剥开的松套管中的未发生故障的纤芯盘绕在盘纤盒中的纤芯盘绕槽中; 最后,利用熔接机将故障光纤重新熔接后卡置于盘纤盒,将盘纤盒置于接头盒中固定即可。所述的盘置松套管的固定槽与纤芯盘绕槽位于同一层盘纤盒中或分别位于不同层的盘纤盒中,各层盘纤盒的同一边绞接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用盘纤盒,其特征是它包括盒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盒体I中设有固定松套管的固定槽贴片2和用于固定纤芯的纤芯盘绕槽贴片3,所述的固定槽贴片2与纤芯盘绕槽贴片3粘贴在不同的盒体I中或叠层设置在同一个盒体I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能实现不中断正常通信的熔接,能把熔接的时间缩短到5-10分钟以内。有效的提高了光缆施工与抢修工作的效率,明显改善通信光缆施工与抢修工作的水平,加强电力通信重要通道的保障能力,以提高企业的工作能力以及管理水平,提升通信乃至公司的企业形象。本专利技术利用松套管纵横向开剥工具,可以对正常业务通信中的松套管以及内部光缆在业务不中断的情况下进行盘绕,对存在断损的光缆,纵向开剥松套管,取出不需要熔接的光缆纤芯,进行盘绕,然后再取出需要熔接的光缆进行熔接,可以保证正常运行中的光缆通信业务不中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盘纤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利用现有的成熟的光纤故障定位法,确定光纤故障所在的位置; 其次,通过将故障位置附件线杆上的盘线放开至少一米以便能将故障位置光纤的护套剥开至少1-2米的长度,根据颜色或编号确定发生故障的光纤所在的松套管; 第三,将未发生故障的松套管盘置在盘纤盒中增设的与松套管外径相配的固定槽中并定位; 第四,利用开槽机将故障光纤所在的松套管剥开,剥开的长度应大于盘纤盒中盘绕至少一圈的长度;第五,将剥开的松套管中的未发生故障的纤芯盘绕在另一个盘纤盒中的纤芯盘绕槽中或盘绕在与设有固定槽的同一个盘纤盒的固定槽上层的纤芯盘绕槽中;固定槽及纤芯盘绕槽可采用带槽贴片粘接固定在盒体中,当它们位于同一个盒体中时,盒体的高度应高于正常的盒体。最后,利用熔接机将故障光纤重新熔接后卡置于盘纤盒,将盘纤盒置于外壳中固定即可。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用盘纤盒,其特征是它包括盒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盒体I中设有固定松套管的固定槽贴片2和用于固定纤芯的纤芯盘绕槽贴片3,所述的固定槽贴片2与纤芯盘绕槽贴片3粘贴在不同的盒体I中或叠层设置在同一个盒体I中。本专利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根据专用光纤故障位置确定法,确定光纤故障所在的位置; 其次,将故障位置光纤的外护套剥开至少1-2米的长度,确定发生故障的光纤所在的松套管; 第三,将未发生故障的松套管盘置在松套管盘绕器中与松套管外径相配的固定槽中并定位; 第四,利用松套管纵横向开剥刀将故障光纤所在的松套管剥开,剥开的长度应大于盘纤盒中盘绕至少一圈的长度; 第五,将剥开的松套管中的未发生故障的纤芯盘绕在盘纤盒中的纤芯盘绕槽中; 最后,利用熔接机将故障光纤重新熔接后卡置于盘纤盒,将盘纤盒置于接头盒中固定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盘置松套管的固定槽与纤芯盘绕槽位于同一层盘纤盒中或分别位于不同层的盘纤盒中,各层盘纤盒的同一边绞接相连。3.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用盘纤盒,其特征是它包括盒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盒体(I)中设有固定松套管的固定槽贴片(2)和用于固定纤芯的纤芯盘绕槽贴片(3),所述的固定槽贴片(2)与纤芯盘绕槽贴片(3)粘贴在不同的盒体(I)中或叠层设置在同一个盒体(I)中。【文档编号】G02B6/44GK103558664SQ201310566801【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专利技术者】韦磊, 王宏延, 蒋陵, 顾松, 葛嵩, 于阳, 张雳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 南京有嘉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业务不中断光缆熔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专用光纤故障位置确定法,确定光纤故障所在的位置;其次,将故障位置光纤的外护套剥开至少1?2米的长度,确定发生故障的光纤所在的松套管;第三,将未发生故障的松套管盘置在松套管盘绕器中与松套管外径相配的固定槽中并定位;第四,利用松套管纵横向开剥刀将故障光纤所在的松套管剥开,剥开的长度应大于盘纤盒中盘绕至少一圈的长度;????第五,将剥开的松套管中的未发生故障的纤芯盘绕在盘纤盒中的纤芯盘绕槽中;????最后,利用熔接机将故障光纤重新熔接后卡置于盘纤盒,将盘纤盒置于接头盒中固定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磊,王宏延,蒋陵,顾松,葛嵩,于阳,张雳,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有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