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由高温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引射器和发生器、回热发生器或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第二节流阀或第五溶液热交换器、回热高压发生器、第六溶液热交换器、回热低压发生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节流阀所组成,将喷射式热泵与吸收式热泵有机结合,高温吸收器出口的溶液,其浓度经至少一次的发生过程得到提升,其优点在于,供热温度得到提高、具有更合理的热力学参数、更高效的热能利用率,可以实现对高品质的驱动蒸汽的高效利用,有效降低发生器内溶液的平均浓度,具有更小的压缩比和更高的引射系数,相比于传统供热方式,具有极佳的节能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由高温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引射器和发生器、回热发生器或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第二节流阀或第五溶液热交换器、回热高压发生器、第六溶液热交换器、回热低压发生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节流阀所组成,将喷射式热泵与吸收式热泵有机结合,高温吸收器出口的溶液,其浓度经至少一次的发生过程得到提升,其优点在于,供热温度得到提高、具有更合理的热力学参数、更高效的热能利用率,可以实现对高品质的驱动蒸汽的高效利用,有效降低发生器内溶液的平均浓度,具有更小的压缩比和更高的引射系数,相比于传统供热方式,具有极佳的节能效率。【专利说明】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温余热利用
。
技术介绍
吸收式热泵以热能为动力,采用逆卡诺循环实现热量由低温向高温传递,特别适合有大量废热的场合,废热的凝聚态可以是气态也可以是液态。对于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对的吸收式热泵,由于工质本身的物性,为确保热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对溶液的温度和浓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使吸收式热泵能够在合理的温度、浓度区间运行并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人们开发了多效和多级吸收式热泵:在相同余热温度下,当吸收式热泵效数增加后,工作效率会提高,但对驱动热的要求会提高,供热温度的上限会下降;当级数增加后,对驱动热的要求会降低,供热温度上限可提高,但工作效率会下降,经济性变差,因此两者的优势不能兼顾。在某些电厂开展的热电联供项目中,多数是采用多种热泵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对供暖水的加热,最高级热泵加热终了的供暖水温往往达不到需要的温度,此时都是采用高品质蒸汽直接加热的方法来完成后续加热需要,这一环节显然是不节能的。蒸汽喷射式热泵的工作原理是以蒸汽减压前后的能量差为动力,高压蒸汽通过喷嘴时产生高速气流,在喷嘴出口处产生低压区,在此区域将低压蒸汽吸入设备,高压蒸汽在膨胀的同时压缩低压蒸汽,用高压蒸汽的裕压提高低压蒸汽的品位,然后通过混合室进行良好混合,混合后的蒸汽再通过扩压室恢复部分压力损失,达到要求的蒸汽压力后供给热用户使用。根据高、低压蒸汽的参数可以对设备进行不同的结构设计,得到各种压力等级的蒸汽,满足不同热用户的要求。通过蒸汽喷射式热泵吸入的低压蒸汽既可以是放空的乏汽,也可以是高温凝结水产生的闪蒸汽,由于该类型的热泵只能回收蒸汽,对于低温的液态废热,如低温热水中含有的热量,则无法直接回收,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1.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由高温吸收器1、冷凝器2、第一节流阀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回热发生器8、第二溶液泵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发生器11和引射器12所组成,其中,发生器1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5连通,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与回热发生器8连通,回热发生器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温吸收器I连通,高温吸收器I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发生器11连通,发生器11和回热发生器8还分别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2连通,冷凝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3与蒸发器4连通,冷凝器2还有凝结水管路直接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引射器12引射入口连通,引射器12出口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高温吸收器I连通,蒸发器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5、冷凝器2和高温吸收器I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1和回热发生器8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引射器12工作蒸汽入口还有驱动蒸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2.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由高温吸收器1、冷凝器2、第一节流阀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回热发生器8、第二溶液泵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引射器12、高压发生器13、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第四溶液热交换器15、低压发生器16和第二节流阀17所组成,其中,高温吸收器I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压发生器13连通,高压发生器13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和第四溶液热交换器15与低压发生器16连通,低压发生器16还有溶液管路经第四溶液热交换器15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5连通,吸收器5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与回热发生器8连通,回热发生器8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温吸收器I连通,高压发生器13有冷剂蒸汽通道与低压发生器16连通后低压发生器16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6与冷凝器2连通,低压发生器1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2连通,回热发生器8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2连通,冷凝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3与蒸发器4连通,冷凝器2还有凝结水管路直接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引射器12引射入口连通,引射器12引射出口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高温吸收器I连通,蒸发器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5、冷凝器2和高温吸收器I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高压发生器13和回热发生器8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引射器12工作蒸汽入口还有工作蒸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3.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由高温吸收器1、冷凝器2、第一节流阀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发生器11、引射器12、第五溶液热交换器18、回热高压发生器19、第六溶液热交换器20、回热低压发生器21、第三溶液泵22、第三节流阀23所组成,高温吸收器I有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发生器11连通,发生器11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5连通,吸收器5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与回热高压发生器19连通,回热高压发生器19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五溶液热交换器18和第六溶液热交换器20与回热低压发生器21连通,回热低压发生器21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22、第六溶液热交换器20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温吸收器I连通,回热高压发生器19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回热低压发生器21连通后回热低压发生器21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三节流阀23与冷凝器2连通,回热低压发生器2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2连通,发生器1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2连通,冷凝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3与蒸发器4连通,冷凝器2还有凝结水管路直接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引射器12引射入口连通,引射器12引射出口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高温吸收器I连通,蒸发器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5、冷凝器2和高温吸收器I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回热高压发生器19和发生器11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引射器12工作蒸汽入口还有工作蒸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当引射器的压缩比大于2.5时,需采用带锥形混合室的蒸汽引射器。5.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由高温吸收器1、冷凝器2、第一节流阀3、蒸发器4、吸收器5、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回热发生器8、第二溶液泵9、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发生器11和引射器12所组成,其中,发生器1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与吸收器5连通,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7与回热发生器8连通,回热发生器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高温吸收器1连通,高温吸收器1还有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发生器11连通,发生器11和回热发生器8还分别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2连通,冷凝器2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3与蒸发器4连通,冷凝器2还有凝结水管路直接与外部连通,蒸发器4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5连通,蒸发器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引射器12引射入口连通,引射器12出口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高温吸收器1连通,蒸发器4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吸收器5、冷凝器2和高温吸收器1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发生器11和回热发生器8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引射器12工作蒸汽入口还有驱动蒸汽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