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415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包括:底座、旋转主体以及支撑机构,旋转主体安装于底座的上端,支撑机构安装于底座的下端,底座的下端还设置有滚轮;其中:支撑机构包括:滑槽、支撑杆、可调支撑脚及驱动机构,滑槽固定设置于底座下端,支撑杆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滑槽内,可调支撑脚设置于支撑杆朝向所述底座外侧的一端,支撑杆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其沿滑槽滑动以控制其伸出于底座外或回收到底座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旋转秋千鱼发生侧翻,且当旋转秋千鱼需要转移时,支撑杆可收回到底座下端,因此不会影响装置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包括:底座、旋转主体以及支撑机构,旋转主体安装于底座的上端,支撑机构安装于底座的下端,底座的下端还设置有滚轮;其中:支撑机构包括:滑槽、支撑杆、可调支撑脚及驱动机构,滑槽固定设置于底座下端,支撑杆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滑槽内,可调支撑脚设置于支撑杆朝向所述底座外侧的一端,支撑杆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其沿滑槽滑动以控制其伸出于底座外或回收到底座内。本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旋转秋千鱼发生侧翻,且当旋转秋千鱼需要转移时,支撑杆可收回到底座下端,因此不会影响装置的移动。【专利说明】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秋千鱼,特别涉及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
技术介绍
旋转秋千鱼是旋转飞椅和旋转木马的升级改进型产品,其外观简洁,美观大方,简单而又不失豪华,针对性更强,给人孩子们可玩欲望更强烈,且拆卸更方便,旋转秋千鱼是一种适用于公园、广场、景区、游乐场、室内商场及超市等娱乐场所的儿童游乐设备,现有的旋转秋千鱼底座下端一般设置有滚轮以方便其移动,使其可按需要转移到不同的场所使用。但由于为方便旋转秋千鱼的移动,其底座一般不会设置得太大,且很多场所又不会针对性地设置有用于固定旋转秋千鱼的设施,当其在大风环境或乘坐者集中在旋转秋千鱼的一侧时,其存在发生侧翻的危险。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尚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能防止旋转秋千鱼发生侧翻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缺陷,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通过在底座设置可伸缩的支撑机构,在使用时,支撑机构伸展出来进行辅助支撑整个装置,能有效防止旋转秋千鱼发生侧翻,提高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包括:一底座,其下端设置有滚轮;一旋转主体,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端;其中:支撑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下端,且其至少为三个;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滑槽,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下端,且其一端槽口设置于所述底座下端边缘;一支撑杆,其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滑槽内,且其一端可伸出于所述底座之外;一可调支撑脚,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可伸出于所述底座之外的一端。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机构为4个,且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滑槽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90°。优选的是,所述滑槽为一两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状杆件。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为一长方体状杆件。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通过一驱动机构驱动。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导杆,其一端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可调支撑脚连接的一端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连接杆,其上端与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油缸,其活塞杆头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且其缸体固定设置于所述滑槽的下侧。优选的是,所述可调支撑脚为机械行业上常使用到的可调支撑脚,其包括:脚杯,其呈圆板状;螺杆,其下端与脚杯上端通过螺纹连接,且其上端与所述支撑杆可伸出于所述底座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调节螺母,其设置于所述螺杆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通过在底座下端设置支撑机构,为底座增加辅助支撑点,且支撑机构的支撑杆伸出于底座之外,使可调支撑脚位于底座的外侧以增大支撑面积,使整个装置更可稳固,可有效防止发生侧翻,且当装置需要转移时,支撑杆及可调支撑脚可收回到底座下端,并不影响装置的移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的支撑机构支撑杆伸出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的支撑机构支撑杆收回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的支撑机构的滑槽立体示意图。其中:1、旋转主体;2、底座;3、支撑机构;31、连接杆;32、导杆;33、支撑杆;34、滑槽;341、U形槽;35、可调支撑脚;36、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和“右”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包括:旋转主体1、底座2以及支撑机构3,旋转主体I安装于底座2上端,支撑机构3安装于底座2下端,底座2下端还设置有滚轮,如图2所示,支撑机构3为四个,其在底座2下端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中间位置各分布一个,其中:如图3或图4所示,支撑机构3包括:连接杆31、导杆32、支撑杆33、滑槽34、可调支撑脚35以及油缸36。滑槽33为一两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状杆件,其固定于底座2的下端,且其一端槽口位于所述底座2下端的边缘,且四个支撑机构3的滑槽33的延长线经过底座2的中心,且相邻两个滑槽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90°,如图5所示,滑槽33位于所述底座下端的边缘的一端槽口的下侧设置有一 U形槽341 ;支撑杆34为一长方体状杆件,其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滑槽33的内腔中,且支撑杆34的一端可伸出于底座2之外,该端与一可调支撑脚35连接,可调支撑脚35为机械行业上常用到的可调支撑脚,其可通过调节螺母调整其脚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且支撑杆34另一端与一导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杆32的一端与连接杆31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1的下端与油缸36的活塞杆的头端固定连接,油缸36的缸体固定于滑槽33的下侧。本专利技术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使用时,如图3所不,通过油缸36回收其活塞杆以通过导杆32把支撑杆33往底座2下端的外侧推出,然后向下调整可调支撑脚35,使其下端的脚杯与地面接触,这样便可以为底座2增加了四个辅助支撑点,且辅助支撑点伸出于底座2之外,增大了支撑面积。从而使整个装置更稳固,有效防止发生侧翻。当装置需要转移时,如图4所示,先向上调整可调支撑脚,使其脚杯提起,然后通过油缸36伸出其活塞杆以通过导杆32把支撑杆33收回到底座2的下端,且地脚螺栓35回到U形槽341内,使整个支撑机构3完全处于底座2的下端,避免影响整个装置的移动。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如把支撑杆的驱动机构改为用电机组件来驱动,或不需驱动机构,直接手动操作等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包括:一底座,其下端设置有滚轮;一旋转主体,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端;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下端,且其至少为三个;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滑槽,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下端,且其一端槽口设置于所述底座下端边缘;一支撑杆,其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滑槽内,且其一端可伸出于所述底座之外;一可调支撑脚,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可伸出于所述底座之外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为4个,且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滑槽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一两端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状杆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侧翻的旋转秋千鱼,其包括:一底座,其下端设置有滚轮;一旋转主体,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端;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下端,且其至少为三个;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滑槽,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下端,且其一端槽口设置于所述底座下端边缘;一支撑杆,其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滑槽内,且其一端可伸出于所述底座之外;一可调支撑脚,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杆可伸出于所述底座之外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朝源梁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市智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