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及生根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224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及生根培养方法;所述生根培养基是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有吲哚-3-丁酸0.5mg/L和活性炭0.05mg/L;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5±2℃,先散光培养1天后,转入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为12h/d的条件下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鉴于金银花组培苗生根率低的现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培养条件以及添加物等因素对金银花组培苗生根的影响,找到了最佳激素及浓度和最佳的外界培养条件,金银花生根苗根长可达到1.2cm、平均根数3.6条、生根率100%、无愈伤组织、有根毛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所述生根培养基是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有吲哚-3-丁酸0.5mg/L和活性炭0.05mg/L;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5±2℃,先散光培养1天后,转入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为12h/d的条件下培养。本专利技术鉴于金银花组培苗生根率低的现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培养条件以及添加物等因素对金银花组培苗生根的影响,找到了最佳激素及浓度和最佳的外界培养条件,金银花生根苗根长可达到1.2cm、平均根数3.6条、生根率100%、无愈伤组织、有根毛形成。【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金银花为忍冬科冬属(Lonicera Japanica Thunb)植物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花蕾,为多年生半常绿藤本植物,集保健、药用、观赏及生态功能于一体,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抑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制药、香料、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在抗菌及抗病毒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能抗炎、解热;金银花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金银花的繁殖方式包括扦插繁殖、组培繁殖、嫁接繁殖,组培或扦插是其主要的繁殖方式。常规的扦插繁殖,由于繁殖速度慢、受季节、母株限制、占地面积大等原因,大大地限制了其推广速度。相对于扦插苗,金银花组培苗不受季节限制,更适宜于工厂化育苗,但金银花组培苗存在生根数少,生根率低,根系活力低,在工厂化生产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等问题。因此,对金银花组培苗生根技术研究,提高其生根率,提高根活力,降低苗木成本,进一步完善金银花组培快繁及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对促进金银花组培苗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培养条件以及添加物等因素对金银花组培苗生根的影响,找到最佳激素及浓度和最佳的外界培养条件,提高其生根率,提高根活力,降低苗木成本,为金银花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更可靠、操作性更强的技术依据,加快其繁殖与推广,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所述生根培养基是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有吲哚-3- 丁酸0.5mg/L和活性炭0.05mg/L。进一步,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为5.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进行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的方法,将金银花组培苗接种至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5±2°C,先散光培养I天后,转入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光照时间为12h/d的条件下培养。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1/2MS培养基为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基本培养基,其具体配方如下表所示:【权利要求】1.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是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有吲哚-3- 丁酸0.5mg/L和活性炭0.05mg/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的pH 为 5.8。3.使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进行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银花组培苗接种至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5±2°C,先散光培养I天后,转入光照强度为1500~20001x、光照时间为12h/d的条件下培养。【文档编号】A01H4/00GK103548689SQ201310533464【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专利技术者】陈泽雄, 刘奕清, 娄娟 申请人:重庆文理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金银花组培苗生根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是以1/2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有吲哚?3?丁酸0.5mg/L和活性炭0.05mg/L。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雄刘奕清娄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