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池、采用该树池对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2160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池,包括:前池(11)和渗滤池(3),前池(11)具有进水口(8)并且内部设置有隔板(7),隔板(7)将前池(11)分隔为弃流室(12)和溢流室(20),进水口(8)与弃流室(12)连通;以及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弃流管,弃流管的入口位于弃流室(12)中,弃流管的出口位于树池外部,弃流管入口的位置高于前池(11)的池底。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树池对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处理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道路初期径流雨水进行截污减排的树池,同时利用雨水进行绿化浇灌并防止融雪剂侵害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池,包括:前池(11)和渗滤池(3),前池(11)具有进水口(8)并且内部设置有隔板(7),隔板(7)将前池(11)分隔为弃流室(12)和溢流室(20),进水口(8)与弃流室(12)连通;以及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弃流管,弃流管的入口位于弃流室(12)中,弃流管的出口位于树池外部,弃流管入口的位置高于前池(11)的池底。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树池对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处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道路初期径流雨水进行截污减排的树池,同时利用雨水进行绿化浇灌并防止融雪剂侵害植物。【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树池,以及一种采用该树池对道路初期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净化及减排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不断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付出不少生命的代价,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事实上,在遭受水涝困扰的同时,许多地方同时还面临严重的雨水径流污染甚至危及供水水源、雨水资源流失和严重缺水、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与雨洪关系密切的重大问题。 城市道路初期冲刷现象明显,即初期雨水径流携带了大量的污染物,因此,对初期雨水进行有效控制对保护受纳水体水环境意义重大。解决城市径流污染及水资源流失等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提出一些新的理念和技术体系,如美国提出的低影响开发(LID,LowImpact Development)已在国际上得到较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应用,LID强调在汇水面源头就近滞留净化雨水,降低进入城市排水管网内的径流污染负荷,保护水环境。LID的核心技术之一为生物滞留技术,包含雨水花园、渗滤树池、高位花坛及滞留带,其中渗滤树池及滞留带适用于道路径流雨水的控制与利用,其中道路滞留带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得到应用,技术手段为将道路绿化带如机非分隔带、两侧绿化带或中央绿化带改造为能收集道路雨水的下凹式绿地,滞留净化道路雨水的同时,有效减少了道路绿化带的绿化用水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尚无道路雨水渗滤树池应用案例的报道。但在道路滞留带的应用过程中发现,受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的限制,城市支路及部分次干道往往没有可用来滞留净化雨水的绿化带,只有断续布置的行道树绿化带(即传统树池),因此对于这些道路的路面雨水进行控制利用遇到了来自场地条件的限制;另外,北方城市在冬季时大量使用融雪剂,对道路绿化带中的植物生长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北方城市道路实施雨水的控制利用还需要克服融雪剂的限制。国外现有雨水树池技术多为有底的箱式结构,因此只能种植根系较浅的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而城市道路树池中行道树多为大型乔木,因此此类雨水树池的适用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道路雨水进行截污减排的树池。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树池,包括:前池,前池具有进水口并且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前池分隔出弃流室,进水口与弃流室连通;以及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弃流管,弃流管的入口位于弃流室中,出口位于树池外部,该入口的位置高于前池的池根据本专利技术,前池的进水口处还设置有导流板,其中,沿从树池外部朝向进水口的流入方向,导流板具有倾斜的上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弃流管具有首尾相连的弃流竖管段和弃流连接管段,其中,弃流竖管段的入口构成弃流管的入口,弃流连接管段的出口构成弃流管的出口。根据本专利技术,弃流室还连接有排空管,排空管的入口位于弃流室的底部侧壁,排空管的出口与弃流连接管段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树池还包括:渗滤池,由隔板分隔的前池的另一部分为溢流室,渗滤池与溢流室之间通过格栅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弃流竖管段的入口距前池池底的高度,大于格栅的下缘距前池池底的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隔板顶部设置有将弃流室和溢流室连通的溢流堰口,隔板底部设置有可选择地开启或关闭的闸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弃流竖管段的入口距前池池底的高度,小于溢流堰口的下缘距前池池底的高度。根据本专利技术,溢流室还连接有渗灌管,渗灌管的入口位于溢流室的底部侧壁。根据本专利技术,渗滤池中还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外周壁设置有穿孔,其中,排水管一端密封,另一端敞开并位于树池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渗滤池为底部镂空的结构,渗滤池铺设有渗滤介质层,渗灌管的出口、以及排水管的主体均位于 渗滤介质层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前池顶部覆盖有前池盖,渗滤池顶部覆盖有渗滤池盖。根据本专利技术,前池和渗滤池为整体成形的模制件;或者前池和渗滤池为独立成形的分离件。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该树池对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处理的方法,包括:在地表土壤层上铺设炉渣和有机物复合层;在炉渣和有机物复合层上铺设树皮层;以及将树池的渗灌管的出口、以及排水管的主体设置在渗滤介质层中,其中,炉渣和有机物复合层以及树皮层构成渗滤介质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的树池中,其具有前池和进水口,在树池的实际应用时,雨、雪水会汇聚到进水口处,进一步流入前池中。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树池可以利用具有进水口的前池对道路初期径流雨水、雪水进行有效地截流。进一步,前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导流板,且导流板具有朝向进水口方向的倾斜上表面,倾斜上表面可以引导雨、雪水流入进水口,并对雨、雪水起到汇聚作用。因此,导流板的设置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对道路初期径流雨水、雪水的有效截流,提高了树池的集水效率。此外,由于弃流管入口和格栅的下缘高于前池的池底。也就是说,当雨、雪水在前池中集聚到一定高度时才会从弃流管的入口排出或从格栅进入渗滤池。因此,在前池中实行了对初期径流雨水、雪水的预沉淀。一方面,当在雪季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树池时,由于雪水中含有融雪剂,会对土壤和植物造成侵害。因此操作人员可将闸板关闭,即,将弃流室和溢流室隔离。此时雪水不会从溢流室中进入渗滤池,而是直接从弃流管排出。所以防止了夹杂在雪水中的融雪剂对土壤和植物的侵害。另一方面,当在雨季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树池时,操作人员可将闸板打开。此时,弃流室和溢流室连通,雨水可以穿过格栅进入渗滤池,渗滤池中的渗滤介质层可对雨水进行净化,同时对种植在其中的植物进行灌溉;同时雨水也会通过渗灌管直接进入介质层,对植物进行灌溉;同时弃流室和溢流室之间的隔板可起到隔油的作用,隔离径流雨水中的石油类物质。这种结构可以起到对雨水的高效利用,在实现雨水截污净化的同时,进行绿化灌溉。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渗滤池底部为镂空结构,所以不会影响在渗滤介质层中的植物根系向下生长,保证植物的稳固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树池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城市道路绿化带中。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树池的前池和渗滤池可以为整体成形的模制件,因此可以通过诸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进行产业化生产,因此施工更加简单方便,制造成本较低。在本专利技术的对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处理方法中,渗滤介质层中设置炉渣和有机物复合层以及树皮层。在雨水进入渗滤介质层后,最上面的树皮层首先可以过滤掉雨水中的微颗粒物;进一步经一次过滤的水进入炉渣和有机物复合层,由炉渣和有机物复合层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然后经过滤的水对植物进行灌溉。因此实现了对雨水的有效利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树池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沿图1中B-B线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池(11),所述前池(11)具有进水口(8)并且内部设置有隔板(7),所述隔板(7)将所述前池(11)分隔出弃流室(12),所述进水口(8)与所述弃流室(12)连通;以及具有入口和出口的弃流管,所述入口位于所述弃流室(12)中,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树池外部,所述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前池(11)的池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奇王文亮车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