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有机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3213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06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针菇有机培养基,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芦苇杆:30%~45%;米糖:5%~15%;玉米粉:5%~10%;熟石灰:0.5%~1.5%;板栗壳:20%~35%;花生壳:5%~15%;油菜杆:15%~3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上述金针菇有机培养基进行金针菇栽培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针菇有机培养基,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芦苇杆:30%~45%;米糖:5%~15%;玉米粉:5%~10%;熟石灰:0.5%~1.5%;板栗壳:20%~35%;花生壳:5%~15%;油菜杆:15%~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上述金针菇有机培养基进行金针菇栽培的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金针菇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金针燕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燕、构菌、朴燕、冬燕、朴郝、冻菌、金燕、智力菇等。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现有技术中,金针燕一般以棉籽壳、木屑等为培养基进行栽培,在林区、棉产区以外的区域进行金针菇生产,其运输成本较高。另外,现有技术中,金针菇栽培产量不高,培养周期较长,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金针菇有机培养基,其基材易于获取,成品金针菇品质好,产量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金针菇有机培养基,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 芦苇杆:30%~45% ; 米糖:5%~15% ; 玉米粉:5%~10% ; 熟石灰:0.5%~1.5% ; 板栗壳:20%~35% ; 花生壳:5%~15% ; 油菜杆:15%~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上述金针菇有机培养基进行金针菇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料:分别取上述组分进行破碎后加水拌匀,装袋后进行高温杀菌,制得栽培袋;B、接种:将上述步骤制备的栽培袋料温控制在20°C~27°C,无菌环境下进行菌种接种; C、培养:上述步骤制备的栽培袋置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C~24°C,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T3500mg/kg,阴光培养25~29天,培养过程中,可以将门窗用厚布帘挡住以达到阴光条件,菌丝长度达到料袋的2/3以上后,将栽培袋移入菇房进行搔菌; D、子实体长出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8~14°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并进行缓慢的通风换气;培养室暗光控制; E、菌柄长至13~14厘米,菌盖直径2~3厘米时进行成品采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1、使用芦苇杆、板栗壳、花生壳、油菜杆等农作物残余物为主要基材,实现变废为宝,生产成本低廉;2、培养基由有机材料制备,生产过程清洁无污染,产品品质高; 3、生产工艺控制精确,提高了出菇率,保证了产品质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金针菇有机培养基,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 A、配料:取芦苇杆300kg,米糖150kg,玉米粉60kg,熟石灰5kg,板栗壳220kg,花生壳85kg,油菜杆180kg,各原料分别破碎混合后加水拌匀,含水量掌握65%左右,然后装入塑料袋内,每袋重量lkg~l.1kg,然后移入高压锅或蒸笼中灭菌。高压锅灭菌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保持15小时;蒸笼或上消毒灶在水烧开后保持6~8小时。所述的米糖以炒熟的大米和麦芽糖混合制备,是我国农村广泛食用的一种食品。B、接种:将上述步骤制备的栽培袋料温控制在20°C~27°C,无菌环境下进行菌种接种。C、培养:上述步骤制备的栽培袋置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C~24摄氏度,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T3500mg/kg,明光培养25~29天,菌丝长度达到料袋的2/3以上后,将栽培袋移入菇房进行搔菌。一般接种后2~3天,菌丝就开始萌发,10天后就能向料内纵深蔓延生长。菌丝长满后,要立即进行搔菌(即将表面的老菌种刮掉),以促进原基和子实体形成。这时要加强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散射光进行催蕾培养。D、子实体长出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8~14°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并进行缓慢的通风换气;培养室暗光控制。培养室门窗用黑布遮住以控制光线,促进菌柄生长,以获得小菌盖长菌柄的金针菇。E、菌柄长至13~14厘米,菌盖直径2~3厘米时进行成品采收,得到成品金针菇1280kg。实施例二 A、配料:取芦苇杆450kg,米糖60kg,玉米粉70kg,熟石灰6kg,板栗壳200kg,花生壳60kg,油菜杆154kg,共计1000kg,各原料分别破碎混合后加水拌匀,含水量掌握65%左右,然后装入塑料袋内,每袋重量lkg~l.1kg,然后移入高压锅或蒸笼中灭菌。高压锅灭菌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保持15小时;蒸笼或上消毒灶在水烧开后保持6~8小时。其余过程同实施例一。栽培结束后得成品金针菇1290kg。实施例三 A、配料:取芦苇杆325kg,米糖100kg,玉米粉100kg,熟石灰15kg,板栗壳200kg,花生壳100kg,油菜杆160kg,共计1000kg,各原料分别破碎混合后加水拌匀,含水量掌握65%左右,然后装入塑料袋内,每袋重量lkg~l.1kg,然后移入高压锅或蒸笼中灭菌。高压锅灭菌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保持15小时;蒸笼或上消毒灶在水烧开后保持6~8小时。其余过程同实施例一。栽培结束后得成品金针菇1310kg。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金针菇栽培与一般技术对比情况表【权利要求】1.一种金针菇有机培养基,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 芦苇杆:30%~45% ; 米糖:5%~15% ; 玉米粉:5%~10% ; 熟石灰:0.5%~1.5% ; 板栗壳:20%~35% ;花生壳:5%~15% ; 油菜杆:15%~30%。2.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针菇有机培养基进行金针菇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料:分别取上述组分进行破碎后加水拌匀,装袋后进行高温杀菌,制得栽培袋; B、接种:将上述步骤制备的栽培袋料温控制在20°C~27°C,无菌环境下进行菌种接种; C、培养:上述步骤制备的栽培袋置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C~24摄氏度,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T3500mg/kg,阴光培养25~29天,菌丝长度达到料袋的2/3以上后,将栽培袋移入菇房进行搔菌; D、子实体长出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8~14°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并进行缓慢的通风换气;培养室暗光控制; E、菌柄长至13~14厘米,菌盖直径2~3厘米时进行成品采收。【文档编号】C05G3/00GK103548572SQ201310540008【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专利技术者】林新章 申请人:安庆市众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针菇有机培养基,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芦苇杆:30%~45%;米糖:5%~15%;玉米粉:5%~10%;熟石灰:0.5%~1.5%;板栗壳:20%~35%;花生壳:5%~15%;油菜杆:15%~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章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众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