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包含一射料单元、一推动单元,及一活动单元,该射料单元具有一前座体、一插接在该前座体中的熔料管,及一穿伸在该熔料管中的螺杆,该推动单元具有一位于前座体后方的后座体,及一可被油液驱动而前后移动的油压杆,该活动单元具有一直立设在该前、后座体间且被油压杆带动的中座体、一枢设在该中座体中且衔接该螺杆的枢转轴,及一固接在该中座体上且驱动该枢转轴旋转的伺服马达,通过伺服马达可驱动螺杆转动混练储料,而驱动油压杆则可带动螺杆向前移动射料。(*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射出成型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驱动螺杆混练射料的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自动化机械常会结合使用电气控制与油压控制,来实现驱动或紧固的工作效能。目前广泛使用的塑料射出成型机,就是利用电气与油压系统的代表性产品。一般射出成型机的机械结构,主要可分成夹模装置与射出装置两大部分。该夹模装置具有一被间歇驱动开模与闭模的模具,而该射出装置则是用于熔融混练且前送储存的塑料,并将此储存塑料定量间歇地射出至已闭模的模具中,以待冷却定型后再开模取出成品。本技术主要是针对该射出装置来说明。只是由于以往的射出装置,对于驱动一螺杆的旋转与移动,有的是全部利用油压系统来驱动,而有的则是纯粹借由电气系统来控制,为此,以下只简要说明其中的差异。如图1所示,一种以往的油压式射出装置1,包含一中空外筒11、一插接在该外筒11的前端的料管12、一穿伸在该料管12中的螺杆13、一套固在该外筒11的后端中的内筒14、一可前后滑移地嵌入该内筒14中的活塞15、一固接在该内筒14的后端且用于限位活塞15的筒盖16、一可转动地枢设在活塞15中且衔接该螺杆13的传动轴17,及一驱动该传动轴17转动的马达18。该内筒14具有前后相隔的一储料油孔141及一射料油孔142。而该活塞15具有一被限位在储料油孔141与射料油孔142间的推塞部151。在储料时,马达18会驱动传动轴17转动,并带动该螺杆13在料管12中旋转,用以熔融混练经由外筒11进入料管12的塑料,同时将此熔融塑料导送至料管12前端蓄存。如图2所示,于射料时,将高压油液注-->入该射料油孔142,挤推推塞部151使活塞15向前移动,以带动传动轴17、马达18与螺杆13随同前移,并借螺杆13将蓄积在料管12前端的熔融塑料推挤射出。如图1所示,射料后,再将高压油液注入该储料油孔141,用以推动推塞部151使活塞15向后移动复位,并带动与其衔接的构件也随同复位,以进行下次的储料作业。由上述可知,以往的油压式射出装置1在设计上,虽然具有足够大的推动力来驱动活塞15移动,以带动该螺杆13储料及射料,但是在利用马达18驱动螺杆13储料的控制上,却无法有效地精准控制,导致进料量较不精确,造成成品品质的不稳定。至于,上述电气式射出装置(图未示)的设计,虽然在进料量上能够精准地计量控制,然而在驱动螺杆13射料的控制上,却无法产生足够大的推动力,使得该螺杆13的射料压力不足,因此也不能维持成品品质。当然,为了具有充份的推动力,也可将马达18设计的较大,但是如此一来,不只较为耗电,也较占用放置空间,构造上仍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进料量较精准且具有足够射料压力的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包含:一射料单元、一推动单元,及一活动单元。该射料单元具有一中空前座体、一插接在该前座体中的熔料管,及一自该熔料管的一后端穿伸入该熔料管中的螺杆。该推动单元具有一间隔位于前座体后方的后座体,及一可被油液驱动而前后移动的油压杆。该活动单元具有一直立设在该前、后座体间且被油压杆带动的中座体、一枢设在该中座体中且衔接该螺杆的枢转轴,及一固接在该中座体上且驱动该枢转轴旋转的伺服马达。储料时,将塑料送入该熔料管中,且令该伺服马达驱动该枢转轴旋转,能带动该螺杆熔融混练塑料并将塑料向前导送至熔料管的前端;射料时,该推动单元的油压杆会被驱动,以推动活动单元向前移动,并带动螺杆随同移动,能将位于熔料管前端的塑料射出。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包含:一射料单元、一位于该射料单元后方的推动单元,及一设在该射料单元-->与推动单元间的活动单元:该射料单元具有一中空前座体、一插接在该前座体中的熔料管,及一自该熔料管的后端穿伸入该熔料管中的螺杆;该推动单元具有一间隔位于前座体后方的后座体,及一可被油液驱动而前后移动的油压杆;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单元具有一直立设在该前、后座体间且被油压杆带动的中座体、一枢设在该中座体中且衔接该螺杆的枢转轴,及一固接在该中座体上且驱动该枢转轴旋转的伺服马达。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的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利用电气控制的伺服马达驱动螺杆转动混练储料,所以在进料计量上较为精确,并通过油压系统的油压杆来带动螺杆向前移动射料,所以能具有足够的射料压力,因此,本技术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能具有精确的进料量及足够的射料压力。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以往的油压式射出装置的部份剖视示意图,说明一储料状态;图2是类似于图4的一视图,说明一射料状态;图3是本技术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立体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部份剖视示意图,说明一储料状态;及图5是类似于图4的一视图,说明一射料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射料单元2、一推动单元3、四个导柱4,及一活动单元5。该射料单元2具有一固定的中空前座体21、一插接在该前座体21中的中空熔料管22,及一自该熔料管22的后端穿伸入该熔料管22中的螺-->杆23。该前座体21具有一径向朝上贯通的通孔211。该熔料管22具有一向上贯穿且连通该通孔211的入孔221。该推动单元3具有一后座体31、一油压杆32,及一塞盖33。该后座体31是间隔固设在前座体21后方,并具有一剖面略呈U形且向前开口的缸壁311、一与缸壁311的前缘形成一体且径向朝外延伸的边壁312,及前后间隔地径向贯穿缸壁311的一储料油孔313与一射料油孔314。上述油压杆32可被油液驱动而前后移动,并具有一嵌设在缸壁31的一内周面间的塞块321、一自塞块321中央向前延伸的杆件322,及多个嵌套在该塞块321外围与缸壁31间的油封323。该塞块321被限位在储料油孔313与射料油孔314间。该塞盖33装设在缸壁311前端,能对塞块321限位,防止油压杆32向前脱离后座体31。导柱4相互平行地联结在前座体21与后座体31的边壁312的四角隅间。该活动单元5具有一中座体51、多个耐磨衬套521、多个压板522、多个轴承53、一枢转轴54、一调整板55、一伺服马达56、一大齿轮57、一小齿轮58,及一皮带59。该中座体51是直立穿设在导柱4间,能被油压杆32带动而在该前、后座体21、31间移动,并具有一剖面呈U形且朝前开口的轴壁511、一与轴壁511的前缘形成一体且径向朝外延伸的周壁512,及与周壁512的顶端形成一体且向上延伸的马达托架513。该轴壁511的后侧与油压杆32的杆件322衔接。该周壁512的四角隅分别被导柱4贯穿。耐磨衬套521分别套设在该周壁512与导柱4间,能避免中座体51被磨损。而压板522分别组接在耐磨衬套521的前、后侧而对耐磨衬套521起限位作用,从而使耐磨衬套521能随着中座体51移动。枢转轴54与螺杆23的后端衔接,且一后段是借由轴承53枢设在该轴壁511中。该调整板55装设在马达托架513前且位置可调。该伺服马达56为一交流电伺服马达,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包含:一射料单元、一位于该射料单元后方的推动单元,及一设在该射料单元与推动单元间的活动单元: 该射料单元具有一中空前座体、一插接在该前座体中的熔料管,及一自该熔料管的后端穿伸入该熔料管中的螺杆; 该推动单元具有一间隔位于前座体后方的后座体,及一可被油液驱动而前后移动的油压杆; 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单元具有一直立设在该前、后座体间且被油压杆带动的中座体、一枢设在该中座体中且衔接该螺杆的枢转轴,及一固接在该中座体上且驱动该枢转轴旋转的伺服马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包含:一射料单元、一位于该射料单元后方的推动单元,及一设在该射料单元与推动单元间的活动单元:该射料单元具有一中空前座体、一插接在该前座体中的熔料管,及一自该熔料管的后端穿伸入该熔料管中的螺杆;该推动单元具有一间隔位于前座体后方的后座体,及一可被油液驱动而前后移动的油压杆;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单元具有一直立设在该前、后座体间且被油压杆带动的中座体、一枢设在该中座体中且衔接该螺杆的枢转轴,及一固接在该中座体上且驱动该枢转轴旋转的伺服马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活动单元还具有一套结在该枢转轴凸出该中座体前段的大齿轮、一装设在该伺服马达的轴杆上的小齿轮,及一圈套啮接在该大、小齿轮外围的皮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出成型机的油电混合式射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座体具有一剖面呈U形且朝前开口的轴壁、一与该轴壁的前缘形成一体且径向朝外延伸的周壁,及一与该周壁的顶端形成一体且向上延伸的马达托架,该枢转轴的后段枢设在该轴壁中,该马达托架用于容置该伺服马达,而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伯埙,谢宪吉,王俊贤,
申请(专利权)人:富强鑫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