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115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座体和定位机构,所述座体设有一侧延伸舌板的基座,且在舌板内设有端子组,所述端子组一侧设有接触部,而相对接触部的另一侧延伸穿出基座外部形成焊接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于座体上的外壳体,外壳体的轴部上枢接有旋动体,且外壳体内部形成有插接空间,而外壳体后方处反向弯折有至少一个连接部,再朝插接空间内延伸有罩覆定位于舌板外部的遮蔽板,并在外壳体与旋动体之间形成有可供外部电连接器插入且与端子组上的接触部形成电性连接的插接口。由此设计的电连接器结构整体结构稳定、组装简便且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座体和定位机构,所述座体设有一侧延伸舌板的基座,且在舌板内设有端子组,所述端子组一侧设有接触部,而相对接触部的另一侧延伸穿出基座外部形成焊接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于座体上的外壳体,外壳体的轴部上枢接有旋动体,且外壳体内部形成有插接空间,而外壳体后方处反向弯折有至少一个连接部,再朝插接空间内延伸有罩覆定位于舌板外部的遮蔽板,并在外壳体与旋动体之间形成有可供外部电连接器插入且与端子组上的接触部形成电性连接的插接口。由此设计的电连接器结构整体结构稳定、组装简便且成本低廉。【专利说明】电连接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轻薄短小、组装简便且制造成本低廉的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型态由桌面计算机发展成体积较小、携带方便的笔记本电脑,并普遍存在于社会上的各个角落,当用户在进行数据讯号传输或是与其它接口设备相连接时,即需要所谓的接口设备,而一般市面上的接口设备最为普遍且广为大众所使用的仍以通用串行总线(USB)作为主流。再者,随着笔记本电脑、超轻薄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设计皆趋向于轻、薄、短、小,而为了使电子装置体积缩小,电子装置内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则需小而精密,整体结构强度也需随之加强,且因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也由早期规格型式(USB2.0)升级为更高阶规格型式(USB3.0),并提升其实用的功能与应用范围,但因电连接器必须符合USB的尺寸规范,其宽度及长度皆为固定而无法作缩减,以避免因舌板尺寸缩减而影响整体的结构强度,若是舌板尺寸缩减,则将导致端子组容易退出于舌板或结构破坏的情况发生,另外,电连接器具有标准规格并具有一定的体积,且因现今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超轻薄笔记本电脑(Ultra book)等电子装置对于厚度设计的锱铢必较,使电子装置内部除了电路板以夕卜,若是将电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上便会占用更多的体积与空间,使电子装置将无法变得更为轻薄。所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电连接器结构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轻薄短小、组装简便且制造成本低廉的电连接器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座体和定位机构,所述座体设有一侧延伸舌板的基座,且在舌板内设有端子组,所述端子组一侧设有接触部,而相对接触部的另一侧延伸穿出基座外部形成焊接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于座体上的外壳体,外壳体的轴部上枢接有旋动体,且外壳体内部形成有插接空间,而外壳体后方处反向弯折有至少一个连接部,再朝插接空间内延伸有罩覆定位于舌板外部的遮蔽板,并在外壳体与旋动体之间形成有可供外部电连接器插入且与端子组上的接触部形成电性连接的插接□。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与舌板可为一体成型或分开组构而成,并在舌板上设有可供端子组上的接触部穿出或露出于舌板底面的端子槽,且端子组符合USB2.0或USB3.0规格。进一步地,所述舌板后方设有挡板,并于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嵌槽,且位于嵌槽中央及两侧上方设有卡持槽,所述外壳体的连接部嵌入于挡板上对应的嵌槽内,并在连接部上设有扣持于卡持槽内的扣板。进一步地,所述舌板位于挡板两侧处设有穿槽,所述遮蔽板表面两侧设有悬空状的弹臂,且遮蔽板上位于连接部后方两侧向后弯折延伸设有穿出于穿槽的焊接脚。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基部,基部两侧设有侧板,且两侧板上相邻于连接部前方处的轴部上枢接有旋动体,旋动体两侧设有边板。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设有带轴孔的轴部,所述边板上设有枢接于轴孔内且使旋动体呈现开启或闭合状态的凸柱。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位于轴部前方处为设有带限位槽的导轨部,对应的,所述边板上设有与导轨部滑配合的滑移部,所述滑移部上设有旋动抵持于限位槽内壁面的抵止片。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位于导轨部前方处设有卡孔,并在侧板下方处设有向外弯折的定位脚部,所述边板上位于滑移部前方处设有旋动扣持于卡孔内的定位凸点。进一步地,所述旋动体外部罩覆定位有保护壳体。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体表面上形成有抵持于基部底面处的靠合面,并于保护壳体两侧处设有扣持部,对应的,所述边板上设有卡扣部,卡扣部上设有扣接片,且两扣持部上设有可供扣接片扣持于扣持部内的定位槽。应用本技术所设所计的电连接器结构,可使外壳体与旋动体之间所形成的插接口空间变小,整体高度降低且更为薄型化,以符合产品轻薄短小的设计需求;外壳体与遮蔽板一体成型而精简组装工序,可有效降低整体高度及减少占用的空间,并简化电路板的电路布局及节省组装工时与成本;而且该电连接器结构的整体结构稳定、组装简便、成本低廉MTv 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装前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后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图9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所示:1、座体,11、基座,12、舌板,121、端子槽,122、扣槽,123、挡板,124、嵌槽,125、卡持槽,126、穿槽,13、端子组,131、接触部,1311、对接面,132、焊接部,2、定位机构,20、插接口,21、外壳体,210、插接空间,211、基部,2111、凸点,212、侧板,2121、卡孔,2122、定位脚部,213、连接部,2131、扣板,214、遮蔽板,2141、弹臂,2142、凸扣,2143、焊接脚,215、轴部,2151、轴孔,216、导轨部,2161、限位槽,22、旋动体,221、基部,2211、凸点,222、边板,2221、凸柱,2222、定位凸点,223、滑移部,2231、抵止片,224、卡扣部,2241、扣接片,23、保护壳体,231、靠合面,232、扣持部,2321、定位槽,3、电路板,31、破孔,32、接点,33、插孔,4、电连接器,41、插头,411、平板端子,412、弹性端子,42、外壳,421、扣孔,5、电子装 置,51、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技术多个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座体I上设有基座11,并于基座11 一侧处设有舌板12,且该基座11与舌板12可为一体成型或分开组构而成,而舌板12上则设有可供端子组13定位的端子槽121,并于端子组13 —侧设有接触部131,且相对于接触部131的另一侧设有焊接部132。再者,舌板12两侧均设有扣槽122,并于舌板12后方凸设有挡板123,挡板123相邻于舌板12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嵌槽124,且位于两嵌槽124的中央及两侧上方设有卡持槽125,挡板123两侧均设有穿槽126 ;另外,端子组13较佳实施为具有呈上下层迭排列状的复数端子,其中下排的四根端子为可符合USB2.0规格,且各上排的五根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座体和定位机构,所述座体设有一侧延伸舌板的基座,且在舌板内设有端子组,所述端子组一侧设有接触部,而相对接触部的另一侧延伸穿出基座外部形成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于座体上的外壳体,外壳体的轴部上枢接有旋动体,且外壳体内部形成有插接空间,而外壳体后方处反向弯折有至少一个连接部,再朝插接空间内延伸有罩覆定位于舌板外部的遮蔽板,并在外壳体与旋动体之间形成有可供外部电连接器插入且与端子组上的接触部形成电性连接的插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显钧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上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