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包括底板、滑槽、滑板、固定支柱、固定安装板、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第三调节块、调节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以及控制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气缸动作的PLC程序控制电磁阀;电磁阀发动作指令给第二气缸,其伸缩杆向断路器方向运动,待阻尼块顶住断路器时伸缩杆停止动作;电磁阀控制第一气缸,其伸缩杆推动手柄向左侧移动至载扣位置后伸缩杆复原位,手柄运动至左侧,电磁阀控制左侧的第四气缸完成同样动作将手柄推向右侧,最后电磁阀控制第二气缸,其伸缩杆顶向紧急脱扣按钮后使断路器脱扣,以此进行循环操作来对断路器内部的关键零部件进行磨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包括底板、滑槽、滑板、固定支柱、固定安装板、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第三调节块、调节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以及控制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气缸动作的PLC程序控制电磁阀;电磁阀发动作指令给第二气缸,其伸缩杆向断路器方向运动,待阻尼块顶住断路器时伸缩杆停止动作;电磁阀控制第一气缸,其伸缩杆推动手柄向左侧移动至载扣位置后伸缩杆复原位,手柄运动至左侧,电磁阀控制左侧的第四气缸完成同样动作将手柄推向右侧,最后电磁阀控制第二气缸,其伸缩杆顶向紧急脱扣按钮后使断路器脱扣,以此进行循环操作来对断路器内部的关键零部件进行磨合。【专利说明】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属于断路器性能调整磨合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新断路器在装配后内部结构件尚未进行磨合,各关键结构件无法发挥设计要求。传统生产时都是通过人工调整工序来使断路器结构件达到操作灵活的效果。该操作方法费时费力,且一致性无法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新断路器装配后内部结构人工磨合方法存在的费时费力且一致性难以保障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滑槽、滑板、固定支柱、固定安装板、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第三调节块、调节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以及控制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气缸动作的PLC程序控制电磁阀;所述的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侧所述的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的滑槽移动;所述的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与所述的固定支柱的一端固接,所述的固定安装板的四个角上分别与所述的固定支柱的另一端固接,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平行设置;所述的固定安装板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间隙配合;所述的固定安装板上还设置有所述的第三调节块,所述的第三调节块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调节块的中间设有空心槽口,一挡板穿过所述的空心槽口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固定安装板上,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与挡板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钉与螺母连接;所述的第三调节块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安装板的底端,并与所述的第一调节块间隙配合;所述的调节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三调节块的一侧,所述调节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缺口 ;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调节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螺钉,所述的第二调节螺钉的螺纹部分与第一调节块上的螺孔部分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调节螺钉的头部一侧扣入上述所述的调节板的左右两侧的缺口中;所述的第一气缸与第四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固定板底端左右两侧的第三调节块上,其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底板平行设置,并与设置在断路器本体上的手柄相对;所述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调节块上,且其伸缩杆与断路器上的紧急脱扣按钮同心;所述的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板上。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工”字槽,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上设有“工”字凸起,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上的“工”字凸起与固定安装板上的“工”字槽间隙配合;所述的固定安装板上还设有与所述的第二调节块相间隙配合的“工”字槽,所述的第二调节块上设有“工”字凸起,所述的第二调节块上的“工”字凸起与固定安装板上的“工”字槽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调节块的下端设有燕尾槽或“T”型槽,所述的第三调节块上设有与第一调节块下端的燕尾槽或“T”型槽相间隙配合的燕尾凸起或“T”型凸起。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支柱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垫圈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滑槽通过螺钉固设在所述的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滑板与滑槽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的滑板4和滑槽2之间采用T型槽40与T型凸起或燕尾槽与燕尾凸起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的滑板上设有与断路器配合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的第一限位块用来限制断路器在滑板上的前后位置;所述的滑板的左右两侧设有断路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的第二限位块用来限制滑板在滑槽内的左右位置,所述的底板上还设置有断路器限位块。进一步,所述的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的头部设置有用以保护伸缩杆头部压住断路器时不受损伤的阻尼块。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调节块与所述的第二气缸之间通过紧定螺钉安装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可解放劳动力。能明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的装配主视图。图2b是图2a中A处放大图。图2c是图2a中B处放大图。图3是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的装配俯视图。图4a是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的装配左视图。图4b是图4a中C处放大图。图4c是图4a中D处放大图。图5a是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的装配后视图。图5b是图5a中E处放大图。图5c是图5a中F处放大图。图6是第一调节块与第三调节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一调节块与第三调节块的燕尾槽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一调节块与第三调节块的“T”型槽配合结构示意图。图9是安装固定板结构示意图。图10是滑板与滑槽的“T”型槽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0,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包括底板1、滑槽2、滑板4、固定支柱20、固定安装板18、第一调节块10、第二调节块14、第三调节块24、调节板23、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16、第三气缸17、第四气缸32以及控制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气缸动作的PLC程序控制电磁阀;所述的底板I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2,所述的滑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侧所述的滑槽2内并可沿所述的滑槽2移动;所述的底板I的四个角上分别与所述的固定支柱20的一端固接,所述的固定安装板18的四个角上分别与所述的固定支柱20的另一端固接,所述的底板I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18平行设置;所述的固定安装板18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第一调节块10,所述的第一调节块10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18间隙配合;所述的固定安装板18上还设置有所述的第三调节块24,所述的第三调节块24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18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调节块10的中间设有空心槽口 36,一挡板8穿过所述的空心槽口 36并通过螺钉9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固定安装板18上,所述的第一调节块10与挡板8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钉11与螺母12连接;所述的第三调节块24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安装板18的底端,并与所述的第一调节块10间隙配合;所述的调节板23通过螺钉21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三调节块24的一侧,所述调节板23的左右两侧设有缺口 45 ;所述的第一调节块10上设置有调节板23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螺钉22,所述的第二调节螺钉22的螺纹部分与第一调节块24上的螺孔部分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调节螺钉22的头部一侧扣入上述所述的调节板23的左右两侧的缺口 45中;所述的第一气缸5与第四气缸32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固定板18底端左右两侧的第三调节块24上,其伸缩杆26、31的伸缩方向与底板I平行设置,并与设置在断路器本体19上的手柄27相对;所述的第二气缸16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调节块14上,且其伸缩杆与断路器上的紧急脱扣按钮41同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滑槽、滑板、固定支柱、固定安装板、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第三调节块、调节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以及控制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气缸动作的PLC程序控制电磁阀;?所述的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的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侧所述的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的滑槽移动;所述的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与所述的固定支柱的一端固接,所述的固定安装板的四个角上分别与所述的固定支柱的另一端固接,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平行设置;?所述的固定安装板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的第一调节块,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间隙配合;所述的固定安装板上还设置有所述的第三调节块,所述的第三调节块与所述的固定安装板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调节块的中间设有空心槽口,一挡板穿过所述的空心槽口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固定安装板上,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与挡板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钉与螺母连接;所述的第三调节块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安装板的底端,并与所述的第一调节块间隙配合;所述的调节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三调节块的一侧,所述调节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缺口;?所述的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调节板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调节螺钉,所述的第二调节螺钉的螺纹部分与第一调节块上的螺孔部分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调节螺钉的头部一侧扣入上述所述的调节?板的左右两侧的缺口中;?所述的第一气缸与第四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固定板底端左右两侧的第三调节块上,其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底板平行设置,并与设置在断路器本体上的手柄相对;所述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调节块上,且其伸缩杆与断路器上的紧急脱扣按钮同心;所述的第三气缸固定安装在安装固定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辉,朱校钧,钟慈群,冯立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奇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