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绕线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3082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绕线模,包括:四爪卡盘、方形端轴、第一侧挡板、可调模、旋转吊环、花盘、U形拨叉、左方形端轴、第二六角螺栓、第二侧挡板、吊环、右方形端轴、右圆轴头、尾座顶尖、尾座、左圆轴头、花盘顶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箔绕式和卧绕式的两用式可调模主要包括模体和传动机构,可调模将传动机构设计在轴头的内侧,四爪卡盘与方形轴头的中间件减速机带动丝杠传动,四爪卡盘卡住可调模的方形端轴,箔绕时,两端的四爪卡盘卡住可调模两端方形端轴;卧绕时,U型拨叉直接卡住方形端轴,花盘顶尖和尾座顶尖分别顶住模具两端的锥形孔。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了箔绕式和卧绕式的两用式可调模,提高了可调绕线模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绕线模,包括:四爪卡盘、方形端轴、第一侧挡板、可调模、旋转吊环、花盘、U形拨叉、左方形端轴、第二六角螺栓、第二侧挡板、吊环、右方形端轴、右圆轴头、尾座顶尖、尾座、左圆轴头、花盘顶尖;本技术的箔绕式和卧绕式的两用式可调模主要包括模体和传动机构,可调模将传动机构设计在轴头的内侧,四爪卡盘与方形轴头的中间件减速机带动丝杠传动,四爪卡盘卡住可调模的方形端轴,箔绕时,两端的四爪卡盘卡住可调模两端方形端轴;卧绕时,U型拨叉直接卡住方形端轴,花盘顶尖和尾座顶尖分别顶住模具两端的锥形孔。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了箔绕式和卧绕式的两用式可调模,提高了可调绕线模的工作效率。【专利说明】—种可调绕线模
本技术属于可调绕线模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绕线模。
技术介绍
变压器线圈是变压器的核心部位,它的核心技术直接决定着变压器的产品质量和运行中的安全,目前,大部分生产厂家在箔绕线圈制造中都采用固定式绕线模,固定式绕线模是针对单台变压器线圈制造制作的绕线模,固定式绕线模不仅制作成本大,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绕制不同的线圈都要更换模具,往往一个变压器制造企业都会有几十套上百套的绕线模,需占用很大的空间,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产品制造成本,近几年在固定式绕线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可调式绕线模,这为变压器线圈绕制的生产工艺带来了一定的提闻。目前国内生产变压器制造装备的企业固定式绕线模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可调式绕线模,这为变压器线圈绕制的生产工艺带来了一定的提高,但所生产的可调式绕线模不能通用于箔式和卧式绕线机,这样就带来了生产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绕线模,旨在解决现有生产的可调式绕线模不能通用于箔式和卧式绕线机带来的生产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绕线模,所述可调绕线模包括:四爪卡盘、方形端轴、第一侧挡板、可调模、旋转吊环、花盘、U形拨叉、左方形端轴、第二六角螺栓、第二侧挡板、吊环、右方形端轴、右圆轴头、尾座顶尖、尾座、左圆轴头、花盘顶尖;所述四爪卡盘设置在所述方形端轴的上方,所述第一侧挡板固定在所述可调模上,所述旋转吊环设置在所述可调模的右侧;所述花盘设置在所述卧绕式的可调绕线模左侧,所述左方形端轴设置在所述可调模的左侧,所述U形拨叉设置在所述左方形端轴上,所述第二侧挡板固定在所述可调模上,所述右方形端轴设置在所述可调模的右侧;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可调模和右方形端轴之间,所述右圆轴头设置在所述右方形端轴的右侧,所述尾座顶尖设置在所述右圆轴头的右侧,顶住所述右圆轴头右端的锥形孔;所述尾座设置在所述右圆轴头的下方,所述左圆轴头设置在所述左方形轴头的左侧,所述花盘顶尖设置在所述花盘和左方形轴头之间,顶住所述左圆轴头左端的锥形孔。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挡板通过第一六角螺栓固定在可调模上。进一步、所述可调模安装在丝杠上,传动机构由第一六角螺栓、丝杠和传动组件构成,传动组件带动丝杠转动。进一步、所述第二侧挡板通过第二六角螺栓固定在可调模上。本技术的箔绕式和卧绕式的两用式可调模主要包括模体和传动机构,可调模将传动机构设计在轴头的内侧,四爪卡盘与方形轴头的中间件减速机带动丝杠传动,四爪卡盘卡住可调模的方形端轴,箔绕时,两端的四爪卡盘卡住可调模两端方形端轴;卧绕时,U型拨叉直接卡住方形端轴,花盘顶尖和尾座顶尖分别顶住模具两端的锥形孔。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了箔绕式和卧绕式的两用式可调模,提高了可调绕线模的工作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模在箔绕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模在卧绕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四爪卡盘;2、方形端轴;3、第一六角螺栓;4、第一侧挡板;5、可调模;6、旋转吊环、花盘;8、U形拨叉;9、左方形端轴;10、第二六角螺栓;11、第二侧挡板;12、吊环;13、右方形端轴;14、右圆轴头;15、尾座顶尖;16、尾座;17、左圆轴头;18、花盘顶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箔绕式的可调绕线模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本技术的可调绕线模,该可调绕线模包括:四爪卡盘、方形端轴、第一侧挡板、可调模、旋转吊环、花盘、U形拨叉、左方形端轴、第二六角螺栓、第二侧挡板、吊环、右方形端轴、右圆轴头、尾座顶尖、尾座、左圆轴头、花盘顶尖;四爪卡盘设置在方形端轴的上方,第一侧挡板固定在可调模上,旋转吊环设置在可调模的右侧;花盘设置在卧绕式的可调绕线模左侧,左方形端轴设置在可调模的左侧,U形拨叉设置在左方形端轴上,第二侧挡板固定在可调模上,右方形端轴设置在可调模的右侧;吊环设置在可调模和右方形端轴之间,右圆轴头设置在右方形端轴的右侧,尾座顶尖设置在右圆轴头的右侧,顶住右圆轴头右端的锥形孔;尾座设置在右圆轴头的下方,左圆轴头设置在左方形轴头的左侧,花盘顶尖设置在花盘和左方形轴头之间,顶住左圆轴头左端的锥形孔。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第一侧挡板通过第一六角螺栓固定在可调模上。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可调模安装在丝杠上,传动机构由第一六角螺栓、丝杠和传动组件构成,传动组件带动丝杠转动。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第二侧挡板通过第二六角螺栓固定在可调模上。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箔绕式和卧绕式两用的可调绕线模包括:四爪卡盘1、方形端轴2、六角螺栓3、侧挡板4、可调模5、旋转吊环6、花盘7、U形拨叉8、左方形端轴9、第二六角螺栓10、第二侧挡板11、吊环12、右方形端轴13、右圆轴头14、尾座顶尖15、尾座16、左圆轴头17、花盘顶尖18组成;可调模5将传动机构设计在方形端轴2的内侧,四爪卡盘I与方形轴头2的中间件减速机带动丝杠传动四爪卡盘I卡住可调模的方形端轴2,卧绕时,如图2,可调模5将传动机构设计在左方形端轴9的内侧,U形拨叉8与左方形端轴9的中间件减速机带动丝杠传动,U形拨叉8卡住可调模5的左方形端轴9 ;箔绕时,可调模5安装在丝杠上,与丝杠滑套连接,传动机构由第一六角螺栓3、丝杠和传动组件构成,第一侧挡板4通过第一六角螺栓3固定在可调模5上,传动组件带动丝杠转动;箔绕时,如图1,两端的四爪卡盘I卡住可调模5两端的方形端轴2 ;卧绕时,如图2,U型拨叉8直接卡住左方形端轴9,花盘顶尖18顶住左圆轴头17左端的锥形孔,尾座顶尖15顶住右圆轴头14右端的锥形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箔绕机上使用时直接用箔绕机的四爪卡盘I卡住可调模5的方形端轴2,即可进行铝箔的绕制,绕制到所要的匝数停止绕制,用行车吊起可调模5方形端轴2上的旋转吊环6,调离箔绕机,退模进行下一个铝箔的绕制;在卧绕机上使用时,在方形端轴9上安装一个圆形轴头与卧绕机花盘连接,顶尖顶住轴头的锥型孔起定心作用,另一端轴头有尾座顶尖15顶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绕线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绕线模包括:四爪卡盘、方形端轴、第一侧挡板、可调模、旋转吊环、花盘、U形拨叉、左方形端轴、第二六角螺栓、第二侧挡板、吊环、右方形端轴、右圆轴头、尾座顶尖、尾座、左圆轴头、花盘顶尖;?所述四爪卡盘设置在所述方形端轴的上方,所述第一侧挡板固定在所述可调模上,所述旋转吊环设置在所述可调模的右侧;?所述花盘设置在卧绕式的可调绕线模左侧,所述左方形端轴设置在所述可调模的左侧,所述U形拨叉设置在所述左方形端轴上,所述第二侧挡板固定在所述可调模上,所述右方形端轴设置在所述可调模的右侧;?所述吊环设置在所述可调模和右方形端轴之间,所述右圆轴头设置在所述右方形端轴的右侧,所述尾座顶尖设置在所述右圆轴头的右侧,顶住所述右圆轴头右端的锥形孔;?所述尾座设置在所述右圆轴头的下方,所述左圆轴头设置在所述左方形轴头的左侧,所述花盘顶尖设置在所述花盘和左方形轴头之间,顶住所述左圆轴头左端的锥形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迪镭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