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晶振,所述射频前端芯片包括三个电源输入端、四个接地端、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一模拟输入端、第二模拟输入端、模拟输出端、第一天线接口端和第二天线接口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同时可采用改频和跳频来避免干扰,传输速度快。(*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晶振,所述射频前端芯片包括三个电源输入端、四个接地端、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一模拟输入端、第二模拟输入端、模拟输出端、第一天线接口端和第二天线接口端。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同时可采用改频和跳频来避免干扰,传输速度快。【专利说明】基于RF ID的射频前端电路
本技术涉及ー种RFID射频电路,尤其涉及ー种基于RFID的射频前端电路。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カ与应用空间。目前,我国已经将RFID技术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和票证管理、动物标识、特种设备、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多个领域。射频识别系统中,传统的射频前端接收部分包括带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本振、检波整形、放大器等,发射部分包括调制器、功率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等,结构十分的复杂,效果也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射频前端电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晶振,所述射频前端芯片包括三个电源输入端、四个接地端、第一电源输出端、第ニ电源输出端、第一模拟输入端、第二模拟输入端、模拟输出端、第一天线接ロ端和第二天线接ロ端,四个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三个所述电源输入端均接3V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模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接ロ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接ロ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拟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所述晶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模拟输出端同时与所述晶振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进ー步地,所述第一电阻大小为22千欧,所述第二电阻大小为I兆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単,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同时可采用改频和跳频来避免干扰,传输速度快。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中:U_射频前端芯片、Cl-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Rl-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L3-第三电感,X-晶振,VDD-电源输入端,VSS-接地端,DVDD-第一电源输出端,VDD_PA-第二电源输出端,IREF-第一模拟输入端,XCl-第二模拟输入端,XC2-模拟输出端,ANTl-第一天线接ロ端,ANT2-第二天线接ロ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射频前端芯片U、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晶振X,射频前端芯片U包括三个电源输入端VDD、四个接地端VSS、第一电源输出端DVDD、第二电源输出端VDD_PA、第一模拟输入端IREF、第二模拟输入端XC1、模拟输出端XC2、第一天线接ロ端ANTl和第二天线接ロ端ANT2,四个接地端VSS、第一电阻Rl的一端、第一电容Cl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一端和第九电容C9的一端均接地,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三个电源输入端VDD均接3V电源,第一电源输出端DVDD与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ー端与第一模拟输入端IREF连接,第一天线接ロ端ANTl同时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和第三电感L3的一端连接,第二天线接ロ端ANT2同时与第一电感LI的一端和第二电感L2的另ー端连接,第一电感LI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VDD_PA同时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和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模拟输入端XCl同时与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晶振X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模拟输出端XC2同时与晶振X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S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大小为22千欧,第二电阻R2大小为I兆欧。【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RFID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ニ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晶振,所述射频前端芯片包括三个电源输入端、四个接地端、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一模拟输入端、第二模拟输入端、模拟输出端、第一天线接ロ端和第二天线接ロ端,四个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三个所述电源输入端均接3V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模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接ロ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接ロ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拟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所述晶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模拟输出端同时与所述晶振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大小为22千欧,所述第二电阻大小为I兆欧。【文档编号】G06K7/00GK203414955SQ201320372539【公开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RFID的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前端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晶振,所述射频前端芯片包括三个电源输入端、四个接地端、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一模拟输入端、第二模拟输入端、模拟输出端、第一天线接口端和第二天线接口端,四个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三个所述电源输入端均接3V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模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接口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天线接口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模拟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所述晶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模拟输出端同时与所述晶振的另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梦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方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