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学文专利>正文

可防光盘翘曲变形及缩短冷却时间的光盘成形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895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光盘翘曲变形及缩短冷却时间的光盘成形用模具,其主要是在呈环状冷却轨沟内的中央处增设可扩大增加与流动冷却液接触面积的散温分隔轨,并将水平线设计的环状冷却轨沟,改设成具有高低位差(内围较深而外围较浅)阶梯状设计的环状冷却轨沟及其底部近光盘成形面处设有一可使热传导平均的铜合金或铝合金,可令模体的冷却散温面积增加及光盘成形面的表面温度均匀,使模体具有散热快并可减少内应力及热传导平均的功效,以缩短模温所需冷却的时间及可使光盘成形面的表面温度均匀,利于节省光盘的制造时间及预防光盘的翘曲变形,进而达成生产效率的提高及产品品质的控制。(*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防光盘翘曲变形及缩短冷却时间的光盘成形用模具
本技术是关于光盘成形用模具,更简而言之,尤其指一种可令模体可扩大增加冷却散温面积的散温分隔轨,并令模体光盘成形面的表面温度可均温的高低位差(内围较深而外围较浅)阶梯状的冷却轨沟隔轨及可使其热传导平均的铜合金或铝合金设计,使模体温度的冷却时间更为快速并减少其内应力并可使模体光盘成形面的表面温度更均匀,以利于节省光盘的制造时间及预防光盘的翘曲变形,进而达成生产效率的提高及产品品质的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现行光盘成形用模具的结构型态,请配合参阅图1、2和图3所示,光盘模具1分别设有一固定模1O及可动模20,其模体内设有呈环状的冷却轨沟101、201,以利于流动冷却液流动于冷却轨沟101、201内,以作为调节模温的通路,而固定模10及可动模20两相对应的光盘成形面103、203与阻挡块40之间,则可形成为光盘成形槽30,可供光盘塑料原料7经由光盘塑料原料注入信道71注入后成形为光盘。当光盘塑料原料7注入光盘模具1的光盘成形槽30时,经由呈环状冷却轨沟101、201内的流动冷却液冷却作用,可使固定模10及可动模20的模温降温冷却,以让在光盘成形槽30内的光盘塑料原料7冷却成形为光盘;但因冷却轨沟101、201与流动冷却液的散温冷却接触面积不足,使模体散温冷却速度慢,无法缩短模温所需冷却的时间,且因光塑料原料7从光盘模具1的光盘成形槽30中央往四周扩散,故其高温是由内侧往外侧逐渐递减,而呈环状的冷却轨沟101、201是采水平线设计方式,其因无具有高低位差阶梯状的设计,使光盘成形面103、203的表面温度无法均匀,导致光盘无法缩短制造时间及容易翘曲变形,进而产生生产效率低及产品品质差的情形。故上述所揭示的光盘成形用模具乃具有以下的缺陷需待进:1、由于习用光盘成形用模具的冷却轨沟与冷却液接触的冷却散温面积不足,无法缩短模温所需冷却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2、其次,呈环状冷却轨沟并无高低位差(内围较深而外围较浅)的阶梯状及其底部近光盘成形面处设有一可使热传导平均的铜合金或铝合金设计,令-->光盘成形面的表面温度无法均匀,导致成形的光盘容易翘曲变形,产品品质控制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防光盘翘曲变形及缩短冷却时间的光盘成形用模具,其利于节省光盘的制造时间及预防光盘的翘曲变形,可大幅提升光盘的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可防光盘翘曲变形及缩短冷却时间的光盘成形用模具,其具有一固定模及一可动模,其内各设有一呈环状冷却轨沟,并于各环状冷却轨内的中央处设有一散温分隔轨,再于各散温分隔轨其一端近模体内围处各设有一冷却液注入处以对应冷却液注入信道,而另一端近模体外围处则各设有一冷却液流出处以对应冷却液流出信道,而其冷却轨沟则是采呈阶梯状且具有高低位差的冷却轨沟及于其底面近光盘成形面处增设一可使热传导平均的铜合金或铝合金设计方式所构成;其特征在:在光盘模具的固定模与可动模的环状冷却轨沟内中央处,增设有可扩大增加与流动冷却液接触面积的散温分隔轨,而其环状冷却轨沟采具有高低位差呈阶梯状(内围较深而外围较浅)及于其底面近光盘成形面处增设一可使热传导平均的铜合金或铝合金设计方式,可令模体具有散热快、减少内应力及热传导均匀的功效,以缩短模温所需冷却的时间及均匀光盘成形面的表面温度,利于节省光盘的制造时间及预防光盘的翘曲变形,进而达成生产效率的提高及产品品质的控制。以下通过配合所附图及较佳实施例用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及所达成的功效,使其能对本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光盘成形用模具的模具平面示意图;图2是习用光盘成形用模具的模具剖面示意图;图3是习用光盘成形用模具的模具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光盘成形用模具的模具平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光盘成形用模具的模具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光盘成形用模具的模具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组件符号简单说明-->光盘模具1;固定模10;冷却轨沟101;散温分隔轨102;光盘成形面103;冷却液注入处104;冷却液流出处105;铜合金或铝合金106;可动模20;冷却轨沟201;散温分隔轨202;光盘成形面203;冷却液注入处204;冷却液流出处205;铜合金或铝合金206;光盘成形槽30;阻挡块40;冷却液注入信道501;冷却液流出信道502;冷却液注入信道601;冷却液流出信道602光盘塑料原料7;光盘塑料原料注入信道71。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其为本技术所应用的可防光盘翘曲变形及缩短冷却时间的光盘成形用模具的模具装置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光盘模具1在装置上与习用(如图3)的装置无太大差异,可于接收操作讯息后立刻执行光盘的制造或停止的动作;该光盘模具1的固定模10及可动模20内是设有一冷却轨沟101、201,且于冷却轨沟101、201内中央处设有一散温分隔轨102、202,而其冷却轨沟101、201可供流动冷却液经由冷却液注入信道501、601注入循环于其轨沟内后,再由冷却液流出信道502、602流出,另于固定模10及可动模20的两对应光盘成形面103、203与阻挡块40之间,可形成光盘成形槽30,以供光盘塑料原料7经由光盘塑料原料信道71注入后,经由冷却轨沟101、201内的流动冷却液可快速降温冷却固定模10及可动模20,使光盘成形槽30内的光盘塑料原料71成形为光盘。请接续配合参阅图4和5所示,至于本技术特征即在于:将习用(如图1和2)固定模10及可动模20的环状冷却轨沟101、201内的中央处,增设可扩大增加与流动冷却液接触面积的散热分隔轨102、202,而其近模体内围处设有冷却液注入处104、204以对应冷却液注入信道501、601,另近模体外围处则设有冷却液流出处105、205以对应冷却液流出信道502、602,(如图4和5),并将习用(如图2)水平线设计的环状冷却轨沟101、201,改设成具有高低位差的阶梯状(内围较深而外围较浅)冷却轨沟(如图5),通过由上述增设的散温分隔轨102、202可使冷却轨沟101、201扩大增加与流动冷却液接触面积,以令模体的冷却散温面积增加,使模体具有散热快及可减少内应力的功效,以缩短模温所需冷却的时间,可节省光盘的制造时间,进而达成生产效率的提高;再者,通过由将习用水平线设计的环状冷却轨沟101、201,改设成本新型的具有高低位差阶梯状(内围较深而外围较浅)的冷却轨沟101、201及于其底面近光盘成形面103、203处增设一可使热传导平均的铜合金或铝合金106、206,此设计目的在于先接触热光盘塑料原料7的模体内围,其受热系数比模体外围高,-->故以由内围往外围递减的高低位差阶梯状冷却轨沟101、201设计方式,可令模体的热传导均匀,使光盘成形面102、203的表面温度均匀,以利于预防光盘塑料原料7在冷却后的光盘翘曲变形,进而达到产品品质的控制。由上述说明可知,本新型是利用在习用环状冷却轨沟内的中央处增设可与流动冷却液接触面积增加的散温分隔轨,与将昔用水平线设计方式的冷却轨沟改设成具高低位差阶梯状的冷却轨沟设计及于其底面近光盘成形面处增设一可使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光盘翘曲变形及缩短冷却时间的光盘成形用的模具,其具有一固定模及一可动模,其内各设有一呈环状冷却轨沟,并于各环状冷却轨内的中央处设有一散温分隔轨,再于各散温分隔轨其一端近模体内围处各设有一冷却液注入处以对应冷却液注入信道,而另一端近模体外围处则各设有一冷却液流出处以对应冷却液流出信道,而其冷却轨沟则是采呈阶梯状且具有高低位差的冷却轨沟及于其底面近光盘成形面处增设一可使热传导平均的铜合金或铝合金设计方式所构成;其特征在:在光盘模具的固定模与可动模的环状冷却轨沟内中央处,增设有可扩大增加与流动冷却液接触面积的散温分隔轨,而其环状冷却轨沟采具有高低位差呈阶梯状,其内围较深而外围较浅,及在其底面近光盘成形面处增设一可使热传导平均的铜合金或铝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光盘翘曲变形及缩短冷却时间的光盘成形用的模具,其具有一固定模及一可动模,其内各设有一呈环状冷却轨沟,并于各环状冷却轨内的中央处设有一散温分隔轨,再于各散温分隔轨其一端近模体内围处各设有一冷却液注入处以对应冷却液注入信道,而另一端近模体外围处则各设有一冷却液流出处以对应冷却液流出信道,而其冷却轨沟则是采呈阶梯状且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学文郭健平
申请(专利权)人:郭学文郭健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