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主要是由一上、下模座组成,上模座底面凹设有上模穴,并往下凸伸有等距排列的数个隔板,隔板间形成容置槽,同时,所述隔板与上模穴的环周形成一环沟,环沟上贯设分布有灌注孔,上模座的顶面并设有灌注浇道,另,所述上模座底面的四端侧稍内位置上设有预定的对接孔;下模座相对盖合于上模座的底面,其设有与上模穴对应的下模穴、隔板、容置槽及对接杆;这样,便可加工出结构强度佳且加工效率高的空气滤清器,且可降低模具加工的工时及材料成本,同时,使滤材定位更为精准,令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稳定性均能获得有效改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特别是指一种加工效率佳、构件更为简化且一次成型的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传统的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10(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主要是由一上、中、下模座11、12、13所组成,其中,上、下模座11、13上相对设有等距排列的凸隔板111、131,且呈交错分布,中模座12中央形成透空的模孔121,当上、下模座11、13盖合时得以将中模座12夹固于其间,且使凸隔板111、131恰相对围设于模孔121中。当欲使用该成型模具10加工一体成型的空气滤清器14时,首先,是将中模座12盖合于下模座13上,再选择一平面状的滤棉片141置于下模座13上方,然后,使上模座11压合于中、下模座12、13上,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此时,利用上、下模座11、13的凸隔板111、131交错作用挤压滤棉片141,使该滤棉片141形成预设等间距反复凹折的形状,之后,利用一射出装置将橡胶原料由上模座11上的灌注浇道15、灌注孔16注入于中模座12的模孔121中,以形成一包覆于滤棉片141外周缘的胶质框体142,最后,依序将上模座11、中模座12与下模座13分离至适当位置,将空气滤清器14取下并同时令中模座12往下与下模座13盖合,如此,即得加工成型的空气滤清器14成品。然而,传统的成型模具10虽已能够加工出一体成型的空气滤清器14,但其整体结构设计不但导致加工程序过于繁杂不便,加工成品实际上无法-->真正符合高品质的要求,且极易产生瑕疵品,其原因如下:一、传统成型模具10需要使用上、中、下模座11、12、13等三个构件组合,不但较为浪费模具制作工时及材料成本,且加工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各模座间组合后的合模精度,否则极易造成接合位置的不良,对成型后的产品外观影响很大。二、滤棉片141是利用上、下模座11、13的凸隔板111、131直接成型,但其加工过程中,由于上、下模座11、13已经固定于射出装置上,而射出装置上并无任何可供滤棉片141固定位置的辅助设备,该滤棉片141仅是置于下模座13上,以致于当上、下模座11、13盖合时,往往使滤棉片141的位置偏倚而移位,偏倚量过大时,即可能导致其侧端缘143处内缩而无法与框体142结合,造成产品的瑕疵,也可能造成整个滤棉片141歪斜,大大的影响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设计者积其多年从事汽车相关产品开发、制造的经验,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加以研究改良,终于研发出本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在加工空气滤清器时能够使滤材定位更为精准,有效改善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稳定性的成型模具。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所提供的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其包括:上模座,其底面凹设有一预定深度的上模穴,该上模穴的底部往下凸伸有等距排列的数个隔板,每一隔板间恰相对形成一容置槽,同时,所述隔板与上模穴的环周并未连接而是形成一预定间距的环沟,该环沟的预定位置上并贯设分布有数个灌注孔连通至上模座的顶面,该上模座的顶面并设有相互连通的数条灌注浇道与灌注孔衔接相通,导引灌注原料由灌注孔中进入填充于环沟内;另,所述上模座底面的四端侧稍内位置上设有预定-->的对接孔;下模座,相对盖合于上模座的底面,其顶面设有一下模穴,该下模穴的底部往上凸伸有等距排列的数个隔板,每一隔板间恰相对形成一容置槽,当上、下模座盖合时各隔板交错置设相对的容置槽中,另,所述隔板与下模穴的环周并未连接而是形成一预定间距的环沟,与上模穴的环沟相对,又,该下模座顶面的四端侧稍内位置上设有预定的对接杆相对插设于上模座的对接孔。加工空气滤清器时,将预先成型为反复凹折形状的滤材置于下模穴的隔板上,再将上、下模座盖合固定后,于灌注浇道灌入预定的灌注原料,灌注原料即依序充填于上、下模穴的环沟中将滤材四周的部分环缘包覆结合,形成空气滤清器外侧的框体,而一体成型出结构强度佳且加工效率高的空气滤清器。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上、下模穴的隔板可以为对应的三角形,其间的容置槽也为相对的三角形槽;或上、下模穴的隔板为对应的柱状体,端部各成型为圆弧面,其间的容置槽也为相对的柱状槽。所述下模穴环沟的上缘部分可以成型为一圆弧面,从而使空气滤清器的框体成型后,该框体的顶缘部分成型一预定弧度的导流面,这样,当空气滤清器使用时,即可利用该导流面的圆周平滑顺畅的将空气往下导入通过滤材过滤,降低反射气流的产生,以有效提高引擎的进气流量。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案,还可以在所述上模座邻近其环沟四个端侧的位置上分别增设有灌注孔,使该成型模具灌注加工时,这些位置可以较快的填入灌注原料。总而言之,本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仅由上、下模座组成,并以预定形状的滤材直接置设定位于下模座的隔板上,从而可以降低模具加工的工时及材料成本,同时,使滤材定位更为精准,令其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稳定性均能获得有效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空气滤清器成型模具的局部分解及加工示意图。图2是传统空气滤清器成型模具合模后的加工示意图。图3是传统空气滤清器成型模具开模后的加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上模座的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成型模具并结合空气滤清器加工过程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成型模具合模的加工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成型模具合模后的灌注加工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成型模具成型后的开模加工示意图。图10是利用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模具加工出的空气滤清器成品的外观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成型模具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式中各标号的意义:10成型模具 11上模座 111凸隔板 12中模座121模孔 13下模座 131凸隔板 14空气滤清器141滤棉片 142框体 143侧端缘 20上模座30下模座 40空气滤清器 21上模穴 211隔板212容置槽 213环沟 214灌注孔 215灌注浇道216对接孔 31下模穴 311隔板 312容置槽313环沟 314对接杆 41滤材 411滤布412金属网层 42框体 421导流面 211a隔板212a容置槽 311a隔板 312容置槽 41a滤材-->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构造、运用的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现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图标详细说明如下,相信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及其它特点,当可由此而得以深入且具体的了解。首先,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为本技术优选的成型模具实施例,可用于加工空气滤清器,由一上模座20及一下模座30所组成,其中:上模座20,概呈矩形体,其底面凹设有一预定深度的上模穴21,该上模穴21的底部往下凸伸有等距排列的数个隔板211,每一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上模座,其底面凹设有一预定深度的上模穴,该上模穴的底部往下凸伸有等距排列的数个隔板,每一隔板间恰相对形成一容置槽,同时,所述隔板与上模穴的环周并未连接而是形成一预定间距的环沟,该环沟的预定位置上并贯设分布有数个灌注孔连通至上模座的顶面,该上模座的顶面并设有相互连通的数条灌注浇道与灌注孔衔接相通;另,所述上模座底面的四端侧稍内位置上设有预定的对接孔; 下模座,可相对盖合于上模座的底面,其设有一下模穴,该下模穴的底部往上凸伸有等距排列的数个隔板,每一隔板间恰相对形成一容置槽,当上、下模座盖合时各隔板可交错置设于相对的容置槽中,另,所述隔板与下模穴的环周并未连接而是形成一预定间距的环沟,与上模穴的环沟相对,又,该下模座顶面的四端侧稍内位置上设有预定的对接杆,其可相对插设于上模座的对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上模座,其底面凹设有一预定深度的上模穴,该上模穴的底部往下凸伸有等距排列的数个隔板,每一隔板间恰相对形成一容置槽,同时,所述隔板与上模穴的环周并未连接而是形成一预定间距的环沟,该环沟的预定位置上并贯设分布有数个灌注孔连通至上模座的顶面,该上模座的顶面并设有相互连通的数条灌注浇道与灌注孔衔接相通;另,所述上模座底面的四端侧稍内位置上设有预定的对接孔;下模座,可相对盖合于上模座的底面,其设有一下模穴,该下模穴的底部往上凸伸有等距排列的数个隔板,每一隔板间恰相对形成一容置槽,当上、下模座盖合时各隔板可交错置设于相对的容置槽中,另,所述隔板与下模穴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发,黄聪敏,
申请(专利权)人:黄瑞发,黄聪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