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法胜专利>正文

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及以该模架所组成的多模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2211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以及若干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所组成的多模站机构,包含有一基部;两第一长形立件,矗立设置于该基部上,彼此并相距预定的距离;两固定模板,彼此分开而并列横置并各自桥接于各立件的顶端;长形滑部,为介于该两模板相对板端间的开放空间,且适合连通各固定模板的上下两侧。可大幅缩短注料行程,以免能源浪费并使制造效率得以提升。便于以单一注料机构配合多模站的注料作业施行,降低设厂成本并减少维修的需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及以该模架所组成的多模站机构
本技术与高分子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及以该模架所组成的多模站机构。
技术介绍
就一般公知的立式挟模装置而言,其模架1的组成大体上如图1所示,由四导柱2矗设于基座上,并于该各导柱2的顶端横设一固定模板3,以及一活动模板4滑设于各导柱2上,并可受动力驱动滑移动作,从而使设于该活动模板与该固定模板间的分离模片彼此间得以随之进行相对运动而于一开模位置及一合模位置间位移。但是,上述公知技术所揭示的由上方注料的
技术实现思路
却并非完美,有浪费能源及延滞制造效率的缺陷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公知技术以固定模板2开设一贯穿孔洞,而供射出头或挤料头等公知注料端伸入其中所造成位移行程过长,或直接形成流道而与该注料端同轴串接所造成流道过长,凡此均属需改进的非理想的传统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其可大幅缩短注料行程,以免能源浪费并使制造效率得以提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以若干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所组成的多模站机构,其可便于以单一注料机构配合多模站的注料作业施行,以降低设厂成本并减少维修的需求。为达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所提供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包含有一基部;两第一长形立件,矗立设置于该基部上,彼此并相距预定的距离;两固定模板,彼此分开而并列横置并各自桥接于各立件的顶端;一长形滑部,为介于该两模板相对板端间的开放空间,且适合连通各固定模板的上下两侧。以下,通过本技术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公知模架的立体图。图2: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以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组成的多模站机构平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以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所组成的多模站机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揭露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10由一基部20、两第一立件30、一第二立件40、两固定模板50以及一滑部60所组成。该基部20作为底座并容设用以提供挟模力的动力元件于其中。该两第一立件30分别为具适当厚度的板状体,彼此平行地分别矗立固接于该基部20两侧,相互间并间隔有适当的距离以供模具设置于其间,并形成可供其移动的适当空间。该第二立件40亦为板体,但其厚度较各该第一立件30的厚度为大,并于该两第一立件30间直立固设于该基部20上,从而将各该第一立件30间的空间予以区隔为二,并均可供模具分别设于其中。该两固定模板50分别为具适当厚度的矩形板体,其相互间系相隔开来,而并列横陈跨置于该第二立件40顶端且桥设固接于各该第一立件30顶端上,从而得与各该立件30、40彼此间架接结合而提供可供模具置入于其中的模架基础构成。该滑部60为介于该两固定模板50相向板端间的长条状开放空间,换言之,该滑部60由该两固定模板50彼此之间隔空间所构成,并以该两固定模板50的相向板端形成该滑部60的两侧壁面,其长轴呈直线延伸。通过上述构件的组成,该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10由各立板30、40在彼此间分别提供了可供模具在其中位移的活动空间,并可通过容设于该基部20中的公知动力元件提供适当的驱动外力而顶推或下拉模具模片,从而达到关于使模具开启或闭合的预定状态,在此需先加以说明的是,在合模状态下,该公知动力元件所施予模具的上推外力,由各固定模板50及其与各立件30、40间的稳固结合而形成适当且足够的受力支撑部位,从而得以确保合模状态下的锁模力足以使模具维持于理想的合模状态下。除此之外,所述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10得以克服传统技术的缺陷而大幅缩短注料的行程,其功效的获得主要在于传统技术中的注料机构可以将注料端头伸入于该滑道60中,并透过该滑道60的延伸而使注料端头得以保持位于该滑道60内部的状态于不同模架间移动,换言之,当以该注料端头对前一模架所挟设的-->模具完成注料作业后,其仅需稍离其注模的特定位置,即沿该滑道60所提供的移动空间移出该模架10之外,可以保持相同的高度而进入次一模架的滑道中,再稍下移动至适当的注模位置上即可将原料注入对应的模具中,如此一来,该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10便得以大幅地缩短注料的行程,并避免了能源的损耗,对于由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技术而言,具有进步性的创造,而具有专利性。再者,该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10在产业上实施时,可以多个沿预定的方式在特定的厂房空间中以适当的几合形式排列,如图5所示即为以多个立式模架10排列成直线,并使其彼此所具有的滑道60得以长轴同轴对应相邻,如此一来,使得以单一的传统注料机构配合各立式模架10所组成的多模站机构使用,使其注料端头可于各同轴对应的滑道60中移动于不同模架10间,从而得以在节省资源的情况下快速地分别就不同模架10所挟设的模具进行注料作业,有利于产业的经济性。接着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在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10’,其除关于该滑部60’的形状与前述实施例所揭示的有所差异外,其余构件则属一致。具体而言,该滑部60’介于该两固定模板50’的相向端面间,并通过使各模板50’相向板端被设成对应弧端,而使该弧端所夹设而成的滑部60’随之呈对应曲率的弧形长条状,简言之,即该滑部60’沿其长轴弯折延伸而成,据此,其所形成可供外部注料端头于其中移动的路径亦当然呈对应曲率的弧形轨迹;而本实施例对该滑部60’所做的改变并不会影响该立式模架10’达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功效。再请参阅图8所示,事实上于本实施例中所揭示的,适于将其以沿着与该滑部60’相同曲率的延伸方向将多个立式模架10’排列呈扇形,从而适于配合扇形作业空间的使用,并与以枢转改变位置的注料机构配合而达到产业经济性的理想效果。除了上述两实施例以外,申请人予以揭示的在本技术所提供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由于该滑部60、60’在形成的滑移路径中有与各立板的顶端相邻接的情况存在,因此,在产业实施上得以在适当立板的顶端上另为设置适于刮除注料端头端末溢料的刮板构件,以使注料端头于该滑部中滑移的同时,得以于端末与附设的刮板构件相切,据以达到刮除溢料的效果,利于次一注料程序作业的顺序进行,但有关于该刮板的详细构造由于并非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且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既有的刮除技术简易地附加于本技术所揭示的结构中,因此,申请人于此仅揭示关于本技术所提供的适于装设刮板的空间位置信息,并不以此作为请求保护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部;两第一长形立件,矗立设置于该基部上,彼此并相距预定的距离;两固定模板,彼此分开而并列横置并各自桥接于各该立件的顶端;一位于适以连通各固定模板的上下两侧,介 于该两模板相对板端间开放空间的长形滑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部;两第一长形立件,矗立设置于该基部上,彼此并相距预定的距离;两固定模板,彼此分开而并列横置并各自桥接于各该立件的顶端;一位于适以连通各固定模板的上下两侧,介于该两模板相对板端间开放空间的长形滑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其特征在于,该滑部的长轴呈直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其特征在于,该滑部沿长轴弯折而具预定的曲率。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于上方注料的立式模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君
申请(专利权)人:陈法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