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976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由依次设置的端子自锁区、线芯压接区、缓冲过渡区和绝缘压接区组成,在端子自锁区的后端设置有自锁口,所述端子自锁区与线芯压接区之间设置有便于线芯压接区内线芯伸出的开口,在线芯压接区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保护口和后保护口,所述线芯压接区通过缓冲过渡区与绝缘压接区连接,在绝缘压接区的后端设置有料带切断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端子无法较好的锁死在护套中,不便于后续的加工,且线束的线芯十分容易损伤,在压接后变形留出凸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证线束与端子较好压接,具有较好品质的线束端子。

Wiring harness termin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 harness terminal including a terminal bod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erminal body is composed of a terminal area, follow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self-locking wire crimping zone, transition zone and buffer insulation crimp region, the lock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erminal area of the self-locking rear end has opening wire crimping area inside out of the co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erminal and the line core lock self crimping, core crimping area both end surfac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mouth mouth and protection after the wire crimping area through the buffer transition zone and insulation crimp connection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tape cutting point in insulation crimping area after.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wiring terminals not the better lock in the sheath, for subsequent processing, wire harness and very easy to damage, deformation problems in convex set aside and pressed, provides a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can ensure better harness and terminal crimping, wire harness the terminal has good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端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的扩大,电气系统也日益强盛起来,各种不同特性的用电器不断涌现,其对线束的电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连接端子在线束和整个电气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将线束比作整个设备的神经系统,那么端子就是各神经系统的脉络连接点,所以线束端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线束能否正常的使用。目前的线束端子无法较好的锁死在护套中,不便于后续的加工,同时在线芯压接区没有设置有保护口,这样线束的线芯十分容易损伤,在压接后变形留出凸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束端子无法较好的锁死在护套中,不便于后续的加工,且线束的线芯十分容易损伤,在压接后变形留出凸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保证线束与端子较好压接,具有较好品质的线束端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束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由依次设置的端子自锁区、线芯压接区、缓冲过渡区和绝缘压接区组成,在端子自锁区的后端设置有自锁口,所述端子自锁区与线芯压接区之间设置有便于线芯压接区内线芯伸出的开口,在线芯压接区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保护口和后保护口,所述线芯压接区通过缓冲过渡区与绝缘压接区连接,在绝缘压接区的后端设置有料带切断点。前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自锁区下侧设置有固定导轨,在固定导轨两侧设置有自锁口。前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为圆柱形结构。前述的一种线束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压接区的直径大于线芯压接区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在端子自锁区的后端设置有自锁口,在固定导轨两侧设置有自锁口,其作用是将端子固定在护套内,防止端子退位掉出护套外,这样便于后续端子与线束的压接。线芯压接区导线导体和端子的接触区域,电流和信号通过此接触区域在端子和导线及电器之间进行传输。同时也是保证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最主要的一个区域。绝缘压接区是导线绝缘层和端子的接触区域,此区域的作用有2个:1、防止导线绝缘层后缩引起的护套尾部有导线线芯裸露,在高电压的情况下出现电弧连接短路现象;2、绝缘压接区域中端子尾部和导线包裹接触后,限制导线与端子之间的摆动幅度,防止由于大幅度的摆动带来线芯被折断的可能性。固定导轨端子装入护套时的一个导向装置,固定导轨的主要作用有2个:1、当端子装入护套时起导向作用;2、端子装入护套后起到固定端子的作用,使端子不能在护套中转动或左右摆动,保证端子与端子、端子与护套的可装配性和稳定性。在线芯压接区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保护口和后保护口,前保护口和后保护口,在冷冲压连接过程中为保护线芯压接区中线芯不被损伤,防止线芯压接时挤压变形。缓冲过渡区为冲压连接过程中线芯压接区和绝缘压接区之间的区域,主要作用为冷冲压连接引起的形变和应力扩散的区域。料带切断点端子在冷冲压连接过程中,压接模具将端子和料带分离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线束端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线束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端子本体由依次设置的端子自锁区1、线芯压接区2、缓冲过渡区3和绝缘压接区4组成,在端子自锁区I的后端设置有自锁口 5,所述端子自锁区I与线芯压接区2之间设置有便于线芯压接区内线芯8伸出的开口 9,在线芯压接区2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保护口 6和后保护口 7,所述线芯压接区I通过缓冲过渡区3与绝缘压接区4连接,在绝缘压接区4的后端设置有料带切断点11。所述端子自锁区I下侧设置有固定导轨10,在固定导轨10两侧设置有自锁口 5。所述端子本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绝缘压接区4的直径大于线芯压接区2之间。本专利技术在端子自锁区I的后端设置有自锁口 5,在固定导轨10两侧设置有自锁口5,其作用是将端子固定在护套内,防止端子退位掉出护套外,这样便于后续端子与线束的压接。线芯压接区2导线导体和端子的接触区域,电流和信号通过此接触区域在端子和导线及电器之间进行传输。同时也是保证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最主要的一个区域。绝缘压接区4是导线绝缘层和端子的接触区域,此区域的作用有2个:1、防止导线绝缘层后缩引起的护套尾部有导线线芯裸露,在高电压的情况下出现电弧连接短路现象;2、绝缘压接区域中端子尾部和导线包裹接触后,限制导线与端子之间的摆动幅度,防止由于大幅度的摆动带来线芯被折断的可能性。固定导轨10端子装入护套时的一个导向装置,固定导轨的主要作用有2个:1、当端子装入护套时起导向作用;2、端子装入护套后起到固定端子的作用,使端子不能在护套中转动或左右摆动,保证端子与端子、端子与护套的可装配性和稳定性。在线芯压接区2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保护口 6和后保护口 7,前保护口 6和后保护口 7,在冷冲压连接过程中为保护线芯压接区中线芯不被损伤,防止线芯压接时挤压变形。缓冲过渡区3为冲压连接过程中线芯压接区2和绝缘压接区4之间的区域,主要作用为冷冲压连接引起的形变和应力扩散的区域。料带切断点端子在冷冲压连接过程中,压接模具将端子和料带分离的位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由依次设置的端子自锁区、线芯压接区、缓冲过渡区和绝缘压接区组成,在端子自锁区的后端设置有自锁口,所述端子自锁区与线芯压接区之间设置有便于线芯压接区内线芯伸出的开口,在线芯压接区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保护口和后保护口,所述线芯压接区通过缓冲过渡区与绝缘压接区连接,在绝缘压接区的后端设置有料带切断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由依次设置的端子自锁区、线芯压接区、缓冲过渡区和绝缘压接区组成,在端子自锁区的后端设置有自锁口,所述端子自锁区与线芯压接区之间设置有便于线芯压接区内线芯伸出的开口,在线芯压接区端面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保护口和后保护口,所述线芯压接区通过缓冲过渡区与绝缘压接区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亮吴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美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