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1852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语言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建立了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数据库,然后针对数据库的数据分别进行因果关系、发展描述、早期预测的分析,对于儿童早期语言和相关认知能力评估、语言阅读发展高危儿童的早期鉴别和干预,促进汉语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Method for tracking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anguage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trac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ies. The invention firstly established track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development database, then the database data were causal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of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early prediction, for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language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of children's early language readi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risk,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语言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方法。
技术介绍
语言是沟通与学习的主要工具,个体的语言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是其今后发展和职业成功的重要基础。在每种语言环境中总有5~10%的儿童不能顺利学会阅读,成为阅读障碍儿童(Snowlingetal.,1996)。这种发展性阅读障碍发生于儿童生长早期,受到遗传、家庭、学校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Frithetal.,2001)。目前国际的研究热点是在儿童正式接触阅读教育前,通过对儿童语言和相关认知能力发展的测评,对儿童上学后的阅读能力进行早期预测,鉴别存在阅读障碍倾向的高危儿童,并通过适当的训练帮助,降低他们今后发展成为阅读障碍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从矫治到预防的模式改变。目前大量横断研究已经确定了一系列影响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因素,如语音技能、正字法技能、命名速度、语素意识等,并针对性地开发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测验,可对儿童语言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准确地评估,但在汉语儿童语言能力的动态发展以及个体差异的早期预测方面还缺乏有效追踪测查系统。追踪研究主要用来分析一段时间或某几个时间点个体的增长趋势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个体发展轨迹以及影响因素等。西方拼音语言国家已经有许多语言阅读追踪研究,探讨了儿童语言发展规律、阅读障碍的早期预测因素、早期鉴别阅读障碍风险儿童的有效指标、及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家庭教育因素等,这对改进儿童早期教育时间、提高人口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汉语与拼音语言存在巨大差异,以西方拼音文字为基础的追踪系统不能直接应用于或简单推论至使用汉语文字的汉语儿童上。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套合理有效的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追踪系统,将之用于社区医疗保健系统、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系统中,从而实现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动态追踪和早期预测。对于儿童早期语言和相关认知能力评估、语言阅读发展高危儿童的早期鉴别和干预,促进汉语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建立可用于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数据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儿童汉语语言和相关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数据库;(2)根据得到的基础数据库,对历次测验中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不同方面的能力进行计分和分数转化处理,如果不同时间点的测验任务不相同,要进行测验分数的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形成可以用于能力特征分析的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2-1)对历年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转换,获得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语音、词汇、句法、表述能力的基本特征的得分,标准化方法为:其中Xig表示第g个年龄组第i个个体在某个任务上的测验分数,和Sg分别表示第g个年龄组所有个体在某个任务上测验分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2-2)将同一个孩子不同年、不同方面的测验成绩进行系统整合,采用动态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年度采用的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核心的动态因素分析表示为:其中y1(t),Λ,yn(t)为第t次(t=1,2,...,T)测量的n个项目的分数,n个题目测量了m个维度(n<m),f1(t),Λ,fm(t)为第t次(t=1,2,...,T)测量的m个潜变量,Λ(i)=(λjk(i))为m×n的滞后因素载荷矩阵,B为滞后效应算子,满足Biy(t)=y(t-i),i表示与当前时间早i次的测试,(2-3)对测验分数进行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3)对数据的缺失模式进行分析,区分完全随机缺失、随机缺失和非随机缺失模式,并处理缺失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立可用于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数据库的方法,在步骤(1)中,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汉语特点,设计适合不同年龄的语言及相关认知能力的测验任务,如果不同年龄采用测验工具有差异,在测验设计上应对不同年龄设置共同题以便进行后期的等值链接;采用时间序列研究设计,收集至少三个时间点的数据;把大量在儿童多个发展时间点上收集的不同性质的数据进行清理和系统整理,形成儿童汉语语言和相关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数据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建立可用于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数据库的方法,在步骤(2-3)中,,对于相邻的两个年龄组,测验分数的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两个年龄测验分数的关系μ1(SC),σ1(SC)分别为第一个年龄组测验量表分数的均值和标准差;μ2(SC),σ2(SC)分别为第二个年龄组测验量表分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将每个年龄组的测验量尺分数转化为标准分z1和z2,瑟斯顿模型假设:步骤2:原始分数的转换建立每个年龄组原始分数y的频次分布表,采用公式其中z为要求得的标准化分数,Φ(z)为与该标准化的分数z相对应的累积频率,令其等于原始分数y的累积频率,通过以上公式,对每个年龄组的原始分数标准化,分别记为z1*(y)和z2*(y),步骤3:原始分数与量尺分数的转换对于第一个年龄组,原始分数到量尺分数的转换为:对于第二个年龄组,原始分数到量尺分数的转换为:其中和分别为z1*(y)的均值和标准差,和分别为z2*(y)的均值和标准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通过上述方法建立可用于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数据库,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儿童汉语语言和相关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数据库;(2)根据得到的基础数据库,对历次测验中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不同方面的能力进行计分和分数转化处理,如果不同时间点的测验任务不相同,要进行测验分数的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形成可以用于能力特征分析的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2-1)对历年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转换,获得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语音、词汇、句法、表述能力的基本特征的得分,标准化方法为:其中Xig表示第g个年龄组第i个个体在某个任务上的测验分数,和Sg分别表示第g个年龄组所有个体在某个任务上测验分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2-2)将同一个孩子不同年、不同方面的测验成绩进行系统整合,采用动态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年度采用的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核心的动态因素分析表示为:其中y1(t),Λ,yn(t)为第t次(t=1,2,...,T)测量的n个项目的分数,n个题目测量了m个维度(n<m),f1(t),Λ,fm(t)为第t次(t=1,2,...,T)测量的m个潜变量,Λ(i)=(λjk(i))为m×n的滞后因素载荷矩阵,B为滞后效应算子,满足Biy(t)=y(t-i),i表示与当前时间早i次的测试,(2-3)对测验分数进行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3)对数据的缺失模式进行分析,区分完全随机缺失、随机缺失和非随机缺失模式,并处理缺失数据,(二)针对数据库的数据分别进行因果关系、发展描述、早期预测的分析,1、因果关系分析1-1同时期因果分析,在儿童不同发展时期内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语音发展对阅读的语言、认知因素和阅读能力进行预测的复杂关系,结合层次线性模型,进一步研究这些复杂关系随时间的变化和交互作用,1-2前后期因果分析,采用纵向交叉分析技术,考察儿童早期语言认知方面的能力对后期读写能力的影响,并对变量之间影响关系的动态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使用纵向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立可用于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儿童汉语语言和相关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数据库;(2)根据得到的基础数据库,对历次测验中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不同方面的能力进行计分和分数转化处理,如果不同时间点的测验任务不相同,要进行测验分数的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形成可以用于能力特征分析的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2?1)对历年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转换,获得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语音、词汇、句法、表述能力的基本特征的得分,标准化方法为:Zig=Xig-X_gSg其中Xig表示第g个年龄组第i个个体在某个任务上的测验分数,和Sg分别表示第g个年龄组所有个体在某个任务上测验分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2?2)将同一个孩子不同年、不同方面的测验成绩进行系统整合,采用动态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年度采用的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核心的动态因素分析表示为:y(t)=Σi=0sΛ(i)Bif(t)+u(t)其中y1(t),Λ,yn(t)为第t次(t=1,2,...,T)测量的n个项目的分数,y(t)=y1(t)y2(t)Myn(t),n个题目测量了m个维度(nf(t)=f1(t)f2(t)Mfm(t),Λ(i)=(λjk(i))为m×n的滞后因素载荷矩阵,B为滞后效应算子,满足Biy(t)=y(t?i),i表示与当前时间早i次的测试,(2?3)对测验分数进行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3)对数据的缺失模式进行分析,区分完全随机缺失、随机缺失和非随机缺失模式,并处理缺失数据。FDA0000400318900000012.jp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立可用于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儿童汉语语言和相关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数据库;(2)根据得到的基础数据库,对历次测验中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不同方面的能力进行计分和分数转化处理,如果不同时间点的测验任务不相同,要进行测验分数的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形成可以用于能力特征分析的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2-1)对历年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编码、转换,获得儿童发展不同时期的语音、词汇、句法、表述能力的基本特征的得分,标准化方法为:其中Xig表示第g个年龄组第i个个体在某个任务上的测验分数,和Sg分别表示第g个年龄组所有个体在某个任务上测验分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2-2)将同一个孩子不同年、不同方面的测验成绩进行系统整合,采用动态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年度采用的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核心的动态因素分析表示为:其中,y1(t),…,yn(t)为第t次测量的n个项目的分数,其中,t=1,2,…,T,n个题目测量了m个维度,其中n<m,f1(t),…,fm(t)为第t次测量的m个潜变量,其中,t=1,2,…,T;i表示与当前时间早i次的测试,Λ(i)=(λjk(i))为n×m的滞后因素载荷矩阵,B为滞后效应算子,满足Biy(t)=y(t-i);(2-3)对测验分数进行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3)对数据的缺失模式进行分析,区分完全随机缺失、随机缺失和非随机缺失模式,并处理缺失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可用于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汉语特点,设计适合不同年龄的语言及相关认知能力的测验任务,如果不同年龄采用测验工具有差异,在测验设计上应对不同年龄设置共同题以便进行后期的等值链接;采用时间序列研究设计,收集至少三个时间点的数据;把大量在儿童多个发展时间点上收集的不同性质的数据进行清理和系统整理,形成儿童汉语语言和相关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可用于追踪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3)中,对于相邻的两个年龄组,测验分数的垂直等值和链接分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两个年龄测验分数的关系μ1(SC),σ1(SC)分别为第一个年龄组测验量表分数的均值和标准差;μ2(SC),σ2(SC)分别为第二个年龄组测验量表分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将每个年龄组的测验量尺分数转化为标准分z1和z2,瑟斯顿模型假设:步骤2:原始分数的转换建立每个年龄组原始分数y的频次分布表,采用公式其中z为要求得的标准化分数,Φ(z)为与该标准化的分数z相对应的累积频率,令其等于原始分数y的累积频率,通过以上公式,对每个年龄组的原始分数标准化,分别记为z1*(y)和z2*(y),步骤3:原始分数与量尺分数的转换对于第一个年龄组,原始分数到量尺分数的转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华刘红云李虹张玉平王晓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