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675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30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第一配管,其将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内部,管,其使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通过,第二配管,其将上述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外部;托架,其具有用于紧固壳体的紧固部与用于支撑上述紧固部的支撑部;在上述紧固部形成有管孔和配管孔,上述管贯通上述管孔,上述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中的至少一个配管贯通上述配管孔。由此,因此能够提高壳体的侧面与上侧的空间活用度,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中至少一个配管与管受到托架的保护,而且还具有可靠度高的优点。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casing, first piping, the inside of the shell, a first fluid to make the fluid tube, second heat exchange by second, with the first fluid piping, it will be the first fluid to the outside of the housing; a bracket for fastening of the fastening shell support support the fastening part and used; a tube hole and pipe hole formed in the fastening part, the pipe through the pipe hole, the first and second piping piping in at least one of the piping tubing through hole. Therefore, the space use degree of the side and the upper side of the shell can be improved, and at least one pipe and pipe in the first pipe and the second pipe are protected by a bracket, and the utility model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壳体上设置有管的热交换器,尤其涉及具有用于设置壳体的托架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通常,热交换器是在两个流体之间使热量移动的装置,广泛使用于制冷、制热、供热水用等。热交换器可作为用于回收废热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或作为用于冷却高温侧流体的冷却器,或作为用于加热低温侧流体的加热器,或作为使蒸汽冷凝的冷凝器,或作为使低温侧流体蒸发的蒸发器。热交换器可使用各种种类,有:销管式热交换器,其具有使第一流体的通过管与设置在管上的销;壳管式空气调节器,其具有使第一流体通过的壳体与使用于与第一流体热交换的第二流体通过的管;双重管热交换器,其具有使第一流体通过的内侧管与使与第一流体热交换的第二流体通过并包围内侧管的外侧管;板式热交换器,其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隔着传热板通过。热交换器中壳管式热交换器可在壳体的内部配置多个管。第一流体可在流入到壳体内部之后通过壳体向壳体的外部排出,第二流体可通过多个管。第一流体可在壳体的内部与通过多个管的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壳体能够以沿水平方向长的方式配置,管能够以沿水平方向长的方式配置在壳体内部。在壳体可设置用于支撑壳体的支架,支架可由多个在相隔的位置共同支撑壳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KR10-2011-0128709A (2011.11.30)
技术实现思路
以往的热交换器中存在以下的问题:所占设置空间大;在壳体的两侧下部分别附着有支架,因此支架的个数多;除了注入口和排出口之外,冷却水注入口及冷却水排出口也容易遭到破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第一配管,其将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内部,管,其使与上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通过,第二配管,其将上述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外部,托架,其具有用于紧固上述壳体的紧固部与用于支撑上述紧固部的支撑部;在上述紧固部形成有管孔和配管孔,上述管贯通上述管孔,上述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中的至少一个配管贯通上述配管孔。上述支撑部可包括多个支脚,所述多个支脚配置在上述紧固部的下部,且相互隔开。上述第一配管与上述第二配管分别具有位于上述紧固部的下侧的水平管部;上述水平管部贯通上述多个支脚之间。上述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都贯通上述配管孔。上述配管孔能够以沿水平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紧固部。上述配管孔在上述紧固部的侧端开放。上述壳体可包括:外壳,上部盖,其与上述外壳的上部相结合,下部盖,其与上述外壳的下部相结合;上述第一配管、第二配管及管可分别贯通上述下部盖。上述第一配管、上述第二配管和管可分别具有垂直管部,上述垂直管部贯通上述下部盖。在上述下部盖能够以彼此隔开的方式形成有使第一配管贯通的第一配管贯通孔和使第二配管贯通的第二配管贯通孔;上述第一配管贯通孔与上述第二配管贯通孔可位于上述配管孔的上侧。上述配管孔的大小可大于上述第一配管贯通孔的大小与上述第二配管贯通孔大小之和。可包括第一紧固部件,其对上述外壳、下部盖及托架进行紧固;第二紧固部件,其对上述外壳和下部盖进行紧固。在上述紧固部可形成有:第一紧固部件贯通孔,其使上述第一紧固部件贯通;第二紧固部件避让孔,其避让上述第二紧固部件。上述第二紧固部件避让孔的大小可大于上述第一紧固部件贯通孔的大小。上述管可包括螺旋管部,该螺旋管部位于上述第二配管与壳体之间,并以螺旋状缠绕多圈而成。上述管可包括垂直管部,该垂直管部从上述螺旋管部的下端延伸而贯通上述壳体与管孔;上述垂直管部的下端可位于上述管孔的下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中的至少一个配管能够向壳体的下侧延伸,因此能够提高壳体的侧面与上侧的空间活用度,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中至少一个配管与管受到托架的保护,而且还具有可靠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内部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内部的俯视图。图5是图2中所示的壳体的仰视图。图6是图2中所示的壳体与托架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图。图1所示的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压缩机2、第一热交换器4、膨胀机构6、第二热交换器8。第一热交换器4可使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第一流体可作为用于吸收第二流体的热量的冷却流体,或可作为用于向第二流体施加热量的加热流体。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压缩机2,其用于压缩第二流体;第一热交换器4,其使第二流体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膨胀机构6,其使第二流体膨胀;第二热交换器8,其使第二流体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二流体可依次通过压缩机2、第一热交换器4、膨胀机构6、第二热交换器8。SP,经压缩机2压缩后的第二流体依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4、膨胀机构6、第二热交换器8之后可回收到压缩机2。这种情况下,第一热交换器4可起到使第二流体冷凝的冷凝器的功能,第二热交换器8可起到使第二流体蒸发的蒸发器的功能,第一流体可以是吸收经压缩机2压缩后的第二流体的热量的冷却水。第二流体可依次通过压缩机2、第二热交换器8、膨胀机构6、第一热交换器4。即,经压缩机2压缩后的第二流体依次通过第二热交换器8、膨胀机构6、第一热交换器4之后可回收到压缩机2。这种情况下,第二热交换器8可起到使第二流体冷凝的冷凝器的功能,第一热交换器4可起到使第二流体蒸发的蒸发器的功能,第一流体可以是对通过第一热交换器4的第二流体施加热量的加热水。空气调节器包括:压缩机2,其压缩第二流体;第一热交换器4,其使第二流体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膨胀机构6,其使第二流体膨胀;第二热交换器8,其使第二流体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且,空气调节器还可包括流路切换阀(未图示),该流路切换阀可使经压缩机2压缩后的第二流体移动到第一热交换器4或者第二热交换器8。空气调节器可包括使经压缩机2压缩后的第二流体依次通过流路切换阀、第一热交换器4、膨胀机构6、第二热交换器8、流路切换阀之后回收到压缩机2的第一循环回路。空气调节器均可具有使经压缩机2压缩后的第二流体依次通过流路切换阀(未图示)、第二热交换器8、膨胀机构6、第一热交换器4、流路切换阀之后回收到压缩机2的第二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可成为借助第二热交换器8对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运行时的回路,第一热交换器4可作为使第二流体冷凝的冷凝器,第二热交换器8可作为使第二流体蒸发的蒸发器。第二循环回路可成为借助第二热交换器8对室内进行制热的制热运行时的回路,第二热交换器8可作为使第二流体冷凝的冷凝器,第一热交换器4可作为使第二流体蒸发的蒸发器。第一流体可由水或防冻液等液相流体构成,第二流体可由通常被空气调节器使用的氟利昂类制冷剂或者二氧化碳制冷剂等各种制冷剂构成。压缩机2可由用于压缩作为制冷剂的第二流体的压缩机构成,压缩机2可为旋转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螺旋式压缩机等各种压缩机。压缩机2可连接到第一热交换器4与压缩机出口流路3。第一热交换器4可由壳管式热交换器构成。第一热交换器4可包括使水或防冻液等第一流体通过的壳体与使作为制冷剂的第二流体通过的管。第一热交换器4可连接到膨胀机构6与第一热交换器膨胀机构连接流路5。对第一热交换器4将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配管,其将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内部,管,其使与上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通过,第二配管,其将上述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外部,托架,其具有用于紧固上述壳体的紧固部与用于支撑上述紧固部的支撑部;在上述紧固部形成有管孔和配管孔,上述管贯通上述管孔,上述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中的至少一个配管贯通上述配管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11 KR 10-2012-0075633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 第一配管,其将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内部, 管,其使与上述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通过, 第二配管,其将上述第一流体引向上述壳体的外部, 托架,其具有用于紧固上述壳体的紧固部与用于支撑上述紧固部的支撑部; 在上述紧固部形成有管孔和配管孔,上述管贯通上述管孔,上述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中的至少一个配管贯通上述配管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部包括多个支脚,所述多个支脚配置在上述紧固部的下部,且相互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配管与上述第二配管分别具有位于上述紧固部的下侧的水平管部; 上述水平管部贯通上述多个支脚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 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配管与第二配管都贯通上述配管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管孔以沿水平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紧固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配管孔在上述紧固部的侧端开放。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包括: 外壳, 上部盖,其与上述外壳的上部相结合, 下部盖,其与上述外壳的下部相结合; 上述第一配管、第二配管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畯铉崔烘硕赵昌桓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