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共挤螺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管类产品的模具,特别是一种双层共挤螺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生产管类产品的模具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出料时的溶料力学均匀性以及热均匀性不太理想,所生产出的管类产品的内外表面上留有流痕,且无法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制造出有牢固粘合层的实壁管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共挤螺旋模具,解决了传统的生产管类产品的模具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出料时的溶料力学均匀性以及热均匀性不太理想,所生产出的管类产品的内外表面上留有流痕,且无法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制造出有牢固粘合层的实壁管产品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一种双层共挤螺旋模具,包括壳体、进料口、环形流道,其特征在于:模具后半部的壳体内套有外螺旋体,壳体与外螺旋体间有间隙,外螺旋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槽,壳体与外螺旋体间的间隙以及外螺旋体外表面上的螺旋槽一起构成了外环形流道,外螺旋体内套有内螺旋体,外螺旋体与内螺旋体间有间隙,内螺旋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槽,外螺旋体与内螺旋体间的间隙以及内螺旋体外表面上的螺旋槽一起构成了内环形流道,内、外环形流道汇合于外螺旋体前端,并与一环形出料流道连接,连接处套有一调节环,调节环外设有调节螺钉,模具的后端面上设有主进料口,主进料口由管道与内环形流道连接,模具侧面的后端设有侧进料口,侧进料口由管道与外环形流道连接,其中,壳体与外螺旋体间的以及外螺旋体与内螺旋体间的间隙沿由前至后方向逐渐减小,内、外螺旋体外表面上的螺旋槽沿由前至后方向逐渐变深。本技术的优点是生产过程中溶体的机械合热应力小,压力损耗小,所生产的产品-->的内外表面无流痕且密实。附图说明下面结 ...
【技术保护点】
双层共挤螺旋模具,包括壳体、进料口、环形流道,其特征在于:模具后半部的壳体内套有外螺旋体,壳体与外螺旋体间有间隙,外螺旋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槽,壳体与外螺旋体间的间隙以及外螺旋体外表面上的螺旋槽一起构成了外环形流道,外螺旋体内套有内螺旋体,外螺旋体与内螺旋体间有间隙,内螺旋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槽,外螺旋体与内螺旋体间的间隙以及内螺旋体外表面上的螺旋槽一起构成了内环形流道,内、外环形流道汇合于外螺旋体前端,并与一环形出料流道连接,连接处套有一调节环,调节环外设有调节螺钉,模具的后端面上设有主进料口,主进料口由管道与内环形流道连接,模具侧面的后端设有侧进料口,侧进料口由管道与外环形流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共挤螺旋模具,包括壳体、进料口、环形流道,其特征在于:模具后半部的壳体内套有外螺旋体,壳体与外螺旋体间有间隙,外螺旋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槽,壳体与外螺旋体间的间隙以及外螺旋体外表面上的螺旋槽一起构成了外环形流道,外螺旋体内套有内螺旋体,外螺旋体与内螺旋体间有间隙,内螺旋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螺旋槽,外螺旋体与内螺旋体间的间隙以及内螺旋体外表面上的螺旋槽一起构成了内环形流道,内、外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王宝泰,王淳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