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换夹送辊下辊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61161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9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更换夹送辊下辊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液压缸伸出到最大位,使夹送辊框架提到最高位置,关闭液压管路阀门,拆除接轴、下辊道与底座之间的螺栓;2)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或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行车将旧下辊道从夹送辊框架下面的安放位置上移出;3)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或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行车将新下辊道移送到夹送辊框架下面的安放位置上,将新下辊道与底座采用螺栓固定;4)重复步骤2)-3)将所有旧下辊道更换为新下辊道,然后液压缸收缩,使夹送辊框架回落到正常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更换夹送辊下辊道,节约检修时间,提高效率。

Method for changing lower roller table of pinch roll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eplacing the clamping roller under the roller,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hydraulic cylinder extends to the maximum, the pinch roller frame mentioned in the highest position, close the hydraulic pipeline valve, remove the bolt shaft, between the roller and the base; 2) with connecting rod the steel wire rope, driving or using a connecting rod, wire rope, a fixed sleeve and a driving roller under the old pinch roll from the position below the frame removed; 3) by a connecting rod, wire rope, driving or using a connecting rod, wire rope, a fixed sleeve, driving the new roller is transferred to pinch the position of the roller frame, roller and the base will be new fixed with bolts; 4) repeat step 2) -3) will replace all the old under the new roller roller, hydraulic cylinder and the contraction of the pinch roller frame down to normal position. The invention can change the roller table of the pinch roller rapidly, save the overhaul tim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液压缸伸出到最大位,使夹送辊框架提到最高位置,关闭液压管路阀门,拆除接轴、下辊道与底座之间的螺栓;2)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或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行车将旧下辊道从夹送辊框架下面的安放位置上移出;3)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或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行车将新下辊道移送到夹送辊框架下面的安放位置上,将新下辊道与底座采用螺栓固定;4)重复步骤2)-3)将所有旧下辊道更换为新下辊道,然后液压缸收缩,使夹送辊框架回落到正常位置。本专利技术能够快速更换夹送辊下辊道,节约检修时间,提高效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热轧企业,生产线的带钢需要辊道运送,夹送辊作为一种控制、传动的设备,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产中,夹送辊辊道磨损或者轴承座卡死等现象发生后,需要更换新的辊道以保证生产。但受夹送辊部件位置的影响,更换下辊道非常不方便,需要拆卸上部分的夹送辊框架后,再拆卸下辊道,然后更换新辊道后,组装夹送辊框架,整个检修时间可达12小时,较长的停机时间,严重影响生产线的正常生产。目前,亟需一种新的夹送辊下辊道的更换方法,节约停机时间和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本方法,能够快速更换夹送辊下辊道,节约检修时间,提高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液压缸9伸出到最大位,使夹送辊框架4提到最高位置,关闭液压管路阀门,拆除接轴21、下辊道与底座22之间的螺栓23 ;2)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或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20、行车将旧下辊道从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移出;3)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或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20、行车将新下辊道移送到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将新下辊道与底座22采用螺栓23固定;4)重复步骤2) -3)将所有旧下辊道更换为新下辊道,然后液压缸9收缩,使夹送辊框架4回落到正常位置。所述步骤2)中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将旧下辊道从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移出,具体为:将第一连接杆17焊接到旧下辊道的操作侧轴承座15上,第二连接杆18焊接到旧下辊道的传动侧轴承座13的联轴器14上,第一连接杆17和第二连接杆18平行于旧下辊道的辊面16并且位置相对,每个连接杆的长度大于旧下辊道的总长度;将两个连接杆上远离旧下辊道的一端分别套入两根相同的钢丝绳,然后挂靠到行车挂钩上,行车启动使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同时使两个连接杆的两端相平,然后开动行车挂钩,使传动侧轴承座13和操作侧轴承座15上升至离底座22上平面30-50mm,并使旧下辊道与夹送辊框架4之间的空隙大于IOmm ;平动行车挂钩,使旧下辊道向操作侧方向移动,当旧下辊道从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移出后,落下行车挂钩,使旧下辊道落到地面,然后除掉两侧的两个连接杆,吊运旧下辊道到废件区。所述步骤2 )中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20、行车将丨日下辊道从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移出,具体为:将一个长度大于旧下辊道长度三倍的第三连接杆19,伸入夹送辊框架4下部,并焊接到旧下辊道的操作侧轴承座15和传动侧轴承座13上,用固定套20将旧下辊道和第三连接杆19连接;在第三连接杆19的两端上分别套入两根相同的钢丝绳,然后挂靠到行车挂钩上,行车启动使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同时使第三连接杆19两端相平,然后开动行车挂钩,使传动侧轴承座13和操作侧轴承座15上升至离底座22上平面30-50mm,并使旧下辊道与夹送辊框架4之间的空隙大于IOmm ;平动行车挂钩,旧下辊道向操作侧方向移动,当旧下辊道从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移出后,落下行车挂钩,使旧下辊道落到地面,然后除掉第三连接杆19,吊运旧下辊道到废件区。所述步骤3)中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将新的下辊道移送到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将新下辊道与底座22采用螺栓23固定,具体为:将第一连接杆17焊接到新下辊道的操作侧轴承座15,第二连接杆18焊接到新下辊道的传动侧轴承座13的联轴器14上,第一连接杆17和第二连接杆18平行于新下辊道的辊面16并且位置相对,每个连接杆的长度大于新下辊道的总长度;在传动侧轴承座13和操作侧轴承座15上分别套入两根相同的钢丝绳,然后挂靠到行车挂钩上,行车启动使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同时使两个连接杆的两端相平,然后开动行车挂钩,使两个连接杆中的一个穿过夹送辊框架4的下部并露出连接杆的端部,落下行车挂钩,取下钢丝绳;将两个连接杆上远离新下辊道的一端分别套入两根相同的钢丝绳,然后挂靠到行车挂钩上,行车启动使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同时使两个连接杆的两端相平,然后开动行车挂钩,将新下辊道移送到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将新下辊道与底座22采用螺栓23固定。所述步骤3)中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20、行车将新的下辊道移送到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将新下辊道与底座22采用螺栓23固定,具体为:将一个长度大于新下辊道长度三倍的第三连接杆19,焊接到新下辊道的操作侧轴承座15和传动侧轴承座13上,用固定套20将新下辊道和第三连接杆19连接;在传动侧轴承座13和操作侧轴承座15上分别套入两根相同的钢丝绳,然后挂靠到行车挂钩上,行车启动使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然后开动行车挂钩,使第三连接杆19中的一端穿过夹送辊框架4的下部并露出连接杆的端部,落下行车挂钩,取下钢丝绳;将第三连接杆19的两端分别套入两根相同的钢丝绳,然后挂靠到行车挂钩上,行车启动使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然后开动行车挂钩,将新下辊道移送到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将新下辊道与底座22采用螺栓23固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套20可以为吊装带或钢丝绳。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7和第二连接杆18的长度为下辊道长度的1.5倍。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三连接杆19长度为下辊道长度的4倍。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当需要更换夹送辊下辊道时,无需拆卸上部分的夹送辊框架,只需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先拆卸下辊道,用连接杆移出,然后安装新辊道,整个检修时间可缩短到5小时,减少了停机时间,减少劳动力,保证生产线的正常生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中夹送辊上下辊道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个侧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使用两个连接杆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使用一个连接杆的示意图;其中,1、支撑;2、轴销;3、第一上辊道;4、夹送辊框架;5、第二上辊道;6、第三上辊道;7、第一下辊道;8、第一导梳;9、液压缸;10、第二下辊道;11、第二导梳;12、第三下辊道;13、传动侧轴承座;14、联轴器;15、操作侧轴承座;16、辊面;17、第一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9、第三连接杆;20、固定套;21、接轴;22、底座;23、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夹送辊的主要结构包括:支撑1、轴销2、第一上辊道3、框架4、第二上辊道5、第三上辊道6、第一下辊道7、第一导梳8、液压缸9、第二下辊道10、第二导梳11、第三下辊道12,任一下辊道的两端分别由传动侧轴承座13和操作侧轴承座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更换夹送辊下辊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液压缸(9)伸出到最大位,使夹送辊框架(4)提到最高位置,关闭液压管路阀门,拆除接轴(21)、下辊道与底座(22)之间的螺栓(23);2)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或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20)、行车将旧下辊道从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移出;3)采用连接杆、钢丝绳、行车或采用连接杆、钢丝绳、固定套(20)、行车将新下辊道移送到夹送辊框架(4)下面的安放位置上,将新下辊道与底座(22)采用螺栓(23)固定;4)重复步骤2)?3)将所有旧下辊道更换为新下辊道,然后液压缸(9)收缩,使夹送辊框架(4)回落到正常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兆华陈传盛王春芹刘东华庞廷庆刘纯玉汪定态杨鹏袁林魏颖颖苏全明张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