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元云专利>正文

输入避光药物保护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1111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9 19:33
一种使用效果好、避免环境污染的输入避光药物保护袋,包括避光保护袋本体,避光保护袋本体包括前袋体和后袋体,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右边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左边上通过尼龙搭扣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上边部分别缝有副布勾和主布勾,前袋体的上部开有输液卡孔,输液卡孔处设计有输液卡核对罩,输液卡核对罩与前袋体之间通过尼龙搭扣固定连接,后袋体的上部开有观察孔,观察孔处设计有观察罩,观察罩与后袋体之间通过尼龙搭扣相连接。

Enter a protective pouch against the light

A good use effect, avoi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put light drug protection bags, including light protection bag body, light protection bag comprises a bag body and a bag body before after, before and after the bag bag is connect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ag body, before and after the bag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Velcro. Then, before and aft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g body bag body don't have side seam cloth and cloth hook hook, upper part of the front of the bag body provided with infusion card hole, hole infusion card design infusion card check cover check before infusion card cover and the bag body by a nylon hasp fixed connection, after the bag body. The upper part is provided with observation holes, the observation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observation observation cover, cover and after the bag body connected by nylon buck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避光药物保护袋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护袋,尤其涉及一种输入避光药物保护袋。
技术介绍
临床经常遇到要求避光输入的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易氧化的药物,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等,输入时都需要避光输入,以免降低疗效和产生纠纷。临床上大都采用黑色塑料袋包绕配制好药液的输液瓶进行输入,但给核对和观察带来不便,并且输入过程中输液器没避光,病人会提出疑问,且用后的塑料 袋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避免环境污染的输入避光药物保护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入避光药物保护袋,包括避光保护袋本体,避光保护袋本体包括前袋体和后袋体,其特征是: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右边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左边上通过尼龙搭扣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上边部分别缝有副布勾和主布勾,前袋体的上部开有输液卡孔,输液卡孔处设计有输液卡核对罩,输液卡核对罩与前袋体之间通过尼龙搭扣固定连接,后袋体的上部开有观察孔,观察孔处设计有观察罩,观察罩与后袋体之间通过尼龙搭扣相连接。此结构中,所述避光保护袋本体下端活动连接有输液器保护罩,输液器保护罩向右开口,开口处通过尼龙搭扣相连接。此结构中,所述输液器保护罩下端设计有输液针头保护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效果在于: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所以使用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I)制作简单,材料可取,黑色纯棉布质地柔软,避光效果强。(2)操作方便,核对观察时只需打开观察罩边缘的尼龙搭扣,核对观察后,将尼龙搭扣对接便可,茂菲氏滴管处和调节滴速的开关处,用小夹子封口,调节滴速和观察滴速也可分别直接打开,操作完毕再用夹子将边缘部分封好口,即简便又节省操作时间。(3)用后的避光保护袋统一回收,送供应室清洗与消毒,保护袋可反复应用,即节约原材料,也避免了应用黑色塑料袋,造成环境污染。(4)护理方便,病人满意,避免产生纠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避光保护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输液卡核对罩;2、尼龙搭扣;3、副布勾;4、主布勾;5、输液器保护罩;6、输液针头保护罩;7、避光保护袋本体;8、观察孔;9、输液卡孔;10、观察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输入避光药物保护袋,包括避光保护袋本体7,避光保护袋本体7包括前袋体和后袋体,其特征是: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右边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左边上通过尼龙搭扣2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上边部分别缝有副布勾3和主布勾4,前袋体的上部开有输液卡孔9,输液卡孔9处设计有输液卡核对罩I,输液卡核对罩I与前袋体之间通过尼龙搭扣2固定连接,后袋体的上部开有观察孔8,观察孔8处设计有观察罩10,观察罩10与后袋体之间通过尼龙搭扣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避光保护袋本体7下端活动连接有输液器保护罩5,输液器保护罩5向右开口,开口处通过尼龙搭扣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液器保护罩5下端设计有输液针头保护罩6。使用方法:药物配制好后,将避光保护袋本体打开平铺于治疗桌上,把贴有输液卡的一面放在上面,把输液袋上端放在保护袋缝有布勾的一端,使布勾从输液袋挂口穿过,避光保护袋本体的边缘部分用尼龙搭扣对接封好,输液器保护罩,暂不连接,待到该更换该瓶液体时再连接,连接时输液器保护罩的上端与保护袋的下端瓶口处用小夹子夹在一起,输液器保护罩的边缘部分用尼龙搭扣连接,输液过程中,靠近头皮针的地方,也要用输液针头保护罩遮挡好。输液时或输液过程中核对,可打开输液卡核对罩,通过输液卡孔进行核对,核对完毕要封好边缘部分。输液过程中,观察输液进行情况,可打开观察罩,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观察完毕也要封好边缘部分的尼龙搭扣。调节和观察滴速,可分别打开输液套侧面对应的夹子,进行观察和调节滴速。输液完毕将避光保护袋回收,送供应室清洗消毒备用。制作方法:取黑色纯棉布一块,尼龙搭扣剪成小块数个,小夹子。我院应用的溶液是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液体是塑料包装袋,现以该公司生产的500ml塑料包装袋为例,将黑色布块剪成36cmx54cm双层布块,对折成18cmx27cm长方形,前袋体设计个7cmx20cm可打开的输液卡核对罩,后袋体开一 6cmX6cm可打开的观察罩,便于输液时核对。避光保护袋本体的边缘部分和观察罩边缘部分,分别用尼龙搭扣连接。另接一长短与输液器相当宽5cm套袋,套袋的上端用塑料夹子夹在保护袋底端,套袋的边缘部分用尼龙搭扣对和连接而成,在茂菲氏滴管和调节滴速的开关处,分别用夹子封口,以便于观察和调节输液滴速。靠近输液针头部分延续缝一块5cmX5cm双层布块,可将输液针头遮挡。这样整个输液装置全是闭合避光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入避光药物保护袋,包括避光保护袋本体(7),避光保护袋本体(7)包括前袋体和后袋体,其特征是: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右边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左边上通过尼龙搭扣(2)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上边部分别缝有副布勾(3)和主布勾(4),前袋体的上部开有输液卡孔(9),输液卡孔(9)处设计有输液卡核对罩(1),输液卡核对罩(1)与前袋体之间通过尼龙搭扣(2)固定连接,后袋体的上部开有观察孔(8),观察孔(8)处设计有观察罩(10),观察罩(10)与后袋体之间通过尼龙搭扣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避光药物保护袋,包括避光保护袋本体(7 ),避光保护袋本体(7 )包括前袋体和后袋体,其特征是: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右边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左边上通过尼龙搭扣(2)相连接,前袋体和后袋体的上边部分别缝有副布勾(3)和主布勾(4),前袋体的上部开有输液卡孔(9 ),输液卡孔(9 )处设计有输液卡核对罩(I),输液卡核对罩(I)与前袋体之间通过尼龙搭扣(2)固定连接,后袋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云靳风柱
申请(专利权)人:张元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