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灭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834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真空灭弧室,主屏蔽罩(13)通过主屏蔽罩法兰(14)和壳体法兰(12)安装在壳体(11)内,主屏蔽罩的内侧设有金属网(15);壳体的上下端分别通过静端密封层(24)和动端密封层(48)安装有静端密封盖(23)和动端密封盖(47);静端导电杆(21)的中心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气道(27),静端导电杆(21)端部的气道接口(32)通过气管(33)与两位三通气阀(34)连接,两位三通气阀通过管路与真空传感器(35)连接。在灭弧室上设置真空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灭弧室内的真空度,同时对真空灭弧室的内部电场分布和绝缘结构予以改进,增强真空灭弧室的电流开断能力,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Vacuum interrup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cuum interrupter, the main shielding cover (13) through the main shielding cover flange (14) and shell flange (12) mounted on the housing (11), inside the main shielding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metal net (15); upper and lower shell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static end sealing layer (24) and the movable end sealing layer (48) provided with a static end sealing cover (23) and a movable end sealing cover (47); the static end conductive rod (21) of the center is provided with connected casing and airway (27), the static end conductive rod (21) airway interface end (32) through the trachea (33) and two (34) three vent valve connection, two three ventilation valve through a pipe (35) connected with the vacuum sensor. Set the vacuum interrupter in sensor, real-time monitoring of vacuum interrupter,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and the insulation structure of vacuum interrupter is also to be improved, enhanced current vacuum interrupter breaking capacity, and improv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真空灭弧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属于电气真空开关

技术介绍
真空灭弧室(又称真空开关管)是真空开关设备的关键部件,人们常称它为真空开关设备的心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灭弧室内的真空绝缘性能使电路切断电源后能迅速熄灭电弧并抑制电流,避免事故和意外的发生,真空断路器灭弧室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的输配电控制及各领域配电系统,与其他类型开关设备相比,具有安全可靠、寿命长、维修工作量小、环保等优点。真空断路器灭弧室也有其缺点,一方面真空度不容易直接观察,由于多种原因,真空灭弧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真空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当真空度下降到一定限值或者直接漏气,将大幅度降低电流开断能力甚至发生爆炸、火灾事故,目前采用的真空灭弧室大部分没有设置直接监测真空度的手段,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另一方真空灭弧室的电场分布设计和绝缘结构设计也存在不足之处,存在影响真空灭弧室电流开断能力及使用上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灭弧室,在灭弧室上设置真空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灭弧室内的真空度,同时对真空灭弧室的内部电场分布和绝缘结构予以改进,增强真空灭弧室的电流开断能力,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灭弧室,包括壳体、主屏蔽罩、静端密封盖、动端密封盖、静端外绝缘盖、动端外绝缘盖、静端导电杆和动端导电杆,主屏蔽罩通过主屏蔽罩法兰和壳体法兰安装在壳体内,主屏蔽罩的内侧设有金属网;壳体的上下端分别通过静端密封层和动端密封层安装有静端密封盖和动端密封盖,静端密封盖上部装有静端外绝缘盖,动端密封盖下部装有动端外绝缘盖;静端均压罩固定在静端导电杆的外圆周上并与静端密封盖以及静端外绝缘盖固定为一体,静端导电杆上部穿过静端密封盖的中心和静端外绝缘盖的中心;导向套固定在动端密封盖和动端外绝缘盖的中心,动端均压罩与动端密封盖和动端外绝缘盖固定为一体,动端导电杆穿过导向套中心;所述的静端导电杆上固定有静端护罩,静端触头座固定在静端导电杆的下端,静端导电杆的中心开设有连通壳体内外的气道,静端导电杆端部的气道接口通过气管与两位三通气阀连接,两位三通气阀通过管路与真空传感器连接;所述的动端导电杆上固定有波纹管护罩,动端触头座固定在动端导电杆的上端,触片分别装在静端触头座的下端和动端触头座的上端,波纹管的一端焊接在动端导电杆的轴台圆周上,另一端焊接在动端密封盖上,波纹管的内部通过导向套与动端导电杆之间的间隙连通壳体的外部;导向套内侧的圆周面上对称设置两个滑槽,与滑槽对应位置的动端导电杆上对应设置两个滑键,通过滑槽和滑键的配合使动端导电杆做直线滑动。进一步,静端触头座和动端触头座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浅型工艺槽,并在静端触头座和动端触头座的外圆周面和背部上设有触头座绝缘层。进一步,壳体外圆周面上设有气密绝缘层。进一步,两位三通气阀上设有抽真空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灭弧室上设置真空传感器,可实现对真空灭弧室在使用过程中真空度的实时在线监测,能减少输配电设备事故的发生;在主屏蔽罩的内侧设有一层金属网,能大幅度吸收真空灭弧室触头开断时产生的金属液滴和金属粉尘,有助于开断电弧的快速熄灭,防止电弧重燃,触头座外圆周开设的工艺槽能增加触头座与绝缘层的结合能力,触头座外圆周和背部增设的绝缘层可以阻止触头座的外圆周及背部对其他导电体的放电,并具有平衡灭弧室内部电场的作用,壳体外圆周面上设置的气密绝缘层既可以增加壳体的绝缘性能和壳体的机械强度,又有对壳体气密性的保护作用,动端导电杆与导向套上的滑槽滑键设置,可以强制动端导电杆沿直线运动,防止动端导电杆的移动对波纹管扭曲从而造成损害,灭弧室双端外盖的绝缘设计,减小导电体对外部的接触面积,增加了使用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1、壳体,12、壳体法兰,13、主屏蔽罩,14、主屏蔽罩法兰,15、金属网,16、气密绝缘层,21、静端导电杆,22、静端外绝缘盖,23、静端密封盖,24、静端密封层,25、静端均压罩,26、静端护罩,27、气道,28、静端触头座,29、触片,30、浅型工艺槽,31、触头座绝缘层,32、气道接口,33、气管,34、两位三通气阀,35、真空传感器,36、抽真空接口,41、动端导电杆,42、动端触头座,43、波纹管护罩44、波纹管,45、动端均压罩,46、动端外绝缘盖,47、动端密封盖,48、动端密封层,49、滑键、50、导向套,51、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真空灭弧室,包括壳体11、主屏蔽罩13、静端密封盖23、动端密封盖47、静端外绝缘盖22、动端外绝缘盖46、静端导电杆21和动端导电杆41,主屏蔽罩13通过主屏蔽罩法兰14和壳体法兰12安装在壳体11内,主屏蔽罩13的内侧设有金属网15,能大幅度吸收真空灭弧室内触头开断时产生的金属液滴和金属粉尘,有助于开断电弧的快速熄灭,防止电弧重燃;壳体1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静端密封层24和动端密封层48安装有静端密封盖23和动端密封盖47,静端密封盖23上部装有静端外绝缘盖22,动端密封盖47下部装有动端外绝缘盖46 ;静端均压罩25固定在静端导电杆21的外圆周上并与静端密封盖23以及静端外绝缘盖22固定为一体,静端导电杆21上部穿过静端密封盖23的中心和静端外绝缘盖22的中心;导向套50固定在动端密封盖47和动端外绝缘盖46的中心,动端均压罩45与动端密封盖47、动端外绝缘盖46固定为一体,动端导电杆41穿过导向套50中心;所述的静端导电杆21上固定有静端护罩26,静端触头座28固定在静端导电杆21的下端,静端导电杆21的中心开设有连通壳体11内外的气道27,静端导电杆21端部的气道接口 32通过气管33与两位三通气阀34连接,两位三通气阀34通过管路与真空传感器35连接;所述的动端导电杆41上固定有波纹管护罩43,动端触头座42固定在动端导电杆41的上端,触片29分别装在静端触头座28的下端和动端触头座42的上端,波纹管44的一端焊接在动端导电杆41的轴台圆周上,另一端焊接在动端密封盖47上,波纹管44的内部通过导向套50与动端导电杆41之间的间隙连通壳体11的外部;导向套50内侧的圆周面上对称设置两个滑槽51,与滑槽51对应位置的动端导电杆41上对应设置两个滑键49,动端导电杆41通过滑槽51和滑键49的配合使其做直线滑动,防止动端导电杆41的运动对波纹管44产生扭曲的伤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静端触头座28和动端触头座42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浅型工艺槽30,并在静端触头座28和动端触头座42的外圆周面和背部上设有触头座绝缘层31 ;可以阻止静端触头座28和动端触头座42的外圆周及背部对其他导电体的放电,并具有平衡灭弧室内部电场的作用。优选的壳体11外圆周面上设有气密绝缘层16 ;既可以增加壳体11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又有对壳体11的气密性具有保护作用,防止壳体11慢性渗漏。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两位三通气阀34上设有抽真空接口 36 ;这样当检测的真空度过低时,能及时通过抽真空接口 36对灭弧室内进行抽真空,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主屏蔽罩(13)、静端密封盖(23)、动端密封盖(47)、静端外绝缘盖(22)、动端外绝缘盖(46)、静端导电杆(21)和动端导电杆(41),主屏蔽罩(13)通过主屏蔽罩法兰(14)和壳体法兰(12)安装在壳体(11)内,主屏蔽罩(13)的内侧设有金属网(15);壳体(1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静端密封层(24)和动端密封层(48)安装有静端密封盖(23)和动端密封盖(47),静端密封盖(23)上部装有静端外绝缘盖(22),动端密封盖(47)下部装有动端外绝缘盖(46);静端均压罩(25)固定在静端导电杆(21)的外圆周上并与静端密封盖(23)以及静端外绝缘盖(22)固定为一体,静端导电杆(21)上部穿过静端密封盖(23)的中心和静端外绝缘盖(22)的中心;导向套(50)固定在动端密封盖(47)和动端外绝缘盖(46)的中心,动端均压罩(45)与动端密封盖(47)和动端外绝缘盖(46)固定为一体,动端导电杆(41)穿过导向套(50)中心;所述的静端导电杆(21)上固定有静端护罩(26),静端触头座(28)固定在静端导电杆(21)的下端,静端导电杆(21)的中心开设有连通壳体(11)内外的气道(27),静端导电杆(21)端部设置的气道接口(32)通过气管(33)与两位三通气阀(34)连接,两位三通气阀(34)通过管路与真空传感器(35)连接;所述的动端导电杆(41)上固定有波纹管护罩(43),动端触头座(42)固定在动端导电杆(41)的上端,触片(29)分别装在静端触头座(28)的下端和动端触头座(42)的上端,波纹管(44)的一端焊接在动端导电杆(41)的轴台圆周上,另一端焊接在动端密封盖(47)上,波纹管(44)的内部通过导向套(50)与动端导电杆(41)之间的间隙连通壳体(11)的外部;导向套(50)内侧的圆周面上对称设置两个滑槽(51),与滑槽(51)对应位置的动端导电杆(41)上对应设置两个滑键(49),通过滑槽(51)和滑键(49)的配合使动端导电杆(41)做直线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灭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主屏蔽罩(13)、静端密封盖(23)、动端密封盖(47)、静端外绝缘盖(22)、动端外绝缘盖(46)、静端导电杆(21)和动端导电杆(41 ),主屏蔽罩(13)通过主屏蔽罩法兰(14)和壳体法兰(12)安装在壳体(11)内,主屏蔽罩(13)的内侧设有金属网(15);壳体(1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静端密封层(24)和动端密封层(48 )安装有静端密封盖(23 )和动端密封盖(47 ),静端密封盖(23 )上部装有静端外绝缘盖(22),动端密封盖(47)下部装有动端外绝缘盖(46);静端均压罩(25)固定在静端导电杆(21)的外圆周上并与静端密封盖(23)以及静端外绝缘盖(22)固定为一体,静端导电杆(21)上部穿过静端密封盖(23 )的中心和静端外绝缘盖(22 )的中心;导向套(50 )固定在动端密封盖(47 )和动端外绝缘盖(46 )的中心,动端均压罩(45 )与动端密封盖(47 )和动端外绝缘盖(46)固定为一体,动端导电杆(41)穿过导向套(50)中心;所述的静端导电杆(21)上固定有静端护罩(26),静端触头座(28)固定在静端导电杆(21)的下端,静端导电杆(21)的中心开设有连通壳体(11)内外的气道(27),静端导电杆(21)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仰怀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新电高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