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565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可以与多道钢筋混凝土梁相交于一个连接节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对应钢筋混凝土梁相交部位的钢管上设置有开孔,每个钢筋混凝土梁与组合柱的上、下端各开两个开孔,分别是两个上端开孔和两个下端开孔;钢筋混凝土梁内纵筋从管壁上四个开孔中穿过,锚固于钢管内核心混凝土;分别在上端开孔和下端开孔的上、下部位各设置一道环向加劲板,在同一高度间距较小的开孔之间的管壁上设置竖向加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节点上多道梁以小角度斜交的情况,管壁上开孔密集;多道梁截面高度不同时,梁纵筋也可方便地穿过大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控制管壁开孔之间的应力集中,同时加强开孔管壁的套箍作用,节点的抗震性能能够得到保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nection joint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composite column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eel pipe concrete composite column and a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joint node. Composite columns with multi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intersect at a connection, steel tub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intersect corresponding parts of the holes are arranged, each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and columns, the lower ends of the two openings, respectively is two and two upper opening a lower end open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from passing through the four holes on the pipe wall, anchored in steel tube concrete core; open hole at the upper en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ring stiffened plate, pipe wall between the openings of the same height of the smaller spacing set on the vertical stiffener.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the oblique crossing of a plurality of beams on a node with a small angle, and the opening of the pipe wall is dense; the cross section height of the multi beam beam is not the same, and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of the tube can also be conveniently passed through the large open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between the openings of the pipe wall, and simultaneously strengthen the sleeve action of the opening pipe wall, and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node can be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属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贯通型连接节点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具有强度高、延性好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为保证抗震性能及兼顾经济性要求,高层建筑往往优先选择使用钢筋混凝土梁。然而由于钢管的存在,钢筋混凝土梁内纵筋难以锚固于组合柱节点内,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的设计成为组合柱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我国,组合柱节点的设计通常可分为梁钢筋贯通型连接和非贯通型连接两大类。在贯通型连接中最早使用的方法是开小孔穿筋方法,即混凝土梁的大部分纵筋通过钢管管壁开设的小圆孔锚固于混凝土核心区。此方法局限应用于梁内纵筋较少、且梁之间正交的情况,对于截面尺寸大的梁纵筋数量较多,管壁开圆孔工作量大,圆孔定位工艺繁琐,施工极为不便。非贯通型连接节点的实施方案包括在节点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外设置环梁的办法或者在钢管上设加强环的方法。采用钢筋混凝土环梁节点,虽然避免了梁纵筋穿钢管的困扰,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一方面环梁凸出节点部分会影响到建筑外立面造型;另一方面,环梁内环形钢筋与柱、梁截面内的钢筋在施工时存在冲突,很难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同时混凝土浇捣困难,也存在施工困难的问题。设加强环的方法是将梁纵筋锚固在设置于钢管壁上的加强环上。对于同一节点包含小角度相交梁及多种不同截面高度梁的情况,这种设置外加强环的节点其加强环的设计和施工制作精度要求较高;并且仅适用于钢管内混凝土与钢管外混凝土不同期施工的叠合柱的工程。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研究,新型节点需满足梁内纵筋在节点内的有效锚固以实现梁端内力传递于柱内,及满足施工便利的根本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本技术针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设计及施工难点,研发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适用于多道不同截面高度钢筋混凝土梁以直角或小角度相交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可以实现将梁端荷载直接传递给核心混凝土,提高节点整体性,保证节点抗震性能,且施工过程简便,易于推广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多道钢筋混凝土梁相交于一个连接节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对应钢筋混凝土梁相交部位的钢管上设置有开孔,每个钢筋混凝土梁与组合柱的上、下端各开两个开孔,分别是两个上端开孔和两个下端开孔,共四个开孔;钢筋混凝土梁内纵筋从管壁上四个开孔中穿过,锚固于钢管内核心混凝土 ;分别在上端开孔和下端开孔的上、下部位各设置一道环向加劲板,在同一高度间距较小的开孔之间的管壁上设置竖向加劲板。上述两个上端开孔和两个下端开孔的位置分别对应钢筋混凝土梁上端和下端的纵向钢筋,即,面筋和底筋。上述钢筋混凝土梁上端、下端的纵向钢筋分别穿过两个上端开孔和两个下端开孔。上述钢筋混凝土梁的上端开孔和下端开孔的总宽度与开孔间钢管壁的宽度和比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宽度小100毫米。上述对应每个钢筋混凝土梁的上端两个开孔和两个下端开孔之间的钢管壁上分别设置竖向加劲板。上述对于以多道钢筋混凝土梁以小角度相交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时,相邻梁的开孔之间的钢管壁上设置竖向加劲板。上述节点分别在上端开孔和下端开孔的上、下部位各设置一道环向加劲板和环向加劲板,一个节点共4道环向加劲板。本技术采用在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内钢管上设置大开孔的方式,解决钢筋混凝土梁纵筋与节点锚固的问题。大开孔可以实现梁纵筋全部或绝大部分从钢管上的大开孔中穿过,锚固于钢管内核心混凝土。梁纵筋锚固于核心混凝土的优点在于使得梁端荷载有效传递于核心混凝土,传力途径直接、明确,保证梁柱紧密结合、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从而实现抗震设计中“强节点”的抗震设计原则。大开孔方式可以实现以小角度相交的多道梁的纵筋同时贯通于核心区。大开孔方式的另一个优势是构造简单、施工便利,不存在钢筋穿孔定位困难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在大开孔周边设置竖向加劲板和环向加劲板的方法来解决开孔带来的管壁削弱问题。竖向、环向加劲板位置可依据不同梁截面高度和小角度相交梁的位置进行调节。理论研究分析证明,本技术通过设置竖向加劲板和环向加劲板的补强措施,钢管在地震作用下应力能保持弹性或者接近钢材屈服强度,罕遇地震作用下节点仅发生轻微局部损伤,具备良好抗震性能;竖向加劲板能有效分担管壁开孔之间的应力集中,这种分担作用随着外力作用加剧而趋于明显;环向加劲板加强了开孔管壁的套箍作用,以限制钢管壁上应力集中的扩散范围并减小钢管内混凝土由于开孔引起的损伤。本技术是一种施工简单方便、构造简单、受力合理、方便实用的新型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贯通型连接节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部位的开孔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中钢筋混凝土梁与节点开孔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中梁纵筋穿孔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上端开孔补强措施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下端开孔补强措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节点构造示意图如图1、2、3、4、5、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中钢管混凝土组合柱I内的钢管2上对应每个与之相交的钢筋混凝土梁设置四个方形大开孔,见图1。两个上端开孔3和两个下端开孔4分别对应钢筋混凝土梁纵筋中的面筋和底筋。图2中阴影面积18代表对应于图1中上端开孔3和下端开孔4的钢筋混凝土梁截面的相对位置。为避免开孔角部应力集中现象,施工中要求开孔角部设置圆形倒角,如图1所示。图3所示为采用本技术的组合柱节点在上端开孔的平面截图,节点中有四个钢筋混凝土梁9、IO、11、12与组合柱相交,其中三个钢筋混凝土梁IO、11、12以锐角相交,节点一侧的开孔率达到48%。钢筋混凝土梁9、10、11、12的两个上端开孔之间分别设置了竖向加劲板13、7、14、15,所有梁在下端开孔之间也设置了竖向加劲板,(图中未示出),竖向加劲板焊接在开孔之间的钢管壁2上。对于以小角度相交的钢筋混凝土梁10、11和12,在钢管壁上对应钢筋混凝土梁10和钢筋混凝土梁11的开孔之间设置了竖向加劲板16,在钢管壁上对应钢筋混凝土梁11和钢筋混凝土梁12的开孔之间设置了竖向加劲板17,以避免由于一侧开孔过大造成的洞口连成一片而引起钢管套箍作用减弱或者失效。开孔上、下端设置环向加劲板5和环向加劲板6,如图1所示。另外,所有加劲板焊接于钢管壁外侧。在图4所示钢筋混凝土梁的穿孔定位中,以钢筋混凝土梁10为例,钢筋混凝土梁10内上、下端纵筋19和20分别通过上端和下端的两个开孔,锚固于钢管内混凝土。穿孔设置原则是:对梁纵筋采用并筋技术,即同一排每相邻2根纵筋绑扎为一体,使得一排纵筋穿洞总宽度可适当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多道钢筋混凝土梁相交于一个连接节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对应钢筋混凝土梁相交部位的钢管上设置有开孔,每个钢筋混凝土梁与组合柱的上、下端各开两个开孔,分别是两个上端开孔和两个下端开孔,共四个开孔;钢筋混凝土梁内纵筋从管壁上四个开孔中穿过,锚固于钢管内核心混凝土;分别在上端开孔和下端开孔的上、下部位各设置一道环向加劲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多道钢筋混凝土梁相交于一个连接节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在对应钢筋混凝土梁相交部位的钢管上设置有开孔,每个钢筋混凝土梁与组合柱的上、下端各开两个开孔,分别是两个上端开孔和两个下端开孔,共四个开孔;钢筋混凝土梁内纵筋从管壁上四个开孔中穿过,锚固于钢管内核心混凝土 ;分别在上端开孔和下端开孔的上、下部位各设置一道环向加劲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上端开孔和两个下端开孔的位置分别对应钢筋混凝土梁上端和下端的纵向钢筋,即,面筋和底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上述钢筋混凝土梁上端、下端的纵向钢筋分别穿过两个上端开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勤黄俊海刘俊王兴法张伟严力军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