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417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及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包括支架杆、球铰结构及后视镜;球铰结构包括球窝、滚动容置在球窝内的球头及设置在球窝或球头的锁止单元;锁止单元包括均匀设置在球头或球窝上的多个盲孔、分别容置在对应的盲孔内的弹性件及分别容置在对应的盲孔内的顶球;每一个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地顶抵于对应的盲孔的底面及对应的顶球,避免了球头和球窝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有效地防止后视镜因转动而低头的现象,结构简单、且成本低,且提高了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驾驶员视野良好;且整个调节过程只需要手动转动后视镜即可,既便于调节,也便于停止,操作简单。(*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及汽车。
技术介绍
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安装于汽车车身的驾驶室内,且位于驾驶员位置的前上方。对于左方向盘式汽车而言,车用内后视镜组件的位置偏向于驾驶员的右侧,以便于驾驶员观察车内及车后方的境况、保持良好的视野。如图1,现有的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包括带有镜面的镜端11、支架杆13和支架座15,支架座15固结于汽车的风挡玻璃的基座(图未示)上。一般来说,现有的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大都有手动调节防眩和自动防眩两种调节方式。每个驾驶员都希望内后视镜的镜面角度最适合自己,所以,入座后会对内后视镜组件进行调节。为了便于调节镜面角度,现有的车用内后视镜组件的镜端11和支架杆13之间为球铰固结;也有的汽车在支架杆13和支架座15之间同时采用球铰固结。镜端11和支架杆13之间为球铰固结的为单球铰结构。镜端11和支架杆13之间为球铰固结、且支架杆13和支架座15之间同时采用球铰固结的为双球铰结构。其中,图1中所示为双球铰结构。球铰由球头和球窝共同组成。如图1,对于双球铰结构而言,支架杆13的外壁为筒状金属件。支架杆13的两端部分别设有非金属件的球窝,镜端11和支架座15分别凸设有球头,且支架杆13两端的球窝分别与镜端11和支架座15的球头压配收口。在其它的单球铰结构中,球窝处于镜端11的内部,支架杆13和支架座15固定成为一体且在支架杆13上带有球头。调节镜面角度实际上是调节球铰的摆角。如图1,对于双球铰结构而言,为保证镜端11的优先调节权,工艺上一般保证风挡端的转动扭矩大于镜端11的转动扭矩。然而,由于地域差别、季节变换,环境温度变化巨大,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尤其高温情况下,会出现镜端11低头现象。随着技术的发展,尽管球头、球窝的材料、表面加工工艺、几何偏差都进行了优化,但难以预料的低头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为了防止镜端11的低头现象,镜端11的球铰内增设锁止单元。目前,锁止单元有以下几种实现方案:(I)液压控制,但液体对密封要求较高,会引起镜端11结构复杂庞大,且液源也是个问题;(2)电子控制,采用继电器及常闭电磁阀,镜端的球头和球窝相当于电磁机构,一般情况下吸合、调节时断开;但是依然存在结构复杂、庞大的问题;且电磁阀的工作原理与流体有关,且对于带有指南针功能的内后视镜,电磁阀对指南针的准确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3)机械控制,常见的机械锁止机构有蜗轮蜗杆、螺纹、棘轮、卡簧、止动片等,有的须借助于电机来实现,同样存在结构复杂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及汽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其包括支架杆、球铰结构及通过所述球铰结构铰接于所述支架杆的后视镜;所述球铰结构包括球窝、滚动容置在所述球窝内的球头及设置在所述球窝或所述球头的锁止单元;所述锁止单元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球头或所述球窝上的多个盲孔、分别容置在对应的所述盲孔内的弹性件及分别容置在对应的所述盲孔内的顶球;每一个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地顶抵于对应的所述盲孔的底面及对应的所述顶球,且每一所述顶球抵顶于所述球窝的内球面或所述球头外球面。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盲孔的轴线通过所述球窝或所述球头的球心。进一步地,所述盲孔的个数为四个。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弹性件为圆柱螺旋弹簧。进一步地,每一所述顶球为钢球。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盲孔的底面及对应的所述顶球。进一步地,所述后视镜包括镜端,所述球窝设置在所述支架杆上,且所述球头设置在所述镜端上。进一步地,所述车用内后视镜组件还包括支架座,且所述支架杆固定于或铰接于所述支架座。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车身及上述车用内后视镜组件,且所述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安装在所述车身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及汽车通过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迫使顶球恢复至抵顶于球窝的内球面或球头外球面上,避免了球头和球窝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后视镜因转动而低头的现象,结构简单、且成本低,且提高了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工作的可靠性,保证了驾驶员视野良好;且整个调节过程,只需要手动转动后视镜即可,既便于调节,也便于停止,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表示现有的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内的构成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车用内后视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着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照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图未示)及安装在车身内的车用内后视镜组件3。车身包括驾驶室,且车用内后视镜组件3安装在驾驶室内。请结合参照图3,车用内后视镜组件3包括支架杆31、球铰结构33及通过球铰结构33铰接于支架杆31的后视镜35。球铰结构33包括球窝331、滚动容置在球窝331内的球头333及设置在球窝331或球头333的锁止单元335。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锁止单元335包括均匀设置在球头333或球窝331上的多个盲孔336、多个分别容置在对应的盲孔336内的弹性件337及多个分别容置在对应的盲孔336内的顶球339。每一个弹性件337的两端分别弹性地顶抵于对应的盲孔336的底面及对应的顶球339,且每一顶球339抵顶于球窝331的内球面或球头333外球面。这样,车用内后视镜组件3在正常使用时,顶球339在对应的弹性件337的弹力的作用下抵顶于球窝331的内球面或球头333外球面上。当需要调节后视镜35的角度时,在外力作用下,顶球339压缩对应的弹性件337进一步变形,且顶球339缩进对应的盲孔336内;当调节完毕、外力释放时,对应的弹性件337的弹性恢复力迫使顶球339恢复至抵顶于球窝331的内球面或球头333外球面上,避免了球头333和球窝331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减少了有效地防止了后视镜35因转动而低头的现象,可以提高车用内后视镜组件3工作的可靠性,保证驾驶员视野良好;且整个调节过程,只需要手动转动后视镜35即可,既便于调节,也便于停止,操作简单,且只需要顶球339抵顶于球窝331的内球面或球头333外球面即可达到防止了后视镜35低头的现象上,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每一盲孔336的轴线通过球窝331或球头333的球心。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为了球头333或球窝331的强度,盲孔336包括四个,且每一个盲孔336内设有一个弹性件337和一个顶球339,且均匀设置在球头333或球窝331上。因为盲孔336的个数太多会造成结构复杂从而降低球头333或球窝331的强度。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每一弹性件337为圆柱螺旋弹簧。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每一顶球339为钢球。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每一弹性件33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盲孔336的底面及对应的顶球33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盲孔336均匀的设置在球头333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后视镜35包括镜端351及安装容纳于镜端351的镜面(图未示)。球窝331设置在支架杆31内,且球头333设置在镜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其包括支架杆、球铰结构及通过所述球铰结构铰接于所述支架杆的后视镜;所述球铰结构包括球窝、滚动容置在所述球窝内的球头及设置在所述球窝或所述球头的锁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单元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球头或所述球窝上的多个盲孔、分别容置在对应的所述盲孔内的弹性件及分别容置在对应的所述盲孔内的顶球;每一个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地顶抵于对应的所述盲孔的底面及对应的所述顶球,且每一所述顶球抵顶于所述球窝的内球面或所述球头外球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其包括支架杆、球铰结构及通过所述球铰结构铰接于所述支架杆的后视镜;所述球铰结构包括球窝、滚动容置在所述球窝内的球头及设置在所述球窝或所述球头的锁止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单元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球头或所述球窝上的多个盲孔、分别容置在对应的所述盲孔内的弹性件及分别容置在对应的所述盲孔内的顶球; 每一个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性地顶抵于对应的所述盲孔的底面及对应的所述顶球,且每一所述顶球抵顶于所述球窝的内球面或所述球头外球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盲孔的轴线通过所述球窝或所述球头的球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内后视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个数为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