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405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支架,其固定连接在汽车纵梁上,包括一支撑面板及固定在该支撑面板两端下方的侧板,所述支撑面板的一侧向下连接有侧壁;所述支撑面板下设有一补强支撑结构。上述方案中,提高发动机支架与纵梁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发动机悬置的整体刚度及减震效果;通过加装的补强支撑机构均布应力于纵梁,避免发动机支架与纵梁连接处的提前损坏,提高发动机支架的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指一种发动机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发动机的安装方式为悬置在发动机支架上,而发动机支架固定在纵梁上。常规发动机支架具有翻边设计,使发动机支架与纵梁连接的总体刚度较低,同时发动机支架的最有效支撑面较长,中间部位不能直接与纵梁相连接,进一步降低了支架的总体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支架,以提高发动机悬置的整体刚度及减震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支架,其固定连接在汽车纵梁上,包括一支撑面板及固定在该支撑面板两端下方的侧板,所述支撑面板的一侧向下连接有侧壁;所述支撑面板下设有一补强支撑结构。其中,所述补强支撑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三面侧壁,相对的二个侧壁向外设有外翻板,所述三面侧壁的上端面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外翻板与所述支撑面板贴口 ο其中,所述补强支撑结构由一整块钢板折弯而成。其中,所述相对的二个侧壁的下端面设有与纵梁适配的立面形状。其中,所述外翻板设有与所述支撑面板相适配的发动机软垫连接孔,所述三面侧壁的中间侧壁上设有减重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方案中,通过增加补强支撑结构,提高发动机支架的强度;提高发动机支架与纵梁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发动机悬置的整体刚度及减震效果;通过加装的补强支撑机构均布应力于纵梁,避免发动机支架与纵梁连接处的提前损坏,提高发动机支架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发动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发动机支架在纵梁上的安装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支撑面板;2、侧板;3、补强支撑结构;31、中间侧壁;32、相对侧壁;33、外翻板;34、减重孔;4、纵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发动机支架的支撑面较长,中间部位不能直接与纵梁相连接,而使支架的总体刚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支架。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发动机支架,其固定连接在汽车纵梁4上,包括一支撑面板I及固定在该支撑面板I两端下方的侧板2,所述侧板2下部设有与所述纵梁4焊接的卡接位,以方便支架向下与纵梁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面板I的一侧向下连接有侧壁;所述支撑面板I下设有一补强支撑结构3,提高发动机支架的强度。上述方案,通过增加补强支撑结构3,提高发动机支架与纵梁4的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发动机悬置的整体刚度及减震效果;通过加装的补强支撑机构3均布应力于纵梁4,避免发动机支架与纵梁4连接处的提前损坏,提高发动机支架的寿命。具体而言,所述补强支撑结构3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三面侧壁,中间侧壁31和相对侧壁32,所述相对侧壁32向外设有外翻板33,所述三面侧壁的上端面与所述支撑面板I固定连接,所述外翻板33与所述支撑面板I贴合,以对支撑面板I形成支撑,从而提高其强度。其中,所述补强支撑结构3可由一整块钢板折弯而成,方便制造。进一步,所述相对侧壁32的下端面设有与纵梁4适配的立面形状,以方便与纵梁4固定连接;所述外翻板33也设有与所述支撑面板I相适配的发动机软垫连接孔;所述中间侧壁31上设有减重孔,以减轻补强支撑结构的整体强度。上述方案中,发动机支架采用无翻边设计,减少了弹性损失,卡接位直接焊接在纵梁4上表面,同时卡接位两侧的延伸出部分结构焊接在纵梁4内侧;同时,补强支撑结构3也采用无翻边设计,使其外翻板33与支架支撑面板I贴合焊接,下端面立面形状直接焊接在纵梁4上表面,同时立面形状两侧的延伸出部分结构焊接在纵梁4内侧。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支架,其固定连接在汽车纵梁上,包括一支撑面板及固定在该支撑面板两端下方的侧板,所述支撑面板的一侧向下连接有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下设有一补强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支架,其固定连接在汽车纵梁上,包括一支撑面板及固定在该支撑面板两端下方的侧板,所述支撑面板的一侧向下连接有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下设有一补强支撑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支撑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三面侧壁,相对的二个侧壁向外设有外翻板,所述三面侧壁的上端面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方杨辰浩郑守华刘小龙席玉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