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轮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60399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轮胎结构的技术方案,包括轮胎胎体,该轮胎胎体整体为环圈状,所述轮胎胎体为多层结构,外层为胎面层,内层是内衬层,胎面层与内衬层之间设置有紧固层,胎面层与紧固层、紧固层与内衬层紧密粘连,该多层结构的轮胎胎体的横截面呈倒U型,所述内衬层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胎唇,该连接胎唇由发泡材质构成。所述胎面层由硬性胶材质构成;所述内衬层由发泡材质构成;所述内衬层内侧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由于在该方案中轮胎胎体为多层结构,减轻轮胎重量。内衬层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胎唇,使得轮胎胎体与框架连接更加牢固,在内衬层内侧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避免安放在轮胎胎体内的内胎挤压破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轮胎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轮胎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轮胎承载着全车的重量,也起具有避震和缓冲作用,它是全车最重要的部件,对汽车的行驶性、过转性、环保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尤其在安全性方面,一旦行驶中轮胎出现故障,轻则汽车无法前行,重则发生交通事故。现有的汽车轮胎从表面形状到整体形状皆有不同,也对应这不同的作用。其中,市场上常用的轮胎包括内胎和外胎,其中外胎多为单层结构,由于外胎是单层结构,这种结构的轮胎重量大;常见的轮胎外胎虽设置有凹槽,但是其凹槽的耐磨性很差,其稳定性也很差,并且车辆行驶时,乘坐人的舒适性差。另外,这种轮胎的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内胎与外胎之间直接接触,容易造成内胎挤压破损,减少内胎的使用寿命。外胎与框架连接部分比较平滑,导致外胎容易脱离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耐磨性和稳定性好、连接牢固的新型轮胎结构。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本技术的新型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该轮胎胎体整体为环圈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胎体为多层结构,外层为胎面层,内层是内衬层,胎面层与内衬层之间设置有紧固层,胎面层与紧固层、紧固层与内衬层紧密粘连,该多层结构的轮胎胎体的横截面呈倒U型,所述内衬层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胎唇,该连接胎唇由发泡材质构成。轮胎胎体多层结构,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多层结构的轮胎胎体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高。内衬层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胎唇,使得轮胎胎体与框架连接更加牢固,避免轮胎胎体脱离框架的情况。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胎面层由硬性胶材质构成。硬性胶耐磨性能好,采用硬性胶材质制造胎面层,提高了轮胎的耐磨性能。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内衬层由发泡材质构成。发泡材质较轻,内衬层使用发泡材质制造,减轻了轮胎的重量。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内衬层内侧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该橡胶垫由发泡材质构成。内衬层内侧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能够避免安放在轮胎胎体内的内胎挤压破损。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胎面层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三道,其中胎面层中间的凹槽为中间凹槽,该中间凹槽的两侧对称地设置侧凹槽。由于本技术的新型轮胎结构胎体是多层结构,仅仅在胎面层设置凹槽,轮胎的耐磨性好,稳定性也增强。该中间凹槽的两侧对称地设置侧凹槽,凹槽的这种设计可以增加乘坐人的舒适性。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中间凹槽与侧凹槽的横截面呈梯形,其中中间凹槽的横截面是等腰梯形。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轮胎胎体为多层结构,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多层结构的轮胎胎体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高。内衬层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胎唇,使得轮胎胎体与框架连接更加牢固,避免轮胎胎体脱离框架的情况。采用硬性胶材质制造胎面层,提高了轮胎的耐磨性能。内衬层使用发泡材质制造,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在内衬层内侧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能够避免安放在轮胎胎体内的内胎挤压破损。胎面层设置凹槽,中间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中间凹槽,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凹槽,增加乘坐人的舒适性。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胎面层;2为紧固层;3为内衬层;4为侧凹槽;5为中间凹槽;6为橡胶垫;7为连接胎唇。【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新型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该轮胎胎体整体为环圈状,所述轮胎胎体为多层结构,外层为胎面层1,内层是内衬层3,胎面层I与内衬层3之间设置有紧固层2,胎面层I与紧固层2、紧固层2与内衬层3紧密粘连,该多层结构的轮胎胎体的横截面呈倒U型,所述内衬层3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胎唇7,该连接胎唇7由发泡材质构成。轮胎胎体多层结构,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多层结构的轮胎胎体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高。内衬层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胎唇,使得轮胎胎体与框架连接更加牢固,避免轮胎胎体脱离框架的情况。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胎面层I由硬性胶材质构成。硬性胶耐磨性能好,采用硬性胶材质制造胎面层,提高了轮胎的耐磨性能。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内衬层3由发泡材质构成。发泡材质较轻,内衬层使用发泡材质制造,减轻了轮胎的重量。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内衬层内侧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6,该橡胶垫由发泡材质构成。内衬层内侧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能够避免安放在轮胎胎体内的内胎挤压破损。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胎面层I的外端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三道,其中胎面层中间的凹槽为中间凹槽5,该中间凹槽5的两侧对称地设置侧凹槽4。由于本技术的新型轮胎结构胎体是多层结构,仅仅在胎面层设置凹槽,轮胎的耐磨性好,稳定性也增强。该中间凹槽的两侧对称地设置侧凹槽,凹槽的这种设计可以增加乘坐人的舒适性。本技术的进一步在于:所述中间凹槽5与侧凹槽4的横截面呈梯形,其中中间凹槽的横截面是等腰梯形。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轮胎胎体为多层结构,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多层结构的轮胎胎体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高。采用硬性胶材质制造胎面层,提高了轮胎的耐磨性能。内衬层使用发泡材质制造,减轻了轮胎的重量。在内衬层内侧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垫,能够避免安放在轮胎胎体内的内胎挤压破损。胎面层设置凹槽,中间为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中间凹槽,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凹槽,增加乘坐人的舒适性。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该轮胎胎体整体为环圈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胎体为多层结构,外层为胎面层,内层是内衬层,胎面层与内衬层之间设置有紧固层,胎面层与紧固层、紧固层与内衬层紧密粘连,该多层结构的轮胎胎体的横截面呈倒U型,所述内衬层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胎唇,该连接胎唇由发泡材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轮胎结构,包括轮胎胎体,该轮胎胎体整体为环圈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胎体为多层结构,外层为胎面层,内层是内衬层,胎面层与内衬层之间设置有紧固层,胎面层与紧固层、紧固层与内衬层紧密粘连,该多层结构的轮胎胎体的横截面呈倒U型,所述内衬层的开口端设置有连接胎唇,该连接胎唇由发泡材质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层由硬性胶材质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轮胎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晓明张国栋王显涛延云峰魏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