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60352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反弹回收管路、储料箱、加料阀、下料斗、抛头组件、吸尘通道、磨料通道、磨料出口挡板和被处理钢板;磨料通道上方为磨料出口挡板,磨料通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第一、二、三、四段磨料通道,加料阀安装在储料箱和下料斗之间,下料斗下方安装有抛头组件,抛头组件与第一段磨料通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磨料抛向被处理钢板后直接回收到抛丸机内部,不再溅射到外部,也没有粉尘的排放,磨料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磨料的废弃量,结构小巧紧凑,只需再配置一台除尘器,无需再另外配置抛丸室体,磨料回收系统和尘丸分离系统,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并且环保。(*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料循环利用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另外配置抛丸室体,磨料回收系统和尘丸分离系统的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规的抛丸系统将磨料抛向钢板表面,溅射着落到地面后通过回收系统并除尘后送至抛头。这样的抛丸系统,磨料四处飞溅,粉尘飞扬,存在很大的废弃量,并且需要配置耐磨钢板组成的室体,磨料回收系统,除尘系统和尘丸分离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另外配置抛丸室体,磨料回收系统和尘丸分离系统的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所述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反弹回收管路、储料箱、加料阀、下料斗、抛头组件、吸尘通道、磨料通道、磨料出口挡板和被处理钢板;磨料通道上方为磨料出口挡板,磨料通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抛头组件和被处理钢板之间的第一段磨料通道,被处理钢板和磨料出口挡板之间的第二段磨料通道,磨料出口挡板下方的第三段磨料通道,储料箱和抛头组件之间的第四段磨料通道,加料阀安装在储料箱和下料斗之间,下料斗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抛头组件,抛头组件与第一段磨料通道相连接。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被处理钢板与第一段磨料通道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80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被处理钢板与第一段磨料通道之间的夹角为60度。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被处理钢板与第二段磨料通道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80度。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被处理钢板与第二段磨料通道之间的夹角为45度。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磨料出口挡板为弧形的挡板,弧形的凹进部分面对着第三段磨料通道。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磨料出口挡板的远离第二段磨料通道的一侧安装有除尘器。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磨料抛向磨料挡板后直接回收到抛丸机内部,不再溅射到外部,也没有粉尘的排放,磨料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磨料的废弃量,结构小巧紧凑,只需再配置一台除尘器,无需再另外配置抛丸室体,磨料回收系统和尘丸分离系统,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并且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为本技术的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反弹回收管路1、储料箱2、加料阀3、下料斗4、抛头组件5、吸尘通道6、磨料通道、磨料出口挡板8和被处理钢板9 ;磨料通道上方为磨料出口挡板8,磨料通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抛头组件5和被处理钢板9之间的第一段磨料通道71,被处理钢板9和磨料出口挡板8之间的第二段磨料通道72,磨料出口挡板8下方的第三段磨料通道73,储料箱2和抛头组件5之间的第四段磨料通道74,加料阀3安装在储料箱2和下料斗4之间,下料斗4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抛头组件5,抛头组件5与第一段磨料通道71相连接。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被处理钢板9与第一段磨料通道71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80度,在现场具体安装时,可以选用的角度为60度。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被处理钢板9与第二段磨料通道7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80度,在现场具体安装时,可以选用的角度为45度。的磨料出口挡板8为弧形的挡板,弧形的凹进部分面对着第三段磨料通道73,具体参见图1。磨料出口挡板8的远离第二段磨料通道72的一侧安装有除尘器10。本技术的抛丸机设计有独特的磨料循环利用系统,磨料抛向钢板后直接回收到抛丸机内部,不再溅射到外部,也没有粉尘的排放,磨料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磨料的废弃量,结构小巧紧凑,只需再配置一台除尘器,无需再另外配置抛丸室体,磨料回收系统和尘丸分离系统,降低了能耗和成本,并且环保。抛丸机的抛口贴合钢板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磨料经过抛头组件高速旋转后,抛射到钢板表面,然后反弹,通过反弹回收管路进入储料箱,再经过加料阀进入抛头组件中,如此循环,磨料不会溅射或泄漏到外部,磨料中的粉尘则通过除尘器带走,不会排放到外部污染环境。图1中,箭头A表示磨料循环路径,箭头B表示带粉尘空气流向。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反弹回收管路(1)、储料箱(2)、加料阀(3)、下料斗(4)、抛头组件(5)、吸尘通道(6)、磨料通道、磨料出口挡板(8)和被处理钢板(9);磨料通道上方为磨料出口挡板(8),磨料通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抛头组件(5)和被处理钢板(9)之间的第一段磨料通道(71),被处理钢板(9)和磨料出口挡板(8)之间的第二段磨料通道(72),磨料出口挡板(8)下方的第三段磨料通道(73),储料箱(2)和抛头组件(5)之间的第四段磨料通道(74),加料阀(3)安装在储料箱(2)和下料斗(4)之间,下料斗(4)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抛头组件(5),抛头组件(5)与第一段磨料通道(7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反弹回收管路(I)、储料箱(2)、加料阀(3)、下料斗(4)、抛头组件(5)、吸尘通道(6)、磨料通道、磨料出口挡板(8)和被处理钢板(9);磨料通道上方为磨料出口挡板(8),磨料通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抛头组件(5)和被处理钢板(9)之间的第一段磨料通道(71),被处理钢板(9)和磨料出口挡板(8)之间的第二段磨料通道(72),磨料出口挡板(8)下方的第三段磨料通道(73 ),储料箱(2 )和抛头组件(5 )之间的第四段磨料通道(74 ),加料阀(3 )安装在储料箱(2)和下料斗(4)之间,下料斗(4)下方安装有所述的抛头组件(5),抛头组件(5)与第一段磨料通道(7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磨料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良方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成涂装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