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平专利>正文

矩阵式不倒翁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9880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阵式不倒翁发电装置,包括不倒翁结构体(1a、1b)、多个永磁体(3)、多个空腔(2)、多个线圈(4)和压电元件(5);所述的永磁体(3)各自位于一个封闭的空腔(2)中,永磁体(3)可以在空腔(2)中运动,所述的空腔(2)和线圈(4)呈空间交错排列,对不倒翁结构体(1a、1b)内部空间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填充,所述的压电元件(5)安装在不倒翁结构体(1a、1b)的底部外侧与地面结合部位附近,以不倒翁与地面接触点为中心成对称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用作风力、水力、海浪和振动能发电装置,部署简单,成本低廉,应用范围极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阵式不倒翁发电装置,包括不倒翁结构体(1a、1b)、多个永磁体(3)、多个空腔(2)、多个线圈(4)和压电元件(5);所述的永磁体(3)各自位于一个封闭的空腔(2)中,永磁体(3)可以在空腔(2)中运动,所述的空腔(2)和线圈(4)呈空间交错排列,对不倒翁结构体(1a、1b)内部空间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填充,所述的压电元件(5)安装在不倒翁结构体(1a、1b)的底部外侧与地面结合部位附近,以不倒翁与地面接触点为中心成对称分布。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作风力、水力、海浪和振动能发电装置,部署简单,成本低廉,应用范围极广。【专利说明】矩阵式不倒翁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力及振动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振动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汽车、飞机、桥梁或大型机械等多种场合中。振动能量采集就是采集自然界或者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般机械振动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无需布线和电池,就可驱动传感器或者其他电路装置的一种能量采集技术。将振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一般有电磁式、压电式和静电式三种。现有方案都侧重通过其中一种方式实现振动能到电能的转换,故转换效率相对有限。风力发电不需要燃料,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主要使用叶片型风力发电机,这种风力发电机,大体上可分风轮(包括尾舵)、发电机和铁塔三部分。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推动发电机发电。风车叶片造价高、易损坏,而且噪声大、对各种鸟类构成威胁,对环境有一定影啊。支撑铁塔的成本也很高,导致风力发电一次性投资大,发电成本居高不下。大型风力发电一般又远离用电地域,输变电成本昂贵。同时在低于启动风速时无法工作,目前的风力发电产品在3级以下风力时发电效果差甚至不能发电,空间利用率较差,增速部件耗能、使用方向性要求高,性价比较低。传统的水力发电机需要拦河造坝抬高水位,利用水流积蓄的势能转化成动能带动发电机组发电。传统的水电站建设成本极高,同时盲目建造水电站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坏,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河流都适合建造水电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使用正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振动能、风能发电的装置,该装置还可用于水能、海洋波浪能发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矩阵式不倒翁发电装置,包括不倒翁结构体(la、lb)、多个永磁体(3)、多个空腔(2)、多个线圈(4)和压电兀件(5);所述的永磁体(3)各自位于一个封闭的空腔(2)中,永磁体(3)可以在空腔(2)中运动,所述的空腔(2)和线圈(4)呈空间交错排列,对不倒翁结构体(la、lb)内部空间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填充,所述的压电元件(5)安装在不倒翁结构体(IaUb)的底部外侧与地面结合部位附近。受外力作用,永磁体(3)发生运动,周围磁场发生变化,位于变化磁场中的线圈(4)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对外输出电能。不倒翁结构体(la、lb)摆动过程中,位于其底部的压电元件(5)受压力情况发生变化,通过正压电效应对外输出电能。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多个整流电路,各个线圈(4)的输出端连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各个整流电路的输出的电能以并联方式、或者串联方式、或者混联方式进行汇聚。整流电路将线圈(4)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有利于降低电能汇聚的难度。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压电元件(5)的的输出端连接在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线圈(4)输出的整流后的电能进行汇聚,电磁感应输出的电能与正压电效应输出的电能各有特点,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线圈(4)及整流电路等其他附属电路固定在一个封闭的空腔中,空腔的尺寸与用以封装永磁体(3)的空腔(2)基本一致。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每个永磁体(3)相邻位置不存在另外一个永磁体(3),这样可以避免两个永磁体(3)相互粘连,有利于避免粘连对磁场变化造成影响,也有利于使各个线圈(4)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最强。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压电元件(5)为与不倒翁底部形状基本一致的曲面形状,沿厚度方向极化。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压电元件(5)为多层压电元件(5)叠加而成,每一层均包含一对电极,各层之间保持绝缘,通过环氧树脂材料相互粘合。本专利技术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风能、振动能、水能、海洋波浪能都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化学污染,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2、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作风力发电,在装置外面固定叶片,以增大受风面积。风力作用在叶片上,受力不平衡,将发生摆动,进而可以通过正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对外输出电倉泛。3、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作振动能发电,如直接放置在车船上,获取振动能发电。4、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为水力发电装置使用,不需要拦河造坝抬高水位,建设成本低,维护简单,稳定性高,对生态环境没有影响,不受地势、水量等因素的限制。5、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为海浪发电装置使用,通过绑定浮子,让本装置漂浮在海面上,随波浪起伏摇摆,对海水深度不做要求,既可以部署在近海岸边,又可以部署在远离海岸线的区域,施工容易、对环境破坏小。6、本专利技术不受海浪强度限制,转换效率高,可充分地利用小、中、大海浪的波能发电。7、装置内每个微发电结构体都能对捕获的能量,同时通过正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两种方式转化为电能,可发挥两种能量转化方式的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结构设计巧妙,能量转化效率高。8、该装置根据发电功率的要求可以设计成大小不等的体积,可在单独,也可以多台联网设置,建立一个大型发电厂,将可以发出巨大的电力,大大缓解能源紧缺状况。9、本专利技术可靠性高,在部分模块损坏的情况下依然能正常工作。装置内部包含多个独立的微发电结构体,既可以充分吸收能量,提高转化效率,也同时增强中装置的整体的可靠性,即便其中部分损坏,整个装置仍能进行电能转化。10、本专利技术可以为航标灯等海洋仪器设备供电、也可以通过电缆输送到海岛或沿岸并网供电,还可以用在偏远山区供电,其应用领域很广。11、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作装饰品、玩具等用途,适当改造可以作为家电小设备使用。例如,集成发光元件,可以作为台灯使用;集成MP3,可以作为音乐播放器使用;可以作为手机充电器。12、装置的腔体外壳,具备一定的抗冲击和抗腐蚀老化能力,可以抵御高强度风浪的冲击。主要部件位于封闭腔内,不受腐蚀危害,寿命长、建设和运行成本低,且系统组成简单、维护方便、能量转化率高。13、压电元件(5)粘连在不倒翁的底部,其他元件模块固定于不倒翁结构体(la、lb)内部,整个装置成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移动和部署。14、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为穿戴式设备供电,人在移动过程中,将导致发电装置内部的各个永磁体(3)运动,引发磁场发生变化,进而输出电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矩阵式不倒翁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部填充区剖面放大示意图。图3为单个发电单元整流后波形效果示意图。图4为多个发电单元整流后汇聚效果示意图。图5为一种并联方式汇聚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的含义为(Ia)不倒翁结构体外壳,(Ib)不倒翁结构体底部重物,(2)空腔,(3)永磁体,(4)线圈,(5)压电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矩阵式不倒翁发电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矩阵式不倒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倒翁结构体(1a、1b)、多个永磁体(3)、多个空腔(2)、多个线圈(4)和压电元件(5);所述的永磁体(3)各自位于一个封闭的空腔(2)中,永磁体(3)可以在空腔(2)中运动,所述的空腔(2)和线圈(4)呈空间交错排列,对不倒翁结构体(1a、1b)内部空间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填充,所述的压电元件(5)安装在不倒翁结构体(1a、1b)的底部外侧与地面结合部位附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张秋平沈新秀
申请(专利权)人:张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