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机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9528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3 01:02
一种转接机械结构,其特征是:转接花键轴与输出轴采用内外花键联接,输出轴采用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之间采用轴承外圈定位套、轴承内圈定位套定位并预紧,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采用壳体支承,前轴封端盖和后轴封端盖固定在壳体上,前轴封端盖靠紧前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后轴封端盖靠紧后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壳体上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强制抽回油润滑孔道,在轴承外圈定位套上同时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孔道;所述的转接花键轴插入至输出轴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供试验件与转接机械结构的挠度补偿,防止输出轴联轴件所产生的旋转扰动传递至试验件,有效的解决体积小、高转速、多轴输出动力传动设备带负荷试验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转接机械结构,其特征是:转接花键轴与输出轴采用内外花键联接,输出轴采用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之间采用轴承外圈定位套、轴承内圈定位套定位并预紧,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采用壳体支承,前轴封端盖和后轴封端盖固定在壳体上,前轴封端盖靠紧前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后轴封端盖靠紧后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壳体上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强制抽回油润滑孔道,在轴承外圈定位套上同时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孔道;所述的转接花键轴插入至输出轴中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供试验件与转接机械结构的挠度补偿,防止输出轴联轴件所产生的旋转扰动传递至试验件,有效的解决体积小、高转速、多轴输出动力传动设备带负荷试验问题。【专利说明】一种转接机械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转接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体积小、传递功率大、高转速动力传动设备中,大部分采用多个输出轴的方式以驱动发电机、燃油泵等。由于出厂试验时不能直接采用原驱动附件进行负荷试验,需要采用其它形式加载。因此,需要一种转接机械结构,既能满足空间尺寸、高转速的需求,而且能够避免试验件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接机械结构,解决现今某些体积小、高转速、多轴输出动力传动设备试验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转接机械结构,主要由转接花键轴、前轴封端盖、壳体、轴承外圈定位套、后轴封端盖、输出轴、后角接触球轴承、轴承内圈定位套、前角接触球轴承组成,其特征是:转接花键轴与输出轴采用内外花键联接,输出轴采用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之间采用轴承外圈定位套、轴承内圈定位套定位并预紧,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采用壳体支承,前轴封端盖和后轴封端盖固定在壳体上,前轴封端盖靠紧前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后轴封端盖靠紧后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壳体上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强制抽回油润滑孔道,在轴承外圈定位套上同时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孔道;所述的转接花键轴插入至输出轴中部。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转接花键轴形式,转接花键轴一端联接试验件,另一端直接插入转接结构输出轴的内部,且位于两角接触球轴承的中部,能够补偿试验件与转接结构的不对中,达到挠度补偿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布置形式。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布置,提供了较强的支承刚度,防止输出轴自身、输出轴联轴件所产生的旋转扰动传递至转接花键件。本专利技术角接触球轴承采用了强制喷油润滑和强度抽回油形式。角接触球轴承强制喷油润滑,能够有效带走轴承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的热量。回油采用强制抽回油,防止滑油及油雾从密封处泄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供试验件与转接机械结构的挠度补偿,防止输出轴联轴件所产生的旋转扰动传递至试验件,有效的解决体积小、高转速、多轴输出动力传动设备带负荷试验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转接花键轴1、前轴封端盖2、壳体3、轴承外圈定位套4、后轴封端盖5、输出轴6、后角接触球轴承7、轴承内圈定位套8、前角接触球轴承9。【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一种转接机械结构,主要由转接花键轴1、前轴封端盖2、壳体3、轴承外圈定位套4、后轴封端盖5、输出轴6、后角接触球轴承7、轴承内圈定位套8、前角接触球轴承9组成,其特征是:转接花键轴I与输出轴6采用内外花键联接,输出轴6采用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支承,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之间采用轴承外圈定位套4、轴承内圈定位套8定位并预紧,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采用壳体3支承,前轴封端盖2和后轴封端盖5固定在壳体3上,前轴封端盖2靠紧前角接触球轴承9的外圈,后轴封端盖5靠紧后角接触球轴承7的外圈;壳体3上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强制抽回油润滑孔道,在轴承外圈定位套4上同时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孔道;所述的转接花键轴I插入至输出轴6中部。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转接花键轴形式,转接花键轴I 一端联接试验件,另一端直接插入转接结构输出轴6的内部,且位于两角接触球轴承的中部,能够补偿试验件与转接结构的不对中,达到挠度补偿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布置形式。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布置,提供了较强的支承刚度,防止输出轴6自身、输出轴联轴件所产生的旋转扰动传递至转接花键件。本专利技术角接触球轴承采用了强制喷油润滑和强度抽回油形式。角接触球轴承强制喷油润滑,能够有效带走轴承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的热量。回油采用强制抽回油,防止滑油及油雾从密封处泄漏。【权利要求】1.一种转接机械结构,主要由转接花键轴(I)、前轴封端盖(2)、壳体(3)、轴承外圈定位套(4 )、后轴封端盖(5 )、输出轴(6 )、后角接触球轴承(7 )、轴承内圈定位套(8 )、前角接触球轴承(9 )组成,其特征是:转接花键轴(I)与输出轴(6 )采用内外花键联接,输出轴(6 )采用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支承,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 )之间采用轴承外圈定位套(4)、轴承内圈定位套(8 )定位并预紧,前角接触球轴承(9 )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采用壳体(3)支承,前轴封端盖(2)和后轴封端盖(5)固定在壳体(3)上,前轴封端盖(2)靠紧前角接触球轴承(9)的外圈,后轴封端盖(5)靠紧后角接触球轴承(7)的外圈;壳体(3)上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强制抽回油润滑孔道,在轴承外圈定位套(4)上同时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孔道;所述的转接花键轴(I)插入至输出轴(6)中部。【文档编号】G01M13/02GK103528817SQ201310525127【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专利技术者】于东洋, 石玉权, 刘永恒, 赵宇, 常山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 三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接机械结构,主要由转接花键轴(1)、前轴封端盖(2)、壳体(3)、轴承外圈定位套(4)、后轴封端盖(5)、输出轴(6)、后角接触球轴承(7)、轴承内圈定位套(8)、前角接触球轴承(9)组成,其特征是:转接花键轴(1)与输出轴(6)采用内外花键联接,输出轴(6)采用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支承,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之间采用轴承外圈定位套(4)、轴承内圈定位套(8)定位并预紧,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采用壳体(3)支承,前轴封端盖(2)和后轴封端盖(5)固定在壳体(3)上,前轴封端盖(2)靠紧前角接触球轴承(9)的外圈,后轴封端盖(5)靠紧后角接触球轴承(7)的外圈;壳体(3)上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强制抽回油润滑孔道,在轴承外圈定位套(4)上同时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孔道;所述的转接花键轴(1)插入至输出轴(6)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东洋石玉权刘永恒赵宇常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