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具体而言,提出一种阀(1),其具有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能够在阀套(2)中移动,且控制单元(3)具有设置在阀室(8)中的罐形阀部件(7)。阀部件(7)可采用闭合位置闭合通向阀室(8)中的第一通道开口(24a),或将其释放用于与沿侧向设置在阀室(8)上的第二通道开口(25a)的连接。罐形阀部件(7)具有带环形截面的侧壁区段(34),其在阀部件(7)的闭合位置中在其高度方面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第二通道开口(25a)的上顶点(44)的区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具体而言,提出一种阀(1),其具有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能够在阀套(2)中移动,且控制单元(3)具有设置在阀室(8)中的罐形阀部件(7)。阀部件(7)可采用闭合位置闭合通向阀室(8)中的第一通道开口(24a),或将其释放用于与沿侧向设置在阀室(8)上的第二通道开口(25a)的连接。罐形阀部件(7)具有带环形截面的侧壁区段(34),其在阀部件(7)的闭合位置中在其高度方面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第二通道开口(25a)的上顶点(44)的区域中。【专利说明】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其具有阀套,阀室形成在阀套中,能够关于阀套而沿主轴线的轴向方向线性地移动到阀室中的控制单元在上侧上突出,其中,控制单元具有设置在阀室中的阀部件,与阀部件相对地,第一阀通道的第一通道开口位于阀室的下侧的区域中,所述通道开口能够由阀部件释放或在采用闭合位置时由它闭合,其中,具有与阀室连续地连通而不论阀部件的位置的第二通道开口的第二阀通道沿侧向通向阀室中,并且其中,阀部件设计成罐形,且具有面朝阀室的下侧的底板区段和从底板区段向上突出、具有环形截面的侧壁区段。
技术介绍
从DE 25 08 754 Al中所知的该类型的阀具有2/2通功能并且具有阀室,两个阀通道通向阀室中,阀通道具有设置在下方的第一通道开口和沿侧向设置的第二通道开口。能够关于阀套线性地移动的控制单元从上侧突入阀室中,且在阀室中承载罐形阀部件,罐形阀部件可置于阀座上,阀座包围第二通道开口以闭合第二通道开口。具有环形截面的阀部件的侧壁区段具有成圆锥形地变宽的上端区段,该区段使阀部件能够以密封方式邻接在远离第一通道开口的释放位置中的阀室的上侧上形成的突起,以便实现密封,密封允许包围控制单元的压缩压盖(compression gland)在没有泄漏风险的情况下替换。压缩压盖需要时常替换,因为控制单元构件上的阀室内沉积的、行进穿过压缩压盖的杂质引起磨损。具有可比较功能性的阀从DE 86 19 497 Ul中得知,然而,其中,阀部件设计成板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出降低阀对磨损的敏感性的措施。为了实现此目的,上述类型的阀中的阀部件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其侧壁区段在阀部件的闭合位置中在其高度方面向上至少延伸至第二通道开口的上顶点的区域中。属于第二阀通道的第二通道开口具有上顶点,上顶点限定如下区域,该区域具有第二通道开口的开口截面与设有第一通道开口的阀室的下侧之间的最大距离。由于如下事实,即在主轴线的轴向方向测量的侧壁区段的高度以如下方式选择,使得该侧壁区段在闭合位置中至少向上延伸到第二通道开口的上顶点的区域中,故在阀部件的每一个位置中都产生了隔离效果,作为其结果,防止穿过第二通道进入阀室的流体流直接地进入阀室内侧的阀的区域中,其中控制单元从上方突入阀室中。以此方式,可有效地保护前述区域免受杂质沉积,杂质沉积可通过控制单元的线性移动而引起控制单元上或阀套上或可能存在于这些构件之间的密封件上的磨损。由于侧壁区段的隔离效果有效直到阀部件的闭合位置,故即使阀仅略微释放第一通道开口,也提供对磨损的可靠防护。阀部件的侧壁区段的隔离效果在第一阀通道经历欠压的阀应用的情况下特别有效,以便在阀部件的释放位置中在第二阀通道中引起吸入效果。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利发展。在阀部件的侧壁区段不完全延伸与第二通道开口的上顶点同样远,但最低限度地终止在其下方时,有利的隔离效果可已经较大地出现。然而,如果侧壁区段的上缘在与第二通道开口的上顶点相同的高度处位于阀部件的闭合位置中,则认为是特别有利的。如下结构形式被认为是特别有利的,即其中,侧壁区段在阀部件的闭合位置中向上延伸超过第二通道开口的上顶点。以此方式,在侧壁区段的上端区域与阀室的壁之间仅可形成较小间隙,所述间隙形成有效流动屏障,且从而防止在两个阀通道之间溢流的加压介质流动穿过罐形阀部件的向上定向的“罐开口 ”。具有环形截面的阀部件的侧壁区段便利地设计为以漏斗形式向上变宽。该形状有益于在阀开启时穿过阀室的流体在外侧流过向下变尖的罐形阀部件。如果第二通道开口属于第二阀通道的通道端部区段,该通道端部区段关于主轴线的轴向方向倾斜向下地指向,则远离具有环形截面的侧壁的面向上的边缘的优选流动方向在流体流动穿过阀室时形成,优选流动方向指离具有环形截面的侧壁的面向上的边缘。这呈现出抵消围绕阀部件的侧壁上缘的流动的另一个情形,且因此进一步降低阀对磨损的敏感性。为了保证第一阀通道的阻挡,如果包围第一通道开口的面向上的阀座位于向下限制阀室的底板壁上,其中,阀部件在采用其闭合位置时邻接所述阀座,以与设置在阀部件的底板区段下侧上的密封器件形成密封,则是有利的。控制单元优选为以此种方式设计,使得控制单元具有促动推杆以及阀部件,促动推杆承载阀部件,且在阀室的上侧上突入阀室中。为了在促动推杆的区域中至少暂时地密封阀室,密封点优选位于向上限制阀室的上封闭壁与行进穿过该上封闭壁的促动推杆之间。由于侧壁区段的特殊设计,故该密封点一直与第二通道开口隔离,而不论阀部件的位置。侧壁区段以能够与隔板壁类似的方式突入密封点与第二通道开口之间的区域中。可能包含在穿过第二阀通道流入阀室中的加压流体中的杂质因而在它们不可沿着流体流直接至第二阀通道的范围内与用作隔离物的侧壁区段碰撞,且然后由加压流体携带至第一阀通道。可较大地避免进入位于罐形阀部件与阀室的上封闭壁之间的区域中的溢流。在上述设计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阀可容易地构造为简单的2/2通阀,如选择阀或比例阀。然而,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还可以以更精细的阀功能实现,特别是与3/2通阀或3/3通阀结合。此种三通阀可有利地实施为促动推杆至少部分地设计成阀滑动件,阀滑动件除阀部件之外存在,且阀滑动件取决于控制单元的位置,能够采用至少一个释放位置以释放第三阀通道与阀室之间的连接,或采用阻挡位置,以阻挡所述连接。该阀功能与设置在阀室中的阀部件的阀功能叠加。因此,阀滑动件与阀部件的功能彼此互补。此种阀的特别便利的设计提供成第三阀通道通过能够由阀滑动件控制的第三通道开口通向阀室中,其优选为围绕阀滑动件同心地设置,且在阀部件的每一个位置中、因此也在阀部件的闭合位置中通过阀部件的侧壁区段与第二通道开口隔离。第三通道开口便利地位于向上定向的“罐开口”的区域中,或甚至在罐形阀部件的内侧。在其闭合位置的阀部件优选设计为沿轴向密封,而径向密封出现在位于其阻挡位置中的阀滑动件中。因此,两个不同的阀构想在这里彼此组合。优选地,控制单元可以以此种方式定位,使得第二阀通道与第一阀通道或与第三阀通道连通,其中,未与第二阀通道即时连通的第一阀通道或第三阀通道与阀室分离。阀的特别便利的设计具有无重叠的促动构想。在此,第二阀通道与第一阀通道或第三阀通道之间的流体连接不释放,直到相应的其他阀首先分离。从而可避免不需要的不正确流。此种操作模式可有利地实施为控制单元的促动推杆设计成包括多个部分,且一方面具有已经提到的阀滑动件,而另一方面具有能够关于其而在主轴线的轴向方向上线性移动的推杆(称为补偿推杆)。阀滑动件优选为尤其用于实现控制单元的促动,而补偿推杆承载设置在阀室中的阀部件。阀滑动件和补偿推杆一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控制流体流的阀,其具有阀套(2),阀室(8)形成在所述阀套(2)中,能够沿主轴线(4)的轴向方向关于所述阀套(2)线性地移动的控制单元(3)在上侧(14)上突入所述阀室(8)中,其中,所述控制单元(3)具有设置在所述阀室(8)中的阀部件(7),与所述阀部件(7)相对地,第一阀通道(24)的第一通道开口(24a)位于所述阀室(8)的下侧(12)的区域中,所述通道开口能够由所述阀部件(7)释放或在采用闭合位置时由其闭合,其中,不论所述阀部件(7)的位置而与所述阀室(8)持续地连通的第二阀通道(25)利用第二通道开口(25a)沿侧向通向所述阀室(8)中,并且其中,所述阀部件(7)形成为罐形,且具有面朝所述阀室(8)的下侧(12)的底板区段(33)和从所述底板区段(33)向上突出、具有环形截面的侧壁区段(3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部件(7)以如下方式设计,使得在所述阀部件(7)的闭合位置中,其侧壁区段(34)在其高度方面至少向上延伸到所述第二通道开口(25a)的上顶点(44)的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雷泽,JP本德,T克诺伊尔,O梅拉尔,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