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和工作条件确定部分的喷塑机用的模制条件优化系统。该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按模制件模型进行塑性流分析,并用塑性流分析结果及该分析本身借助于反复的自动计算确定喷塑机的喷塑过程的注塑阶段及填密阶段中的最佳流动条件。该工作条件确定部分包括一个根据由塑性流条件优化装置及相关于喷射条件的公用数据库获得的最佳流动条件而确定喷塑机的最佳喷射侧条件的喷射侧条件确定部分,及一个根据由塑性流条件优化装置产生的模制件形态数据塑性流分析结果,注模设计数据及相关于注模夹紧条件的公用数据库而确定最佳夹紧侧条件的夹紧侧条件确定部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熔溶物如熔溶塑料喷入喷塑机所用的注模中的技术,尤其涉及自动确定最佳模制条件的系统,该系统需要生产具有所要求的质量的模制件。在一种生产模制件的方法中,有必要确定最佳模制条件并根据该确定的最佳模制条件控制喷塑机。用于确定这种最佳模制条件的常规方法要求熟练的操作人员根据其有关喷塑技术方面的经验,来确定该最佳模制条件。更具体地说,熟练的操作人员重复生产该模制件,并且该生产后的模制件的估算数值对喷塑机的条件作出修改,并通过试凑法生产确定最佳模制条件。在该方法中,是否可得到优化最佳的模制条件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该操作者确定模制条件,因此,师徒式的培训是极为重要的。然而,要得到这种熟练的操作者是很困难的。因此希望具有一个这样的系统,即在该系统中操作者能容易地得到最佳模制条件,即使他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也是一样。另一方面,一个系统可用于获得良好的注模设计。在该系统中,根据所要生产的模制件的形态由计算机来制作模型。然后由该计算机进行塑性流分析。在该分析中,对在由操作者输入的模制条件下的塑性流进行模拟。然后根据该塑性流分析结果来确定该模制件的设计。然而,该系统没有用于确定塑性流分析结果的估算定值装置,并且该系统只提供相应于由操作者输入的模制条件的塑性流分析结果。因此,在喷塑技术方面熟练的人须反复重复下列步骤以便获得最佳模制条件。a、估定由该系统获得的塑性流分析结果;b、根据与该结果有关的知识修改来模制条件;c、将所修改的模制条件输入该系统,以便获得下一个塑性流分析,并返回给下一个分析的结果估定值(步骤a)。这就是说,为了获得该系统所用的最佳模制系统,是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的。近来,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开发了一种模制条件优化系统。该系统具有用于评估分析结果的评估功能及根据该估算值自动修改该模制条件的修改功能,因此该系统根据这些功能借助于自动的反复计算可确定最佳模制条件。另一方面说,日本专利第二次公开NO.7-20651公开了一种喷塑条件设定系统。该系统按下列步骤确定最佳模制条件。a、不利用上述的模制条件优化系统而在熟练操作员的控制下利用流动分析系统反复进行塑性流分析,该分析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的执行软件。b、根据该流动分析系统获得的所计录分析的结果及熟练的操作员的经验知识确定实际模制的初始模制条件及该模制条件参数的许可范围。c、用该生产模制件的喷塑机进行喷射试验。d、有关模制件的有缺陷模制部分的信息由操作人员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模制条件改进系统中,以获得改进的模制条件。e、根据该改进的模制条件再进行喷塑试验。并不是该喷塑条件设定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是由计算机执行的。为了判断该流动分析结果,该系统充分利用具有某些专业技能的操作者的判断能力,而且还充分利用该操作者的判断能力来捡测通过喷塑试验获得的模制件的有缺陷模制部分。其余的操作步骤都是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的。在这种方式中,最佳的模制条件是由将人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相结合而获得的。比较上述两个系统,可清楚地知道模制条件优化系统优于喷塑条件设定系统。这是由于该模制条件优化系统不需要喷塑试验和操作员的判断力。然而实际中,当不熟练的操作者使用该模制条件优化系统时,不可能获得实际的最佳模制条件,也不可能操作喷塑。这是因为该模制条件优化系统具有下列问题。(1)该系统只提供喷射条件作为最佳模制条件。从该系统中不能获得最佳夹紧侧条件。不熟练的操作员无法确定该最佳夹紧侧条件,因此不能进行喷塑。(2)由该系统提供的最佳模制条件是根据理论所获得的。因此,由该系统提供的最佳模制条件和具体喷塑机设定的实际模制条件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因此操作者应根据由喷塑机生产的模制件的喷塑效果作出评估并由他的经验和知识对由该系统在该评估值的基础上所提供的最佳模制条件作出修改或变换,以获得实用的最佳模制条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用于确定喷塑机用的实用最佳喷塑条件的系统,借助于该系统,没有专业技能的非熟练操作者能够确定最佳模制条件。具体地说,该目的提供了一种甚至允许初学者在没有熟练操作者的帮助下能由下列情况设定喷塑装置的最佳模制条件的最佳模制条件设定系统情况(1)不需任何专业知识自动设定最佳模制条件,及情况(2)万一出现缺陷时,不需任何专业知识就可校正模制条件。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喷塑机的模制条件优化系统。该系统包括一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及一工作条件确定部分。该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是一个按所生成的模制件模型进行塑性流分析的,并根据优化方法由反复的自动计算而确定的对应于喷塑过程的注塑阶段及填密阶段的最佳流动条件的装置。该工作条件确定部分是一个根据从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提供的数据确定该喷塑机实用的最佳模制条件的装置。该实用的最佳模制条件由喷射侧条件及夹紧侧条件组成。为了获得这些条件,该工作条件确定部分具有一喷射侧条件确定部分及一夹紧侧条件确定部分。该喷射侧条件确定部分利用从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提供的最佳流动条件及相关于喷射条件的公用数据库两者确定喷塑机的实用最佳喷射侧条件。在另一方面,该夹紧侧条件确定部分利用由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生成的模制件形态数据及注模设计数据和相关于该夹紧条件的公用数据库确定实用的最佳夹紧条件。由喷射条件确定部分确定的实用最佳喷射条件及由夹紧条件确定部分确定的实用最佳夹紧条件,两者作为最佳模制条件提供喷塑机。因此,根据实用的最佳模制条件可由喷塑机生产具有高质量的模制件。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特征可从以下对参考附图的说明中清楚地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一优化实施例的喷塑机中的模制成型条件优化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二优化实施例的喷塑机中的模制成型条件优化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3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三优化实施例的喷塑机中的模制成型条件优化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4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第四优化实施例的喷塑机中的模制成型条件优化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5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五优化实施例的喷塑机中的模制成型条件优化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6是喷塑成型过程喷塑阶段中喷射压力的变化曲线;图7和8表示喷塑成型过程中塑料温度的示例。以下将参照附图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图1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一优化实施例的喷塑机中的模制成型条件优化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该系统是这样构成的,即对该喷塑机的喷塑控制及夹紧控制都需要的所有优化的模制成型条件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过的优化模制成型条件数据提供给喷塑机。该系统具有一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A及一工作条件确定部分B。该工作条件确定部分由一喷塑侧条件确定部分B-1和一夹紧侧条件确定部分B-2构成。这些部分是设置于计算机内的各装置。当该系统工作时,所需之数据从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A提供到工作条件确定部分B,并从该工作条件确定部分B提供到喷塑机C,并且由这些部分执行预定的工作。该系统的每个部分将详细说明如下。(A)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A模制成型件形态模的生成在该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A中,操作者制造一个对应于被模制的模制件的模制件模。该模制成型工作后,该塑性流条件优化部分A相对于该模之数据产生模制件形态数据,如凸起面积,高度,厚度,浇铸口尺寸,模制件的浇口高度。该模制件形态数据的生成是根据下列方法而实现的。例如a、操作者由操作一键盘或瞄准装置而将该模制件的形态输入。该输入的形态在计算机之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塑机用模制条件优化系统,该系统包括:用于根据模制件模型进行塑性流分析的并利用塑性流分析结果及塑性流分析本身借助于反复进行自动计算来确定喷塑机的喷塑过程的注塑阶段和填密阶段中的最佳流动条件的装置;及根据从该塑性流条件优化装置供给的数据确定由最佳喷射侧条件和最佳夹紧侧条件构成的最佳模制条件的工作条件确定装置;其中该工作条件确定装置包括:一个用于根据由塑性流条件优化装置及相关于喷射条件的公用数据库获得的最佳流动条件确定喷塑机的最佳喷射侧条件的喷射侧条件确定部分;一个用于根据由塑性流条件优化装置产生的模制件形态数据,塑性流分析结果,注模设计数据及有关注模夹紧条件的公用数据库确定最佳夹紧侧条件的夹紧侧条件确定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制条件优化系统,还包括:用于监察喷射机的工作并将代表该监察结果的数据供给一个或多个工作条件确定装置塑性流条件优化装置及喷塑机以便用该供给的数据改进最佳模制条件的模制监察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好洋二,折田浩春,早川宪司,今井纯,大关公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新铁工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