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8955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包括后车架、前车架及连接在所述后车架和前车架之间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后转向节及前转向节,所述前转向节与所述前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所述后车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前转向节通过回转主销铰接连接,在所述回转主销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转向油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转向灵活、不会侧翻、并能有效消除车架扭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包括后车架、前车架及连接在所述后车架和前车架之间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后转向节及前转向节,所述前转向节与所述前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所述后车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前转向节通过回转主销铰接连接,在所述回转主销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转向油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转向灵活、不会侧翻、并能有效消除车架扭力。【专利说明】一种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保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对经济作物进行喷洒作业是经济而有效地进行植物保护手段之一,目的在于把病、虫、草害以及其它有害生物消灭于危害之前,不使其成灾。对于规模化作业来说,采用大中型喷洒机作业是主要发展趋势。目前的喷雾机种类较多,较好的是自行走式,即具有前机架和后机架,在前机架和后机架之间设有转向机构。目前的类似机器,其转向机构一般比较简单,即直接在前、后机架上固定前、后转向连接板,之间采用一个销轴连接,在前、后转向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一个转向油缸。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陷:一是由于喷雾机作业时地面不平整,容易造成前后车架的扭动,而前后转向连接板之间的刚性连接,不能有效消除扭力,容易导致销轴磨损断裂,也会对车架造成硬性损伤;二是由于单边采用转向油缸,在转向时容易造成前车架突然扭转翻到,进而造成损坏,且单一油缸转向推拉力矩大小差异较大,给驾驶人员增加操作困难;三是由于在前、后车架之间需要液压动力传递,因此需要有多个液压管经过转向机构,而这种转向机构常常会在转向时造成液压油管的磨损,使机器故障率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向灵活、并能有效消除车架扭力的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包括后车架、前车架及连接在所述后车架和前车架之间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后转向节及前转向节,所述前转向节与所述前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所述后车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前转向节通过上下两个回转主销铰接连接,在所述回转主销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转向油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所述后转向节与后车架可转动连接的结构,所述后车架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后转向节与所述后车架通过插装在所述固定套中的锁紧轴可转动连接,当地面不平整造成前、后车架不在同一平面时,可有效消除前后车架之间的扭力,锁紧轴传递轴向拉力,径向力利用固定套外圆止口与后转向节内圆止口配合抵消,这样使锁紧轴免受径向剪力,只承受拉力,彻底解决锁紧轴剪断的故障发生。保护了前后车架和回转主销;由于采用一对转向油缸协同作用,在转向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单一油缸转向时推出和缩回力矩差异过大,使前车架向单侧快速大幅度扭转的情况,从而避免了车架翻倒。更好地保证了喷雾机转向灵活,提高了机器整体寿命。采用上下两个回转主销铰接连接,克服了前后车架在垂直方向的扭动,使其运行更平稳。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前转向节和后转向节上均设有管线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各种液压油管及控制电路放置在所述管线孔中,并给予外保护,能确保在转向过程中液压管免受磨损。进一步,所述后车架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后转向节与所述后车架通过插装在所述固定套中的锁紧轴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外圆止口,所述后转向节上设有与所述外圆止口相适配的内圆止口。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锁紧轴传递轴向拉力,径向力利用固定套外圆止口与后转向节内圆止口配合抵消,这样使锁紧轴免受径向剪力,只承受拉力,彻底解决锁紧轴剪断的故障发生。这种结构可有效克服由于地面不平造成的车架扭力对机器的损害。进一步,所述转向油缸包括缸体及活塞杆,所述缸体的底端连接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连接在所述后转向节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缸体设置在前车架上,不仅结构稳定,而且便于液压供给,也实现了前、后车架的左右转动。进一步,所述前转向节、后转向节之间,在前转向节上设有转向角度限位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转向角度限位。进一步,所述后转向节上设有回转限位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在起伏路况前、后车架左右倾斜时限位,可以进一步提高整机在行驶过程中对起伏路段适应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在图1到图3中,1、后车架;2、锁紧轴;3、后转向节;4、前转向节;5、回转主销;6、锁片;7、前车架;8、转向油缸固定架;9、转向油缸;10、转向角度限位块;11、油缸连接螺栓;12、回转限位块;13、固定套;14、销钉;15、管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包括后车架1、前车架7及连接在所述后车架I和前车架7之间的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后转向节3及前转向节4,所述前转向节4与所述前车架7固定连接,所述后转向节3与所述后车架I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向节3与前转向节4通过上下两个回转主销5铰接连接,在前转向节4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转向油缸9。所述前转向节4和后转向节3上均设有管线孔15。所述后车架I上设有固定套13,所述后转向节3与所述后车架I通过插装在所述固定套13中的锁紧轴2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外圆止口,所述后转向节上设有与所述外圆止口相适配的内圆止口。所述转向油缸9包括缸体及活塞杆,所述缸体的底端通过转向油缸固定架8及销钉14连接在所述前车架7上,所述活塞杆的顶端通过油缸连接螺栓11连接在所述后转向节3上并带动后车架I转动。所述前转向节4、后转向节3之间,在前转向节4上设有转向角度限位块10。所述后转向节3上设有扭转限位块12。所述回转主销5上还设有锁片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包括后车架、前车架及连接在所述后车架和前车架之间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后转向节及前转向节,所述前转向节与所述前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所述后车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前转向节通过上下两个回转主销铰接连接,在所述后转向节与前转向节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转向油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节和后转向节上均设有管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后转向节与所述后车架通过插装在所述固定套中的锁紧轴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外圆止口,所述后转向节上设有与所述外圆止口相适配的内圆止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油缸包括缸体及活塞杆,所述缸体的底端连接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连接在所述后转向节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节、后转向节之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走式果林机的转向机构,包括后车架、前车架及连接在所述后车架和前车架之间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后转向节及前转向节,所述前转向节与所述前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所述后车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后转向节与前转向节通过上下两个回转主销铰接连接,在所述后转向节与前转向节的两侧,对称的设有一对转向油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明赵玉科邹玮璐刘继顺左忠华索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嘉华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