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58831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22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包括支座,设于支座上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动力机通过传动组件与外端带刀盘、中心带轴孔的刀轴相连,刀盘上设有切刀。可方便地在待加工的复合不锈钢管水平移动过程中,通过动力机、传动组件带动刀轴、刀盘、切刀一同转动,从而使切刀沿待加工复合不锈钢管外壁面运动,而将焊缝余高刮除。不仅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而且切除质量好,成本低,最终提高制管工作效率,确保制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包括支座,设于支座上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动力机通过传动组件与外端带刀盘、中心带轴孔的刀轴相连,刀盘上设有切刀。可方便地在待加工的复合不锈钢管水平移动过程中,通过动力机、传动组件带动刀轴、刀盘、切刀一同转动,从而使切刀沿待加工复合不锈钢管外壁面运动,而将焊缝余高刮除。不仅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而且切除质量好,成本低,最终提高制管工作效率,确保制管质量。【专利说明】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除装置,尤其是一种对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进行机械切除的装置,属于制管工艺制造

技术介绍
复合不锈钢结构钢管是新近开发的钢管品种,它既有碳钢管的机械性能,又有不锈钢的防腐、耐酸、装饰等特性,是一种高效节能产品。由于复合不锈钢材料(即在普通碳钢基层上复合有不锈钢层)的特殊性,不能采用高频焊接方式对结合部进行焊接,只能选择特殊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从而在结合部形成一个较宽(约10mm),且存在多余高度(约2mm)的焊缝,由于焊接速度低,加上材质为不锈钢,用常规的刮削方式无法去除。目前大多用铣削动力头去除余高,但由于铣刀的铣削平面和圆形钢管的圆弧面不能很好进行匹配,且需要配备多个不同的动力头才能完成铣削,同时铣出的表面只是一个圆弧的包络面,留有明显的刀痕,需要再次进行大量的磨削方能最终去除余高,不仅费时、费工、费力,直接影响制管工作效率,难于保证制管质量,而且配备零部件多,成本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研发新的焊缝余高去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去除效率低,去除质量差,成本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包括支座,设于支座上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动力机通过传动组件与外端带刀盘、中心带轴孔的刀轴相连,刀盘上设有切刀。以便将焊接后的复合不锈钢管置于刀轴轴孔中,在动力机驱动下,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刀轴、刀盘 、切刀一同转动,从而使切刀贴近复合不锈钢管外壁面运动,而将焊缝余高刮除。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其内带轴孔,其外端带法兰的旋转轴套,固定在旋转轴套外壁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于动力机主轴上,旋转轴套外壁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固定在支座上,以便在动力机驱动下,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带动旋转轴套、刀轴及刀盘、切刀一同转动。所述刀轴外轴面设为外端大、内端小的锥面,刀轴置于旋转轴套的轴孔内,并通过刀盘及法兰上的螺栓、螺母固定刀轴于旋转轴套上,同时通过刀轴的锥面而方便刀轴中心定位。所述刀盘盘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凹槽,每一个凹槽沿盘面径向设置,每一凹槽内通过固定钉固定有切刀,切刀的刀刃伸向轴芯,以便根据需要调整切刀在凹槽中的径向位置,从而与刀轴轴孔中的待加工复合不锈钢管外壁面接触,完成焊缝余高的切除。所述支座一侧通过滑动座及丝杆固定在L形机座上,另一侧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下端固定在L形机座的水平座上,以便调节支座的高度。所述动力机包括电机、减速箱及输出主轴。所述待加工的复合不锈钢管一端或二端与常规的动力机相连,以在动力机驱动下使待加工的复合不锈钢管水平移动,实现整个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切除。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在待加工的复合不锈钢管水平移动过程中,通过动力机、传动组件带动刀轴、刀盘、切刀一同转动,从而使切刀沿待加工复合不锈钢管外壁面运动,而将焊缝余高刮除。不仅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而且切除质量好,成本低,最终提高制管工作效率,确保制管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包括支座12,设于支座12上的动力机,动力机包括电机13、减速箱及输出主轴10,其中:动力机的输出轴10通过传动组件与外端带刀盘4、中心带轴孔的刀轴14相连,刀盘4上设有切刀2,所述刀盘4盘面上间隔设置十二个凹槽3,每一个凹槽3沿盘面径向设置,每一凹槽3内通过固定钉固定有切刀2,切刀2的刀刃I伸向轴芯,以便根据需要调整切刀2在凹槽3中的径向位置,从而与刀轴14轴孔中的待加工复合不锈钢管15外壁面接触,完成焊缝余高的切除;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其内带轴孔,其外端带法兰5的旋转轴套7,固定在旋转轴套7外壁的从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8啮合的主动齿轮9,主动齿轮9设于动力机的输出主轴10上,旋转轴套7外壁两端分别通过轴承6、11固定在支座12上,以便在动力电机13驱动下,通过主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8的啮合,带动旋转轴套7、刀轴14及刀盘4、切刀2 —同转动;所述刀轴14外轴面设为外端大、内端小的锥面,刀轴14置于旋转轴套7的轴孔内,并通过刀盘4及法兰5上的螺栓、螺母固定刀轴4于旋转轴套7上,同时通过刀轴14的锥面而方便刀轴14中心定位,如图1、图2 ;所述支座12 —侧通过滑动座18及丝杆19固定在L形机座17上,另一侧固定在支架20上,支架20下端固定在L形机座17的水平座上,如图3。工作时:将焊接后的待加工复合不锈钢管15置于刀轴14轴孔中,(切刀2刀刃I的旋转半径比不锈钢管15外径稍大,避免切刀2切伤不锈钢管15的外壁)同时待加工的复合不锈钢管15与常规的输送动力机相连,以在输送动力机驱动下使待加工的复合不锈钢管15水平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动力电机13、传动组件的输出主轴10、主动齿轮9、从动齿轮8、旋转轴套7,带动刀轴14、刀盘4、切刀2 —同转动,从而使切刀2刀刃I与复合不锈钢管15外壁面接触,从而将整个复合不锈钢管15的焊缝16余高刮除。【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包括支座,设于支座上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动力机通过传动组件与外端带刀盘、中心带轴孔的刀轴相连,刀盘上设有切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其内带轴孔,其外端带法兰的旋转轴套,固定在旋转轴套外壁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于动力机主轴上,旋转轴套外壁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固定在支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外轴面设为外端大、内端小的锥面,刀轴置于旋转轴套的轴孔内,并通过刀盘及法兰上的螺栓、螺母固定刀轴于旋转轴套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盘面上间隔设置多个凹槽,每一个凹槽沿盘面径向设置,每一凹槽内通过固定钉固定有切刀,切刀的刀刃伸向轴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一侧通过滑动座及丝杆固定在L形机座上,另一侧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下端固定在L形机座的水平座上。【文档编号】B23D79/12GK103521850SQ201310483999【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专利技术者】李志刚, 杜顺林, 张竹明, 宋超学, 张跃 申请人:云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去除复合不锈钢管焊缝余高的装置,包括支座,设于支座上的动力机,其特征在于动力机通过传动组件与外端带刀盘、中心带轴孔的刀轴相连,刀盘上设有切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杜顺林张竹明宋超学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钢新型复合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